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期间发现乙肝可通过母婴阻断治疗、定期肝功能监测、疫苗接种防护、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干预。乙肝病毒感染可能由母婴垂直传播、血液接触、性接触、免疫功能低下等原因引起。
1、母婴阻断治疗孕晚期使用替诺福韦酯等抗病毒药物降低病毒载量,新生儿出生后12小时内联合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可有效阻断母婴传播概率超过90%。
2、肝功能监测每4-6周检测转氨酶和乙肝病毒DNA载量,若出现肝功能异常需评估是否启动抗病毒治疗。孕期禁用干扰素,可选择妊娠B级药物替比夫定。
3、疫苗接种防护所有家庭成员应接种乙肝疫苗,避免共用餐具、剃须刀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分娩后产妇需复查乙肝两对半和HBV-DNA定量。
4、生活方式调整保持优质蛋白饮食如鱼肉蛋奶,避免腌制食品。保证充足休息,禁止饮酒,哺乳期需结合病毒载量评估喂养方式。
建议妊娠期乙肝患者在感染科和产科联合门诊随访,分娩时选择具备新生儿免疫预防措施的医疗机构,产后42天复查肝功能及病毒学指标。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