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其他科室 > 公共卫生与预防科

宝宝打疫苗前几天不能吃的药物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杨博 主任医师
鸡西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轮状病毒疫苗不良反应多久出现?

轮状病毒疫苗不良反应通常在接种后1-7天出现,具体时间与个体差异有关。

轮状病毒疫苗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轻度发热、呕吐、腹泻等胃肠反应,多发生于接种后1-3天,症状通常持续1-2天可自行缓解。部分婴幼儿可能出现食欲减退或烦躁不安,这些反应多在接种后3-7天内逐渐消失。疫苗相关不良反应多为轻度,与自然感染轮状病毒相比症状明显轻微。接种后需注意观察体温及排便情况,避免与其他胃肠疾病混淆。

接种后应保持喂养规律,适当补充水分,若出现持续高热或血便需及时就医。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口服五价轮状病毒疫苗时能吃东西吗?

口服五价轮状病毒疫苗时一般可以吃东西,但需避免进食过冷、过热或刺激性食物。

五价轮状病毒疫苗用于预防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婴幼儿腹泻,接种时通常对饮食无严格禁忌。接种前后可正常进食温和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苹果泥等。进食有助于减少疫苗引起的胃肠道不适,但需注意避免冰淇淋、辛辣食物或酸性果汁等可能刺激胃肠道的饮食。接种后30分钟内建议保持安静状态,避免剧烈活动或立即大量进食。

若婴幼儿存在免疫缺陷疾病、急性发热或严重胃肠炎等情况,接种前应咨询医生评估是否需调整饮食或暂缓接种。接种后出现持续呕吐、腹泻或皮疹等异常反应时,应及时就医处理。日常注意保持喂养器具清洁,接种后24小时内避免添加新辅食。

葛伟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轮状病毒疫苗的时效是多久?

轮状病毒疫苗的时效一般为2-3年。

轮状病毒疫苗主要用于预防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接种后产生的免疫保护作用通常在2-3年内有效。第一剂疫苗通常在婴幼儿6-12周龄时接种,最后一剂不晚于32周龄。完成全程接种后,疫苗对重症轮状病毒胃肠炎的保护效果较好。不同品牌的轮状病毒疫苗时效略有差异,但基本都在这个时间范围内。

接种轮状病毒疫苗后仍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接触感染者,出现腹泻症状应及时就医。

葛伟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脊灰疫苗的不良反应?
脊灰疫苗的不良反应可通过休息、观察、药物缓解等方式处理。脊灰疫苗的不良反应可能由个体差异、免疫反应、接种操作等因素引起。 1、个体差异:部分人群因体质特殊,对疫苗成分较为敏感,可能出现轻微不适。接种后应多休息,避免剧烈活动,通常症状会在1-2天内自行缓解。若症状持续,建议咨询 2、免疫反应:疫苗激活免疫系统时,可能引起发热、乏力等反应。体温低于38.5℃时,可通过物理降温缓解,如温水擦拭。若体温持续升高,可遵医嘱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片500mg,口服或布洛芬混悬液10ml,口服。 3、接种操作:注射部位可能出现红肿、疼痛等局部反应。可用冷敷缓解不适,避免搔抓。若红肿范围扩大或伴有发热,需及时就医。 4、过敏反应:极少数人可能对疫苗成分过敏,表现为皮疹、呼吸困难等。出现严重过敏反应时,需立即就医,医生可能使用肾上腺素注射液0.3mg,肌肉注射进行急救。 5、心理因素:部分人群因紧张或焦虑,接种后可能出现头晕、恶心等心理性反应。接种前应保持放松,接种后可通过深呼吸、转移注意力等方式缓解不适。 脊灰疫苗是预防脊髓灰质炎的重要手段,接种后需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适当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保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接种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多饮水有助于促进代谢。若出现持续不适或严重反应,应及时就医,遵医嘱处理。
方毅

主任医师 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 病理科

刚出生婴儿打什么疫苗?

刚出生婴儿需接种卡介苗和乙肝疫苗第一剂。新生儿疫苗接种是国家免疫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预防结核病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接种程序严格遵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

1、卡介苗

卡介苗用于预防结核病,特别是结核性脑膜炎和粟粒性肺结核等严重类型。该疫苗采用皮内注射方式,在婴儿左上臂三角肌处接种。接种后2-3周局部可能出现红肿、硬结,随后形成小溃疡并结痂,属于正常免疫反应。早产儿、低体重儿或存在免疫缺陷的婴儿需暂缓接种,待医生评估后再决定补种时间。

2、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第一剂需在出生24小时内完成接种,可有效阻断母婴传播途径。采用肌肉注射方式,通常选择大腿前外侧肌肉。若母亲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婴儿还需同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后续需在1月龄和6月龄时完成第二、第三剂接种,才能形成完整保护。接种后可能出现轻微发热或注射部位疼痛,一般1-2天可自行缓解。

3、特殊情况处理

对于出生时存在严重先天性疾病、急性感染或严重黄疸的新生儿,疫苗接种需暂缓。早产儿待体重达到2500克以上且生命体征稳定后,经儿科医生评估方可补种。接种前医护人员会详细询问新生儿健康状况,家长应如实告知分娩情况、家族遗传病史等信息。

4、接种后护理

接种后需留观30分钟,观察有无急性过敏反应。保持接种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摩擦或涂抹药物。母乳喂养可增强婴儿免疫应答,建议母亲保持均衡饮食。若出现持续高热、异常哭闹或接种部位化脓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排查原因。

5、后续免疫规划

除出生时接种的疫苗外,婴儿2月龄起还需按程序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等。家长应妥善保管预防接种证,按时前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后续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可免费接种,非免疫规划疫苗需根据实际情况自愿选择。

新生儿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手段,家长应配合医疗机构完成规范接种。日常需注意保持居室通风,避免带婴儿前往人群密集场所。母乳含有多种免疫活性物质,建议纯母乳喂养至6个月。定期进行儿童保健检查,监测生长发育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健康问题。接种疫苗后可能出现轻微不良反应属正常现象,不必过度担忧,但需密切观察婴儿精神状态和体温变化。

杨博

主任医师 鸡西市人民医院 健康中心

热门标签

肛瘘 包皮过长 颌骨骨髓炎 急性尿道炎 前庭神经元炎 软骨样汗管瘤 渗出性多形红斑 二尖瓣脱垂综合症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