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肿瘤科 > 肿瘤外科

鳞状细胞癌抗原scc偏高严不严重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张楠 主任医师
济南市中心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急性心衰病情严重者怎么急救?

急性心衰病情严重者需立即采取急救措施,主要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调整体位、吸氧、药物干预及紧急就医。急性心衰的急救需优先稳定生命体征,同时针对诱因进行处理。

1、保持气道通畅:

迅速清除患者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头部偏向一侧防止误吸。若出现意识障碍或呼吸暂停,需立即进行人工通气支持,必要时使用口咽通气道辅助。气道管理是急救第一步,可避免缺氧加重心肌损伤。

2、体位调整:

协助患者取端坐位或半卧位,双腿自然下垂。此体位可减少静脉回心血量约15%-20%,降低心脏前负荷,缓解肺淤血症状。避免平卧位导致膈肌上抬加重呼吸困难,但需注意防止体位性低血压。

3、高流量吸氧:

通过面罩或鼻导管给予6-8升/分钟的高浓度氧气,维持血氧饱和度>90%。严重肺水肿者可选用无创正压通气,氧疗能改善组织缺氧状态,减轻心脏代偿性做功。需监测氧疗效果,避免二氧化碳潴留。

4、药物干预:

在医疗监护下使用呋塞米等利尿剂快速减轻容量负荷,硝酸甘油扩张静脉降低前负荷,吗啡缓解焦虑及呼吸困难。正性肌力药物如多巴酚丁胺适用于低心排血量患者。所有药物需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5、紧急转运:

完成初步急救后需立即联系急救系统,转运过程中持续监测心率、血压、血氧等指标。提前通知接收医院准备呼吸机、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等设备。转运时保持静脉通路通畅,记录急救用药时间及剂量。

急救后需严格限制钠盐摄入每日<3克,每日监测体重变化。恢复期可进行床边踝泵运动预防血栓,逐步过渡到呼吸训练和低强度步行。注意记录24小时出入量,避免感染、劳累等诱因。定期复查心电图、BNP等指标,遵循医嘱调整利尿剂用量,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或下肢水肿加重需及时复诊。

于秀梅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中医院 普通内科

孕妇空腹血糖5.3严不严重?

孕妇空腹血糖5.3毫摩尔/升属于妊娠期血糖偏高,但尚未达到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这种情况需结合孕期血糖监测、饮食调整、体重管理、运动干预及医学随访综合评估。

1、血糖监测:

妊娠期正常空腹血糖应低于5.1毫摩尔/升。5.3毫摩尔/升虽未达到诊断阈值,但属于糖耐量异常范畴。建议进行75克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监测餐后1小时、2小时血糖水平,排除妊娠期糖尿病可能。孕期血糖波动可能影响胎儿发育,需每周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

2、饮食调整:

控制精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糙米。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每日蔬菜不少于500克,优先选择绿叶菜。采用少食多餐模式,将三餐分为五至六餐,避免餐后血糖骤升。蛋白质摄入量需保证每日每公斤体重1.5-2克,优选鱼类、禽类等优质蛋白。

3、体重管理:

孕前体重正常者,孕期增重建议控制在11-16公斤。超重孕妇需将增重范围缩减至7-11公斤。每周称重记录,避免体重增长过快。体重增长过快可能加重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控制难度增加。

4、运动干预:

每日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孕妇瑜伽、游泳或快走。运动时间建议安排在餐后1小时,有助于降低餐后血糖峰值。避免久坐不动,每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运动前需监测血糖,低于3.9毫摩尔/升时应避免运动。

5、医学随访:

每两周复查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若血糖持续高于5.3毫摩尔/升或出现尿酮体阳性,需转诊至妊娠期糖尿病专科门诊。定期进行胎儿超声检查,监测胎儿腹围及羊水指数,评估是否存在巨大儿风险。

孕妇出现空腹血糖偏高时,需建立个性化饮食日记,记录每日主食种类、进餐时间及餐后活动情况。烹饪方式建议采用蒸煮炖拌,避免煎炸。两餐之间可适量食用坚果类零食,如杏仁、核桃,每次摄入量控制在15克以内。保证每日饮水量2000毫升以上,避免含糖饮料。保持规律作息,睡眠时间不少于7小时。心理压力可能影响血糖水平,可通过冥想、音乐疗法缓解焦虑情绪。若通过生活方式干预4周后血糖仍无改善,需在产科医生指导下制定进一步干预方案。

张春香

副主任医师 海南三亚解放军425医院 妇科

宫颈癌鳞状细胞癌扩散的症状?

