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药剂科 > 用药常识

要是用硼酸粉浓度太大或过量该怎么办?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黄林林 住院医师
天通苑门诊部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长期吃粉和面条会营养不良吗?

长期吃粉和面条可能导致营养不良,但具体取决于饮食搭配的合理性。

粉和面条的主要成分为碳水化合物,长期单一摄入容易导致优质蛋白、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缺乏。若饮食中同时搭配鸡蛋、瘦肉、豆制品等优质蛋白,以及西蓝花、胡萝卜等深色蔬菜,通常可满足基础营养需求。但若长期仅以精制主食为主,可能引发贫血、免疫力下降等问题,尤其对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风险更高。

部分人群因消化功能较弱或存在慢性胃肠疾病,过量摄入精制碳水可能加重腹胀、反酸等症状。建议日常增加全谷物、薯类等粗粮替代部分精制主食,并定期监测血常规等指标。出现乏力、头晕等表现时需及时就医评估营养状况。

葛伟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阴囊湿疹可以用硼酸洗吗?

阴囊湿疹一般可以用硼酸洗液进行湿敷缓解症状。硼酸洗液具有抑菌、收敛和消炎作用,适用于急性渗出性湿疹的辅助治疗。

阴囊湿疹急性期出现明显渗液时,使用3%硼酸洗液冷湿敷可帮助减少组织液渗出,缓解瘙痒和红肿。湿敷时将4-6层纱布浸透药液后贴敷患处,每次10-15分钟,每日2-3次。需注意硼酸浓度不宜过高,避免大面积长期使用,防止硼酸吸收导致中毒。皮肤破损严重或合并感染时需配合抗生素软膏。

慢性阴囊湿疹表现为皮肤增厚、干燥时,硼酸洗液效果有限,建议改用保湿剂配合糖皮质激素软膏。对硼酸过敏者、婴幼儿及肾功能不全者禁用。若使用后出现灼痛或皮疹加重应立即停用。

日常应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和热水烫洗,选择宽松透气的棉质内裤。症状持续或加重时需及时到皮肤科就诊。

仲秋

副主任医师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男科

血红蛋白浓度高是什么原因?

血红蛋白浓度高可能与血液浓缩、高原反应、慢性缺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肾脏疾病等因素有关。血红蛋白浓度升高可分为相对性增高和绝对性增高,需结合具体病因分析。

1、血液浓缩

剧烈呕吐、严重腹泻或大量出汗可能导致体液丢失,血液浓缩引起血红蛋白相对性增高。这种情况通常伴随口干、尿量减少等脱水症状,及时补液后指标可恢复正常。建议避免高温环境下长时间活动,出现脱水症状时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

2、高原反应

长期居住高原地区时,机体为适应低氧环境会代偿性增加红细胞生成,导致血红蛋白绝对性增高。可能伴随头晕、胸闷等高原反应症状,通过吸氧或返回平原地区后可逐渐缓解。高原工作者建议定期监测血常规指标。

3、慢性缺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先天性心脏病等疾病会导致机体长期缺氧,刺激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引起继发性红细胞增多。这类患者可能出现口唇紫绀、杵状指等表现,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如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控制慢阻肺症状。

4、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这是一种骨髓增殖性肿瘤,表现为红细胞自主性过度增生,血红蛋白常超过180g/L。患者可能出现皮肤潮红、头痛、血栓形成等症状,需通过静脉放血或使用羟基脲片控制红细胞数量,定期监测JAK2基因突变情况。

5、肾脏疾病

肾囊肿、肾癌等肾脏病变可能异常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导致血红蛋白病理性增高。这类患者可能伴随腰痛、血尿等症状,需进行肾脏B超或CT检查,治疗可选用甲磺酸索拉非尼片等靶向药物,必要时行肾部分切除术。

发现血红蛋白浓度升高时应避免自行服用补铁药物,戒烟并保持适度饮水。建议完善铁代谢、促红细胞生成素检测及骨髓穿刺等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长期血红蛋白增高者需警惕血栓风险,可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预防,定期监测血液粘稠度指标。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脸部有粉瘤怎样治疗?

脸部粉瘤一般可通过药物或手术切除治疗。

粉瘤在医学上称为皮脂腺囊肿,可能与毛囊堵塞、皮脂分泌过多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皮肤下圆形肿块、局部发红等症状。体积较小的粉瘤若无感染可暂时观察,注意避免挤压刺激。若出现红肿疼痛等感染表现,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外用抗生素控制炎症。对于反复发作或体积较大的粉瘤,建议行手术完整切除囊肿壁,常用术式包括传统切开引流术或微创小切口摘除术。术后需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避免沾水引发感染。

治疗期间应保持面部清洁,避免使用油腻护肤品,饮食宜清淡少油。

陈健鹏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肿瘤中心

血红蛋白浓度偏高一点是怎么回事?

血红蛋白浓度偏高一点可能与饮水不足、高原反应、长期吸烟、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因素有关。血红蛋白浓度偏高可通过调整饮水、改善生活习惯、药物治疗等方式干预。

1、饮水不足

饮水不足会导致血液浓缩,引起血红蛋白浓度相对性升高。这种情况通常表现为口干、尿量减少,无须特殊治疗,通过增加每日饮水量至2000毫升以上即可缓解。避免长时间高强度运动或高温环境作业,防止体液过度流失。

2、高原反应

高原低氧环境会刺激机体代偿性产生更多红细胞,导致血红蛋白浓度升高。可能伴随头痛、乏力等症状,适应期通常需要7-15天。建议初到高原者避免剧烈活动,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乙酰唑胺片改善症状,严重者需及时返回低海拔地区。

3、长期吸烟

烟草中的一氧化碳会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导致机体代偿性增加血红蛋白合成。长期吸烟者可能出现口唇发绀、杵状指等表现,最有效的干预措施是戒烟。可配合血氧饱和度监测评估缺氧程度,必要时进行肺功能检查。

4、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这是一种骨髓增殖性肿瘤,表现为血红蛋白持续性增高,可能伴随皮肤瘙痒、脾肿大等症状。确诊需结合JAK2基因检测,治疗可选用羟基脲片控制红细胞增殖,或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预防血栓。患者需定期监测血常规,避免发生栓塞并发症。

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缺氧会刺激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导致继发性红细胞增多。患者常有咳嗽、呼吸困难等表现,需通过肺功能检查确诊。治疗基础疾病可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改善通气,严重者可考虑长期氧疗降低血红蛋白浓度。

发现血红蛋白轻度升高时应先排除检测误差,建议重复检查并同步检测红细胞压积。日常需保持充足水分摄入,避免吸烟及二手烟暴露。高原居住者应定期监测血常规,慢性病患者需遵医嘱规范治疗原发病。若血红蛋白持续超过180g/L或伴随头晕、视力模糊等症状,应及时就诊血液科或呼吸科进行系统评估。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热门标签

胆管癌 骨坏死 猫抓病 平山病 抽动障碍 适应障碍 食管息肉 腹膜间皮瘤 骨化性纤维瘤 十二指肠溃疡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