复禾问答
首页 > 男科 > 性功能 > 早泄

早泄良的药物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李勋 副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怎么辨别 2个检查彻底了解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可通过超声检查和细针穿刺活检进行辨别。

超声检查是初步评估甲状腺结节性质的首选方法,通过观察结节的形态、边界、血流信号等特征判断良恶性。良性结节通常表现为边界清晰、形态规则、无钙化或粗大钙化;恶性结节则可能边界模糊、形态不规则、存在微钙化或血流丰富。细针穿刺活检是在超声引导下用细针抽取结节细胞进行病理学检查,能直接明确结节性质,对可疑恶性结节具有确诊价值。两种检查联合使用可提高诊断准确性,避免漏诊或误诊。

日常应避免颈部过度受压,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及超声,发现结节增长或症状变化及时就医。

袁晓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胃间质瘤良恶性鉴别?

胃间质瘤良恶性鉴别需结合病理学检查、影像学特征及临床表现综合判断。主要鉴别依据包括肿瘤大小、核分裂象计数、生长方式、免疫组化标记物表达及有无转移。

1、病理学检查

病理活检是确诊金标准,通过显微镜观察肿瘤细胞形态和核分裂象数量。良性间质瘤核分裂象通常少于5个/50HPF,细胞异型性小;恶性间质瘤核分裂象超过5个/50HPF,可见明显细胞异型性和坏死。CD117和DOG-1免疫组化阳性是诊断关键指标,恶性者Ki-67增殖指数常显著升高。

2、影像学特征

CT或MRI检查可评估肿瘤边界和浸润情况。良性间质瘤多表现为边界清晰的类圆形肿块,密度均匀;恶性者常见分叶状或不规则形态,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可能伴有周围组织侵犯或远处转移征象。超声内镜有助于判断肿瘤起源层次和局部浸润深度。

3、临床表现

良性肿瘤通常体积较小,多偶然发现,症状轻微或无;恶性肿瘤生长较快,易出现上腹痛、消化道出血、贫血或腹部包块等明显症状。体重下降和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更常见于恶性病例。肿瘤直径超过5厘米时恶性概率显著增加。

4、生长方式

良性肿瘤多呈膨胀性生长,有完整包膜;恶性肿瘤常呈浸润性生长,易突破浆膜层。腔内生长型多为低度恶性潜能,腔外生长型恶性风险较高。肿瘤内部出现囊变、坏死或出血区域时需警惕恶性可能。

5、转移评估

良性间质瘤不发生转移,恶性者可转移至肝脏、腹膜或远处器官。PET-CT检查对检测转移灶敏感,血清学检查中乳酸脱氢酶升高可能提示恶性转化。基因检测发现c-kit或PDGFRA基因突变有助于预后评估和治疗选择。

确诊后需定期随访监测,良性肿瘤建议每6-12个月复查影像学,恶性肿瘤术后需密切随访。饮食宜选择易消化食物,避免辛辣刺激,保持规律进食。适度运动有助于胃肠蠕动,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肿瘤破裂。出现呕血、黑便或腹痛加重应立即就医。所有治疗决策应在多学科团队讨论后制定,根据个体情况选择手术切除、靶向治疗或综合治疗方案。

兰军良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怎样判定卵巢囊肿的良恶性?

卵巢囊肿良恶性判定需结合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临床症状、病理活检及动态监测综合评估。

1、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是首选方法,良性囊肿多表现为单房、薄壁、无乳头状突起,恶性囊肿常为多房性、囊实混合、分隔厚且不规则。CT或MRI可进一步评估囊肿与周围组织关系,恶性征象包括腹膜种植、淋巴结肿大等。

2、肿瘤标志物:

CA125升高常见于卵巢上皮性癌,但子宫内膜异位症也可导致轻度升高。HE4联合ROMA指数能提高特异性,AFP和HCG异常提示生殖细胞肿瘤可能性。

3、临床症状:

良性囊肿多无症状或仅轻微腹胀,恶性囊肿可能伴随腹围增大、消瘦、纳差等全身症状。绝经后女性新发囊肿或囊肿快速增长需高度警惕。

4、病理活检:

