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外科 > 普外科 > 其他普外科疾病

我的脚以前受伤过,长出了些凸肉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王孝武 主任医师
三门峡市宇龙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拨一颗牙多少钱 拨一颗牙的费用受三因素影响?

拔一颗牙一般需要200-2000元,具体费用与牙齿位置、拔牙难度、麻醉方式等因素有关。

牙齿位置对费用影响较大,前牙拔除通常需要200-500元,后磨牙拔除需要500-1000元。拔牙难度分为简单拔牙和复杂拔牙,简单拔牙指牙齿完整且牙根无弯曲的情况,费用在200-800元;复杂拔牙包括阻生齿、多根牙或残根拔除,需要800-2000元。麻醉方式分为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局部麻醉费用较低,全身麻醉需要增加500-1000元。

拔牙后需咬紧棉球30分钟止血,24小时内避免刷牙漱口,饮食以温凉流食为主。

张天奇

山东省立医院 口腔科

脑袋出汗受风头疼怎么办?

脑袋出汗受风头疼可能与风寒感冒、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偏头痛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生活习惯、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

风寒感冒多由受凉导致,常伴随鼻塞、流清涕等症状,可通过热敷额头、饮用姜汤驱寒。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可能因压力过大诱发,表现为多汗、心慌,建议保持规律作息并进行深呼吸训练。偏头痛发作时可能出现单侧搏动性头痛,可对太阳穴进行轻柔按摩,避免强光刺激。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可遵医嘱使用正天丸、布洛芬缓释胶囊、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等药物。

日常应注意头部保暖,出汗后及时擦干,避免直接吹风,饮食宜清淡并保证充足睡眠。

邵自强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受凉了喉咙疼怎么办 受凉了喉咙疼的正确消除方法揭晓?

受凉后喉咙疼可通过热敷颈部、饮用温水和服用药物等方式缓解。

受凉后喉咙疼可能与咽喉部黏膜受冷空气刺激导致充血水肿有关,也可能与病毒或细菌感染有关。热敷颈部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助于缓解疼痛。饮用温水能够保持咽喉湿润,减轻不适感。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可遵医嘱使用复方草珊瑚含片、西瓜霜润喉片或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复方草珊瑚含片具有疏风清热的作用,西瓜霜润喉片能够消肿止痛,阿莫西林胶囊适用于细菌感染引起的喉咙疼。

日常应注意保暖,避免再次受凉,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何海贤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喉科

近视眼是凸还是凹?

近视眼患者的眼球通常表现为眼轴过长或角膜曲率过陡,导致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方,属于屈光不正中的凹透镜矫正类型。

近视眼的眼球结构改变主要表现为眼轴长度异常增长或角膜曲率半径减小。眼轴每增长1毫米,近视度数约增加300度。角膜曲率过陡会使光线折射角度增大,同样导致焦点前移。这两种情况均需凹透镜将光线适当发散后再进入眼内,使焦点准确落在视网膜上。

极少数特殊类型近视可能伴随角膜或晶状体形态异常。圆锥角膜患者因角膜中央变薄前凸,可能表现为混合性屈光不正。晶状体半脱位或球形晶状体患者可能出现高度近视但角膜曲率正常的情况,此时需详细检查明确病因。

建议近视患者定期进行医学验光检查,及时更换合适度数的凹透镜眼镜或角膜接触镜。保持每天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有助于延缓近视进展,阅读时保持30厘米以上距离并每40分钟休息5分钟。高度近视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并每年检查眼底,预防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

竺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肛肠科

面肌痉挛是哪里出了问题?

面肌痉挛通常是面部神经受到异常刺激或压迫引起的。面肌痉挛可能与血管压迫、神经损伤、炎症刺激、肿瘤压迫、遗传因素等原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

1、血管压迫

颅内血管迂曲或动脉硬化可能导致血管对面神经根出脑干区造成压迫。这种机械性刺激会使神经纤维发生脱髓鞘改变,引发异常神经冲动。典型表现为单侧眼轮匝肌不自主抽搐,逐渐扩散至同侧面部其他肌肉群。通过磁共振血管成像可明确血管神经压迫关系,微血管减压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2、神经损伤

面神经在走行过程中若受到外伤或医源性损伤,可能导致神经纤维异常再生。这种再生错位会使原本支配不同肌肉的神经纤维发生交叉支配,产生异常联动运动。常见于腮腺手术后或颞骨骨折患者,表现为眨眼时伴随口角抽动。神经电生理检查可评估损伤程度,肉毒毒素注射能暂时缓解症状。

3、炎症刺激

病毒感染或中耳炎等炎症病变可能引起面神经炎性水肿。炎症介质会改变神经膜的兴奋性,导致自发放电增加。贝尔面瘫恢复期患者易出现这种并发症,特征为患侧面部肌肉阵发性挛缩。抗病毒药物联合糖皮质激素可减轻炎症反应,配合局部热敷有助于症状改善。

4、肿瘤压迫

听神经瘤、脑膜瘤等后颅窝占位性病变可能直接压迫面神经。肿瘤生长会造成神经纤维持续性机械刺激和缺血性改变。这类患者除面肌痉挛外,常伴有进行性听力下降和平衡障碍。头颅增强磁共振能明确肿瘤位置和大小,手术切除肿瘤是根本治疗手段。

5、遗传因素

部分面肌痉挛患者存在家族聚集现象,可能与离子通道基因突变有关。这种遗传易感性会使神经细胞膜稳定性下降,在疲劳或应激状态下更易出现异常放电。表现为青少年期起病的双侧面部肌肉交替抽搐,症状具有波动性。基因检测有助于明确诊断,抗癫痫药物可能有一定控制效果。

面肌痉挛患者日常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饮食上适当增加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如全谷物、瘦肉等,有助于神经修复。冬季外出时做好面部保暖,预防寒冷刺激诱发症状加重。症状发作时可尝试轻柔按摩或热敷痉挛部位,但切忌用力按压。定期复诊评估病情变化,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若出现症状突然加重或伴随其他神经系统异常表现,应立即就医排查严重病因。

亢晓冬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热门标签

花粉症 胃穿孔 垂体卒中 成骨细胞瘤 肝棘球蚴病 氰化物中毒 扁桃体腺样体肥大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