宫颈鳞状细胞癌扩散时可能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盆腔疼痛、下肢水肿、排尿异常及体重下降等症状。症状发展通常与肿瘤侵犯范围相关,早期可能仅表现为接触性出血,晚期可因转移灶出现多系统症状。

1、阴道出血:

肿瘤侵犯血管或宫颈组织时可导致非月经期出血,特点为出血量少但持续,性交后加重。早期可能被误认为月经不调,需通过阴道镜活检确诊。治疗需根据分期选择手术切除或放化疗。

2、盆腔疼痛:

癌细胞向宫旁组织浸润或压迫神经时引发持续性钝痛,可能放射至腰骶部。疼痛程度与肿瘤大小呈正相关,需通过影像学评估侵犯范围。镇痛治疗可联合放疗缓解症状。

3、下肢水肿:

肿瘤转移至淋巴结可能阻塞淋巴回流,导致单侧或双侧下肢进行性肿胀。常见于腹股沟淋巴结转移,需通过PET-CT明确转移灶。物理治疗结合利尿剂可改善水肿。

4、排尿异常:

肿瘤压迫膀胱或侵犯输尿管可引起尿频、尿痛或血尿,严重时导致肾积水。泌尿系统症状提示局部晚期病变,需留置输尿管支架保护肾功能。全身化疗对转移灶有效。

5、全身消耗:

癌细胞代谢消耗及炎症因子释放可导致进行性体重下降、贫血和乏力。恶病质状态提示疾病进展,需营养支持联合免疫治疗。定期检测肿瘤标志物评估治疗效果。

日常需保持高蛋白饮食如鱼肉、豆制品,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改善贫血症状。避免剧烈运动但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活动,睡眠时抬高下肢缓解水肿。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影像学检查,出现新发骨痛或头痛等需警惕远处转移。心理疏导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建议家属共同参与照护。

白晓燕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肿瘤综合科

宫颈浸润性鳞状细胞癌怎么治疗?

宫颈浸润性鳞状细胞癌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治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

1、手术切除:

早期患者可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包括全子宫、双侧附件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根据肿瘤分期可选择宫颈锥切术、广泛子宫切除术等。手术需评估患者年龄、生育需求及肿瘤浸润范围。

2、放射治疗:

中晚期患者可采用体外放疗联合腔内近距离放疗。放射线能破坏癌细胞DNA,适用于不能手术或术后辅助治疗。常见副作用包括放射性肠炎、膀胱炎等,需配合对症处理。

3、化学治疗:

常用含铂类联合方案如顺铂+紫杉醇,通过干扰癌细胞分裂发挥作用。新辅助化疗可缩小肿瘤体积,同步放化疗能增强放疗敏感性。化疗期间需监测骨髓抑制和肝肾毒性。

4、靶向治疗:

针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贝伐珠单抗可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帕博利珠单抗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通过激活T细胞杀伤癌细胞。靶向药物需进行基因检测匹配适应症。

5、免疫治疗:

PD-1/PD-L1抑制剂适用于复发转移患者,通过解除免疫抑制发挥抗肿瘤作用。可联合化疗或放疗增强疗效,需警惕免疫相关性肺炎、结肠炎等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应保证每日摄入优质蛋白如鱼肉蛋奶,适量补充深色蔬菜和菌菇类。可进行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瑜伽,每周3-5次。保持会阴清洁,避免盆浴和性生活。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检查,出现异常阴道流血或疼痛需及时就诊。心理支持对改善治疗依从性具有重要作用,可参加患者互助小组。

张楠

主任医师 济南市中心医院 肿瘤综合科

尿蛋白(±)阴性究竟严不严重?

尿蛋白±阴性多数情况下属于轻度异常,可能与生理性因素或早期肾脏病变有关。尿蛋白±阴性的临床意义主要与一过性蛋白尿、尿液浓缩、轻度肾小球损伤、泌尿系统感染、检测误差等因素相关。

1、一过性蛋白尿:

剧烈运动、发热或寒冷刺激可能导致暂时性尿蛋白阳性,属于生理性改变。通常去除诱因后复查可转阴,无需特殊治疗,建议避免诱因并定期监测尿常规。

2、尿液浓缩状态:

晨起第一次排尿或饮水不足时,尿液浓缩可能造成假阳性结果。建议规范留取清洁中段尿复查,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饮水量,稀释后的尿液检测结果更具参考价值。

3、早期肾小球损伤:

糖尿病肾病或高血压肾损害早期可能出现间歇性微量蛋白尿。这类情况需监测血压血糖,必要时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保护肾功能,同时定期复查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

4、泌尿系统感染:

膀胱炎或尿道炎可能导致尿蛋白弱阳性,通常伴有尿频尿急症状。需进行尿培养检查,确诊后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感染控制后尿蛋白可消失。

5、检测误差干扰:

试纸法检测易受尿液酸碱度、维生素C等因素影响。建议间隔1-2周复查,必要时进行24小时尿蛋白定量或尿蛋白电泳等精确检查,排除假阳性可能。

发现尿蛋白±阴性时应避免高盐高蛋白饮食,每日食盐摄入控制在5克以内,优先选择优质蛋白如鱼肉蛋奶。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注意观察是否出现水肿、泡沫尿等伴随症状,建议每3-6个月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若结果持续异常或出现其他症状需及时肾内科就诊。

蒙岭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热门标签

宫颈癌 肩骨折 肺吸虫病 黄斑裂孔 神经衰弱 膀胱结肠瘘 脊髓性肌萎缩 加利福尼亚脑炎 结肠血管扩张症 脱屑性间质性肺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