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儿科 > 儿科

小孩发烧到39度该怎么降温也看了医生了也打了点滴了但是又发起烧来了

| 3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马志兵 主治医师
新河县医院
立即预约
赵云 护师
藁城博爱医院
立即预约
王学娇 助理医师
任丘市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孕39周拉肚子是要生了吗?

孕39周拉肚子不一定是临产的信号,但也可能与分娩有关。拉肚子可能与饮食不当、胃肠功能紊乱、感染、激素变化或即将分娩等因素有关。建议观察伴随症状,必要时就医。

1、饮食不当:孕晚期消化系统较为敏感,食用油腻、生冷或不洁食物可能导致腹泻。调整饮食,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粥、面条等,避免刺激性食物。

2、胃肠功能紊乱:孕期激素变化可能影响胃肠蠕动,导致腹泻。适当补充益生菌,如酸奶或益生菌制剂,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平衡。

3、感染因素:病毒或细菌感染可能引发腹泻,伴随腹痛、发热等症状。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感染源。若症状加重,需及时就医。

4、激素变化:孕晚期体内激素水平波动可能影响肠道功能。保持心情放松,避免过度紧张,有助于缓解症状。

5、临产信号:部分孕妇在分娩前可能出现腹泻,这是身体为分娩做准备的自然反应。若伴随规律宫缩、见红或破水等症状,需尽快前往医院待产。

孕39周拉肚子时,需注意补充水分,避免脱水。饮食上以清淡为主,适量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和水果,促进肠道健康。适当进行轻度活动,如散步,有助于缓解不适。若腹泻持续或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建议及时就医,确保母婴安全。

刘磊

副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肛肠科

物理降温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物理降温最有效的方法有温水擦浴、冰袋冷敷、退热贴使用、保持环境通风、适当减少衣物。这些方法通过不同机制帮助降低体温,适用于发热患者。

1、温水擦浴:用32-34℃的温水浸湿毛巾,擦拭患者的大血管分布区域,如颈部、腋下、腹股沟等部位。温水擦浴通过蒸发散热带走体表热量,同时避免冷水刺激引起血管收缩,导致体温反弹。

2、冰袋冷敷:将冰袋包裹毛巾后置于额头、腋下或腹股沟等部位,每次冷敷15-20分钟,间隔30分钟重复一次。冰袋冷敷通过传导散热快速降低局部温度,但需注意避免长时间接触皮肤,防止冻伤。

3、退热贴使用:将退热贴贴于额头、太阳穴或颈部,利用凝胶中的水分蒸发带走热量。退热贴使用方便,适合儿童或夜间使用,但降温效果相对温和,适合低热患者。

4、保持环境通风:打开窗户或使用风扇,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降低环境温度。通风有助于散热,避免热量在体表积聚,同时减少细菌滋生,改善患者舒适度。

5、适当减少衣物:根据体温情况,减少患者衣物或更换轻薄透气的棉质衣物。减少衣物有助于体表散热,避免过度包裹导致热量无法散发,加重发热症状。

物理降温期间,建议患者多饮水,补充因发热流失的水分,同时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安静休息。饮食上可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粥类、蔬菜汤等,避免油腻辛辣食物加重身体负担。若体温持续升高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需及时就医。

杨博

主任医师 鸡西市人民医院 健康中心

耳洞增生了耳钉拔了会好吗?

耳洞增生可通过局部护理、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通常由感染、异物刺激、疤痕体质等原因引起。

1、感染处理:耳洞感染是增生的常见原因,需保持局部清洁,避免使用不洁耳钉。可使用碘伏或75%酒精消毒,每日2-3次,必要时涂抹莫匹罗星软膏或红霉素软膏,每日2次,连续使用5-7天。

