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排干净耳朵里的脓
发布于 2025/07/22 17:00
发布于 2025/07/22 17:00
耳朵排脓可通过生理盐水冲洗、抗生素滴耳液、负压吸引、鼓膜穿刺、手术清创等方式处理。耳道流脓多由外耳道炎、中耳炎、鼓膜穿孔、胆脂瘤、外伤感染等原因引起。
适用于外耳道浅表脓性分泌物。使用温热生理盐水配合无菌注射器轻柔冲洗,可清除黏稠脓液。操作需避免损伤耳道皮肤,冲洗后保持耳道干燥。该方法对真菌性外耳道炎或鼓膜完整的中耳炎无效。
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等可治疗细菌性外耳道炎或中耳炎。使用前需清洁耳道,将药液滴入后轻拉耳廓帮助渗透。化脓性中耳炎伴鼓膜穿孔时,禁用耳毒性抗生素如庆大霉素滴耳液。
针对深部顽固性脓液,由耳鼻喉科医生用专用吸引器清除。操作需在耳内镜下进行,避免损伤鼓膜。适用于胆脂瘤继发感染或慢性中耳炎脓液黏稠者,术后需配合抗生素治疗。
中耳积液化脓时,通过鼓膜穿刺引流脓液并取样培养。穿刺后使用酚甘油滴耳液预防感染,必要时放置通气管。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伴高热者需联合口服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全身用药。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伴肉芽或胆脂瘤需行乳突根治术。术中清除病灶后重建听骨链,术后使用左氧氟沙星片预防感染。外伤性耳道化脓合并异物时,需手术取出异物并修复损伤组织。
日常需避免用尖锐物掏耳,游泳时佩戴耳塞防止进水。出现耳痛流脓应及时就医,不可自行使用双氧水冲洗。治疗期间保持耳道干燥,按医嘱定期复查耳内镜。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降低耳部感染复发概率。
上一篇 : 慢性额窦炎会导致鼻干出血吗
下一篇 : 小孩鼻子上有青筋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