腹腔镜或剖腹探查获取组织标本是金标准,通过细胞形态学、免疫组化等检测可明确性质。囊液细胞学检查阳性率较低,仅作辅助参考。

5、动态监测:

初次发现的单纯性囊肿可3-6个月复查,良性囊肿可能自行消退或保持稳定。若出现实性成分增多、血流信号增强等变化,需及时干预。

建议育龄期女性每年进行妇科超声筛查,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内分泌紊乱。饮食注意增加十字花科蔬菜摄入,限制高脂高糖食物。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环,但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囊肿扭转。出现持续腹痛、异常阴道流血等症状应立即就医,绝经后女性发现卵巢囊肿建议尽早专科评估。

张春香

副主任医师 海南三亚解放军425医院 妇科

宫腔镜下能看出良性恶性吗?

宫腔镜检查可以初步判断病变的良恶性,但确诊需结合病理活检。宫腔镜下良恶性病变的鉴别主要依据形态特征、血管分布、组织质地等差异。

1、形态特征:

良性病变通常表现为表面光滑、边界清晰的息肉或肌瘤,形态规则且基底较窄。恶性病变往往呈现菜花样、结节状生长,边缘不规则且基底宽大,可能伴有组织坏死或溃疡形成。

2、血管分布:

良性病变血管走行规则,分布均匀,血管口径一致。恶性肿瘤血管形态紊乱,可见螺旋状、棒状或球状异常血管,血管口径不均且易出血。

3、组织质地:

良性病变组织质地均匀,触之不易出血,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恶性组织质地脆硬,触碰易出血,可能浸润周围正常内膜组织。

4、颜色变化:

良性病变多保持与正常内膜相近的粉红色或淡黄色。恶性肿瘤常呈现灰白、暗红等异常色泽,局部可能出现坏死导致的黄褐色改变。

5、生长方式:

良性病变多呈外生性生长,向宫腔内突出。恶性肿瘤可能表现为内生性生长,伴有宫壁浸润征象,宫腔可能变形或不对称扩大。

建议检查后保持外阴清洁,避免剧烈运动及性生活两周。饮食宜清淡富含蛋白质,如鱼肉、豆制品等,促进黏膜修复。术后出现发热、持续腹痛或异常出血应及时复诊。定期妇科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宫腔病变,40岁以上女性建议每年进行宫颈癌筛查。

魏碧荷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妇科

良性子宫肌瘤的恶变率是多少?

良性子宫肌瘤的恶变率通常低于1%。子宫肌瘤恶变风险主要与肌瘤生长速度异常、绝经后肌瘤增大、影像学特征改变等因素相关。

1、生长速度异常:

正常情况下子宫肌瘤每年增长约1-2厘米。若短期内直径增长超过5厘米或体积倍增,需警惕肉瘤变可能。建议每3-6个月复查超声监测变化。

2、绝经后变化:

雌激素水平下降后肌瘤应逐渐萎缩。若绝经后肌瘤持续增大或新发肌瘤,恶变风险增加至2-3%。此时需进行增强MRI或肿瘤标志物检查。

3、影像学特征:

超声显示肌瘤边界模糊、血流丰富RI<0.4、内部回声不均时,恶变概率升高。MRI检查中T2加权像高信号区域超过50%提示潜在风险。

4、临床症状:

快速出现的盆腔疼痛、异常阴道出血或子宫短期内明显增大,可能预示肉瘤变。此类症状需立即进行组织活检明确性质。

5、高危因素:

长期使用雌激素类药物、盆腔放射史或遗传性平滑肌瘤病综合征患者,恶变风险相对增高。这类人群建议每年进行妇科检查联合影像学评估。

保持规律作息与均衡饮食有助于维持激素水平稳定,建议增加十字花科蔬菜摄入量,限制红肉及动物脂肪。适度进行瑜伽、快走等运动可改善盆腔血液循环。出现月经量突增、下腹坠胀感持续加重时,应及时复查妇科超声。绝经后女性仍需每年进行妇科体检,监测肌瘤动态变化。

张春香

副主任医师 海南三亚解放军425医院 妇科

热门标签

骨膜炎 宫颈水肿 胫骨骨折 链杆菌病 包涵体肌炎 急性胃肠炎 急性腹膜炎 非特异性尿道炎 女性更年期综合征 人格解体-现实解体综合征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