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皮肤性病科 > 皮肤科 > 荨麻疹

荨麻疹治疗方法有哪些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苏藤良 副主任医师
北海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药物性荨麻疹的治疗方法?

药物性荨麻疹可通过停用致敏药物、使用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等方式治疗。

药物性荨麻疹通常由青霉素类、磺胺类、解热镇痛药等药物引发,表现为皮肤风团、瘙痒、血管性水肿等症状。治疗需立即停用可疑致敏药物,避免再次接触。轻中度患者可选用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等第二代抗组胺药控制症状,严重者可短期使用泼尼松片等糖皮质激素。伴有呼吸困难或休克等全身反应时需紧急就医。治疗期间应记录用药史,帮助医生明确致敏药物。

患者应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皮肤刺激。

陈腊梅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中医治疗荨麻疹方法?

中医治疗荨麻疹的方法主要有疏风清热、调和营卫、健脾祛湿、养血润燥、扶正固本等。荨麻疹多因风邪侵袭、气血失调或禀赋不足导致,表现为皮肤风团瘙痒,中医通过辨证施治可有效缓解症状。

一、疏风清热

适用于风热型荨麻疹,表现为红色风团、灼热瘙痒。常用方剂如消风散,含荆芥、防风等中药,可疏散风邪、清热解毒。外治可配合金银花、野菊花煎汤外洗。治疗期间需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减少风热之邪内生。

二、调和营卫

针对卫表不固型荨麻疹,特点为遇风冷加重。桂枝汤加减可调和营卫,含桂枝、白芍等药物,能温通经脉、固护卫气。日常需注意保暖,尤其避免汗出当风。此类患者常伴畏寒症状,可适当食用生姜、大枣等温性食材。

三、健脾祛湿

适用于脾胃湿热型,风团色淡伴脘腹胀满。参苓白术散为基础方,含白术、茯苓等健脾化湿药。湿邪黏滞易反复发作,治疗需配合饮食调节,少食生冷甜腻之物。薏苡仁、赤小豆等利湿食材可辅助调理。

四、养血润燥

针对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表现为夜间瘙痒加重。当归饮子为主方,含当归、川芎等养血药物,配合生地黄滋阴润燥。此类患者皮肤干燥脱屑,可外用芝麻油润肤。长期患病者需避免过度洗浴及碱性清洁剂。

五、扶正固本

用于禀赋不足或久病体虚者,玉屏风散可益气固表,含黄芪、白术等补益药。治疗需循序渐进,配合八段锦等柔和运动增强体质。阳虚者冬季易发作,可艾灸关元、足三里等穴位温补阳气。

中医治疗荨麻疹需坚持辨证论治原则,急性期以祛邪为主,慢性期注重调理体质。日常应记录诱发因素如食物、情绪等,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规律作息,情绪舒畅有助于气血调和。发作期可穿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刺激,沐浴水温不宜过高。若出现喉头水肿等严重症状须立即就医。中药调理通常需持续一段时间,患者应遵医嘱完成疗程,不可自行停药。

林燕

副主任医师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 皮肤科

过敏荨麻疹治疗方法?

过敏荨麻疹可通过避免过敏原、口服抗组胺药物、外用止痒药物、免疫调节治疗、中医中药等方式治疗。过敏荨麻疹通常由食物过敏、药物过敏、感染、物理刺激、自身免疫等因素引起。

1、避免过敏原

明确并远离诱发因素是治疗荨麻疹的核心措施。常见过敏原包括海鲜、坚果等食物,青霉素等药物,花粉、尘螨等吸入物。患者可通过过敏原检测或生活日记追踪可疑致敏物。急性发作期间建议选择无麸质、低组胺饮食,避免搔抓或热敷刺激皮肤。

2、口服抗组胺药物

第二代抗组胺药是荨麻疹的一线治疗选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定等。这类药物通过阻断H1受体减轻风团和瘙痒,嗜睡副作用较轻。对于慢性荨麻疹可能需要长期规律用药,严重病例可短期联用第一代抗组胺药如扑尔敏增强效果。

3、外用止痒药物

炉甘石洗剂、薄荷脑软膏等外用制剂能快速缓解局部瘙痒症状。含樟脑或苯佐卡因的药膏可通过麻痹神经末梢止痒,但面部及儿童慎用。冷敷或生理盐水湿敷也可收缩血管减轻红肿,注意避免使用热水刺激皮损。

4、免疫调节治疗

顽固性慢性荨麻疹可考虑奥马珠单抗等生物制剂,该药靶向抑制IgE介导的过敏反应。对于自身免疫性荨麻疹,可能需要环孢素等免疫抑制剂。紫外线光疗对部分物理性荨麻疹有效,治疗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

5、中医中药

中医辨证施治常用消风散、防风通圣散等方剂,风热型多用金银花、连翘,血虚风燥型可选当归、生地。针灸选取曲池、血海等穴位调节免疫,耳穴贴压对缓解瘙痒有帮助。中药治疗需注意可能存在的药物过敏风险。

荨麻疹患者日常应穿着宽松棉质衣物,洗澡水温不超过38摄氏度。记录饮食和发作情况有助于识别潜在诱因。保持规律作息与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疲劳。急性喉头水肿或过敏性休克需立即就医。慢性患者建议定期复查,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切勿自行增减药物。

刘亚铃

主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皮肤科

治疗荨麻疹有效方法?

