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呼吸科 > 其他呼吸疾病

平时温度都在36.5,这两天都是39.5到37.2

| 2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肖炬 住院医师
唐河县城关医院
立即预约
刘丽梅 住院医师
燕郊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宝宝细菌感染发烧39.5度危险吗?

宝宝细菌感染发烧39.5度属于高热,存在一定危险性。

细菌感染引起的高热可能导致热性惊厥、脱水或感染扩散等并发症。婴幼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持续高热可能影响脑细胞代谢。常见致病菌包括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多引发中耳炎、肺炎或尿路感染。患儿可能出现精神萎靡、拒食、皮肤花纹等危险信号,需警惕脓毒症等严重情况。血常规检查通常显示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C反应蛋白数值异常增高。

对于3个月以下婴儿或伴有抽搐、意识改变的情况,需立即急诊处理。日常应保持环境通风,采用温水擦浴物理降温,避免使用酒精擦拭。记录发热频次和伴随症状,补充适量电解质水。体温未降至38.5度以下或反复发热超过24小时,须及时儿科就诊进行血培养等检查。

葛伟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宝宝晚上发烧怎么降温 三个降温方法控制宝宝温度?

宝宝晚上发烧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降温、调整环境等方式控制体温。

物理降温是安全有效的首选方法,可用温水擦拭宝宝额头、颈部、腋窝等大血管流经部位,水温控制在32-34摄氏度,每次擦拭10分钟,间隔30分钟重复进行。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以免引起寒战或皮肤刺激。药物降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常用退热药包括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小儿退热栓等,这些药物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从而降低体温。调整环境温度有助于散热,保持室温在24-26摄氏度,穿着轻薄透气的棉质衣物,适当减少盖被厚度,同时注意保持空气流通但避免直接吹风。

发热期间应让宝宝多喝温水或口服补液盐,监测体温变化并记录发热规律,如持续高热或伴随精神萎靡需及时就医。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发烧到39.5℃严重吗?

发烧到39.5℃属于高热,需要引起重视并及时处理。高热可能与感染性因素、非感染性炎症、中暑、药物反应、免疫性疾病等因素有关。

1、感染性因素

细菌或病毒感染是导致高热的常见原因,如流感、肺炎、尿路感染等。患者可能出现寒战、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治疗需针对病原体选择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如阿莫西林、奥司他韦等,同时配合物理降温。

2、非感染性炎症

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引起高热。这类发热通常伴随关节肿痛、皮疹等特异性症状。需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甲氨蝶呤控制原发病,发热时可临时使用退热药物。

3、中暑

高温环境下剧烈运动或长时间暴露可能导致中暑性高热。典型表现为皮肤灼热干燥、意识模糊等。应立即转移到阴凉处,用温水擦拭身体,严重者需静脉补液治疗。

4、药物反应

某些抗生素、抗癫痫药等可能引起药物热,通常在用药后出现。特征为体温升高但一般情况尚可。需停用可疑药物,改用其他替代治疗方案。

5、免疫性疾病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如淋巴瘤、白血病等可表现为持续性高热。常伴有消瘦、淋巴结肿大等。需进行骨髓穿刺等检查确诊,治疗以化疗为主。

高热期间应保持充足水分摄入,选择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室温维持在适宜范围。可采用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方法,但避免使用酒精擦浴。若高热持续超过24小时不退,或出现意识改变、抽搐等症状,须立即就医。婴幼儿、孕妇及老年人出现高热时更应提高警惕,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儿科

宝宝温度37.7正常吗?

宝宝体温37.7摄氏度属于低热范围,需结合具体情况判断是否正常。体温异常可能与穿衣过多、活动后体温升高、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疫苗接种反应等因素有关。

1、穿衣过多

婴幼儿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完善,若环境温度过高或穿着过厚,可能导致体温暂时性升高至37.5-38摄氏度。建议家长检查宝宝衣物厚度,保持室内通风,减少包裹后30分钟复测体温。

2、活动后体温

哭闹、进食或剧烈活动后,宝宝基础代谢率增高可能引起短暂性体温上升。此时应让宝宝安静休息1小时,用耳温枪或腋下体温计重复测量,避免在刚进食或运动后立即测温。

3、病毒感染

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等感染早期常表现为低热,可能伴随流涕、咳嗽等症状。家长需观察是否出现食欲下降、精神萎靡等表现,可遵医嘱使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等药物。

4、细菌感染

中耳炎、尿路感染等细菌性疾病可能导致持续低热,通常伴有局部症状如抓耳、排尿哭闹等。需通过血常规检查确诊,医生可能建议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抗生素治疗。

5、疫苗接种

接种百白破、麻腮风等疫苗后24-48小时内可能出现一过性低热,通常不超过38.5摄氏度。可适当增加母乳或温水摄入量,避免使用退热贴等物理降温方式干扰疫苗免疫效果。

家长应每2小时监测宝宝体温变化,记录发热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保持室内温度24-26摄氏度,穿着纯棉透气衣物。母乳喂养期间母亲需避免辛辣饮食,配方奶喂养可适当稀释浓度。若体温持续超过24小时或出现拒食、嗜睡、皮疹等症状,须立即就医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检查。未满3月龄婴儿出现发热无论度数均需急诊处理,避免自行使用退热药物。

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儿科

婴儿37.2℃算发烧吗?

婴儿体温37.2℃不算发烧,属于正常体温波动范围。婴儿正常体温受测量方式、活动状态、环境温度等因素影响。

婴儿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完善,正常腋温范围为36℃至37.3℃。测量时需保持环境温度适宜,避免刚进食、哭闹或包裹过厚时测量。电子体温计测量腋温需保持5分钟以上,耳温枪需对准鼓膜测量。若体温超过37.5℃需结合精神状态、进食情况综合判断。

少数情况下,早产儿或免疫缺陷患儿可能出现低热表现。若体温持续在37.3℃至38℃之间,伴随拒奶、嗜睡、皮疹等症状,需警惕隐匿性感染。新生儿体温超过38℃或低于36℃应立即就医。

日常护理中建议保持室内温度22℃至26℃,避免过度保暖。选择透气棉质衣物,定期监测体温变化。母乳喂养有助于增强婴儿免疫力,若出现持续体温异常应及时儿科就诊。注意观察伴随症状,避免自行使用退热药物。

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儿科

热门标签

偏瘫 结膜炎 片吸虫病 输卵管炎 2型糖尿病 腹股沟直疝 肾发育不良 弯曲菌肠炎 口腔尖锐湿疣 童年社会功能障碍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