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痛出血是怎么回事

发布于 2025/08/12 07:25

牙齿痛出血可能由牙龈炎、牙周炎、龋齿、外伤或血液系统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口腔清洁、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延误治疗。

1.牙龈炎

牙龈炎是牙齿痛出血的常见原因,多因牙菌斑堆积刺激牙龈导致。患者常表现为牙龈红肿、触碰易出血,可能伴有口臭。日常需使用巴氏刷牙法清洁,配合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消炎。若发展为牙周炎可能出现牙齿松动,需通过龈下刮治术清除牙结石。

2.牙周炎

长期牙龈炎未治疗可能进展为牙周炎,此时牙周袋形成并伴随骨质吸收。典型症状为咀嚼疼痛、牙龈自发性出血,严重时可见脓性分泌物。基础治疗包括超声波洁牙,急性期可口服甲硝唑片联合阿莫西林胶囊控制感染,晚期需进行牙周翻瓣手术。

3.龋齿

深龋或牙髓炎可能引发牙齿阵发性剧痛,咀嚼时易损伤牙龈血管导致出血。冷热刺激会加重症状,可见明显龋洞。需尽快进行树脂充填治疗,若已伤及牙髓则需根管治疗。疼痛剧烈时可临时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但需避免长期依赖止痛药。

4.外伤

牙齿受到撞击或咬硬物可能导致牙体折断、牙龈撕裂出血。轻微损伤可用冰敷减轻肿胀,出血持续需用无菌纱布压迫止血。若牙根折断或松动度超过2毫米,需进行牙弓夹板固定术,必要时拔除无法保留的患牙。

5.血液疾病

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症等全身性疾病可能表现为牙龈自发性渗血,常伴随皮肤瘀斑、鼻出血。需完善血常规和凝血功能检查,确诊后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可能需注射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

日常应选用软毛牙刷避免机械损伤,每半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控制血糖有助于减少牙龈出血风险,吸烟者需戒烟以改善牙周微循环。妊娠期激素变化易诱发牙龈出血,可使用孕妇专用含氟牙膏。若出血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发热、淋巴结肿大,需立即就诊排查血液系统疾病。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