治疗荨麻疹的有效方法主要有避免诱因、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免疫调节剂、中医治疗等。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出现风团、瘙痒等症状,严重时可伴有血管性水肿。

1、避免诱因

荨麻疹患者应尽量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如某些食物、药物、花粉、尘螨等。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穿着宽松舒适的棉质衣物。室内保持通风,避免潮湿闷热环境。记录日常饮食和接触物,有助于发现潜在诱因。

2、抗组胺药物

抗组胺药物是治疗荨麻疹的一线药物,可选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依巴斯汀等第二代抗组胺药。这类药物能有效缓解瘙痒和风团症状,副作用较小。对于慢性荨麻疹患者可能需要长期规律用药。用药期间应避免饮酒和驾驶。

3、糖皮质激素

对于急性重症荨麻疹或血管性水肿患者,可短期使用泼尼松、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这类药物能快速控制症状,但不建议长期使用。使用期间需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注意补钙和护胃治疗。

4、免疫调节剂

对于难治性慢性荨麻疹患者,可考虑使用环孢素、奥马珠单抗等免疫调节剂。这类药物通过调节免疫系统功能来控制症状,需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使用。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

5、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荨麻疹多与风邪有关,可采用祛风止痒的中药如消风散、防风通圣散等治疗。针灸疗法选取曲池、血海等穴位也有一定疗效。中药治疗需辨证施治,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过敏的中药材。

荨麻疹患者平时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和已知过敏食物。适当运动增强体质,但避免剧烈运动诱发症状。洗澡水温不宜过高,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浴用品。症状反复或加重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慢性荨麻疹患者需保持耐心,坚持规范治疗。

林燕

副主任医师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 皮肤科

荨麻疹风团怎么治疗方法?

荨麻疹风团可通过避免诱因、口服抗组胺药、外用止痒药物、免疫调节治疗、中医中药等方式治疗。荨麻疹通常由过敏反应、感染、物理刺激、自身免疫异常、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避免诱因

明确并回避可能诱发荨麻疹的因素是基础治疗措施。常见诱因包括海鲜、坚果等易致敏食物,尘螨、花粉等吸入性过敏原,冷热刺激或机械摩擦等物理因素。记录饮食日记和环境接触史有助于识别个体敏感因素。保持居住环境清洁通风,选择棉质透气衣物,洗澡水温不宜过高。

2、口服抗组胺药

第二代H1受体拮抗剂是首选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定等,能有效缓解瘙痒和风团。对于慢性荨麻疹可能需要长期规律用药。严重发作时可联用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部分患者对特定抗组胺药效果不佳时,需在医生指导下尝试更换药物种类。

3、外用止痒药物

炉甘石洗剂、薄荷脑软膏等外用制剂可暂时缓解局部瘙痒症状。冷藏后的药膏涂抹效果更佳。避免搔抓导致皮肤破损,继发感染时可短期使用抗生素软膏。大面积皮损时可用碳酸氢钠溶液湿敷,但面部及会阴部慎用强效外用制剂。

4、免疫调节治疗

顽固性慢性荨麻疹可考虑奥马珠单抗等生物制剂,通过阻断IgE通路发挥作用。环孢素等免疫抑制剂适用于自身免疫性荨麻疹,需监测肝肾功和血压。部分患者对紫外线光疗反应良好。这些治疗均需严格评估适应症和禁忌症。

5、中医中药

风热型可选用消风散加减,风寒型适用麻黄桂枝各半汤,血虚风燥型常用当归饮子。针灸选取曲池、血海等穴位,耳穴贴压也有辅助效果。中药浴使用苦参、白鲜皮等煎液需注意浓度控制。中医治疗需辨证施治,避免自行滥用偏方。

荨麻疹发作期间应穿着宽松棉质衣物,避免热水烫洗和酒精擦拭。饮食宜清淡,暂忌辛辣刺激及高组胺食物如腌制食品。保持规律作息,适度运动有助于调节免疫功能。慢性患者建议定期复查,建立症状日记记录诱因和用药反应。急性喉头水肿或过敏性休克需立即急诊处理。

苏藤良

副主任医师 北海市人民医院 皮肤性病科

热门标签

虚脱 氟骨症 丝虫病 胃结核 角膜变性 陈旧性宫颈裂伤 后天性掌跖角化病 急性化脓性胆管炎 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 2型糖尿病性低血糖性昏迷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