2、异物刺激:佩戴过重或材质不佳的耳钉可能刺激耳洞周围组织,导致增生。建议选择轻便、材质安全的耳钉,如纯银或医用钛合金,避免长时间佩戴。

3、疤痕体质:部分人群因疤痕体质易发生耳洞增生。这类人群应避免频繁打耳洞,必要时可使用硅胶贴片或疤痕软化膏,每日1次,持续使用1-2个月。

4、局部护理:增生部位需避免摩擦和挤压,可使用无菌纱布覆盖,保持干燥。每日更换纱布,避免感染。

5、医疗干预:若增生严重或伴有疼痛、流脓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医生可能建议使用曲安奈德注射液局部注射,或采用激光治疗、手术切除等方式处理。

耳洞增生患者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如橙子、西红柿。适当运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避免剧烈运动以免摩擦耳部。保持耳部清洁干燥,定期消毒,避免使用不洁耳钉。

兰军良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发热物理降温的方法?

发热物理降温的方法有温水擦浴、冰袋冷敷、酒精擦拭、减少衣物、保持通风等。

1、温水擦浴:用32-34℃的温水浸湿毛巾,轻轻擦拭身体大血管分布区域,如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温水擦浴能通过蒸发带走热量,降低体温。擦拭时避免用力过猛,以免损伤皮肤。

2、冰袋冷敷:将冰袋包裹在毛巾中,放置在额头、颈部、腋窝等部位。冰袋冷敷能迅速降低局部温度,但需注意避免直接接触皮肤,以免冻伤。每次冷敷时间不宜过长,15-20分钟为宜。

3、酒精擦拭:用75%的医用酒精稀释后,擦拭身体大血管分布区域。酒精挥发速度快,能快速带走热量,但需注意避免酒精过敏者使用,且擦拭后需及时补充水分。

4、减少衣物:发热时应适当减少衣物,避免过度包裹,以利于散热。选择宽松、透气的衣物,保持皮肤干燥,有助于体温的调节。

5、保持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环境温度过高。适当开窗通风,或使用风扇、空调等设备调节室温,有助于降低体温,但需避免直接吹风。

发热时应注意饮食清淡,多饮水,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排汗。同时,保持良好的休息和心态,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有助于身体的恢复。如体温持续不降或伴有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

刘磊

副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肛肠科

生了苯丙酮尿症的孩子生第二个会有吗?

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第二个孩子是否患病取决于父母双方的基因携带情况。若父母双方均为携带者,第二个孩子有25%的概率患病;若只有一方为携带者,则孩子不会患病但可能成为携带者;若双方均不携带致病基因,则孩子不会患病。

1、遗传机制:苯丙酮尿症由PAH基因突变引起,父母双方若均为携带者,孩子有25%的概率患病。携带者可通过基因检测确认,建议在生育前进行遗传咨询和基因检测。

2、家族病史:若家族中有苯丙酮尿症患者,生育第二个孩子前应进行详细的家系分析。了解家族中其他成员是否携带致病基因,有助于评估风险。

3、产前诊断:怀孕期间可通过羊水穿刺或绒毛取样进行产前诊断,检测胎儿是否携带PAH基因突变。早期发现有助于制定后续的医疗和护理计划。

4、新生儿筛查:新生儿出生后应进行苯丙酮尿症筛查,通过血液检测苯丙氨酸水平。早期诊断和干预可有效预防智力障碍等严重并发症。

5、饮食管理:确诊苯丙酮尿症的孩子需严格限制苯丙氨酸的摄入,采用特殊配方奶粉和低苯丙氨酸饮食。定期监测血液中苯丙氨酸水平,确保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苯丙酮尿症的治疗和管理需要多学科协作,包括遗传学、营养学和儿科学等领域的专家。家长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确保孩子的健康成长。日常生活中,注意提供均衡的营养,避免高苯丙氨酸食物,如肉类、奶制品和豆类。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同时定期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张伟

主任医师 上饶市人民医院 全科

热门标签

内痔 低镁血症 膜性肾病 慢性宫颈炎 残窦综合症 肠病毒感染 股骨颈骨折 泌尿系结石 变应性结膜炎 二尖瓣脱垂综合症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