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皮肤性病科 > 皮肤科 > 皮肌炎

皮肌炎可以吃红小豆吗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苏藤良 副主任医师
北海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儿童皮肌炎发烧咳嗽怎么办?

儿童皮肌炎出现发烧咳嗽可通过控制炎症、对症治疗和预防感染等方式处理。

儿童皮肌炎是一种以皮肤和肌肉炎症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烧咳嗽可能与疾病活动期炎症反应有关,也可能因免疫力低下继发呼吸道感染。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片抑制免疫反应,或联合免疫抑制剂如甲氨蝶呤片控制病情。若存在细菌感染证据,可遵医嘱选用阿莫西林颗粒等抗生素。咳嗽症状明显时可短期使用右美沙芬口服溶液镇咳,但需密切监测体温及呼吸状态。急性期应卧床休息,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增强抵抗力,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肌肉损伤。

日常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定期复查肌酶和肺部CT评估病情。

葛伟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什么是皮肌炎缓解期?

皮肌炎缓解期是指皮肌炎患者经治疗后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病情稳定的阶段。

皮肌炎是一种以皮肤和肌肉炎症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缓解期通常表现为肌力恢复、皮疹消退、肌酶水平下降。此时患者可能仍存在轻度乏力或皮肤色素沉着,但无新发皮损或肌无力加重。缓解期持续时间因人而异,部分患者可长期维持,少数可能因感染、药物减量过快等因素复发。该阶段需继续遵医嘱用药,常用药物包括醋酸泼尼松片、甲氨蝶呤片、他克莫司胶囊等免疫抑制剂,同时定期监测肌酶和肌力变化。

缓解期患者应避免日晒、过度劳累,保持适度运动并加强蛋白质摄入,有助于维持病情稳定。

陈腊梅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经期吃红小豆的好处?

经期适量食用红小豆有助于补血养颜、缓解水肿、改善情绪波动。红小豆富含铁元素、维生素B族、膳食纤维及钾元素,对经期女性主要有促进血液循环、调节电解质平衡、稳定神经功能、减轻腹胀、辅助排毒等益处。

1、促进血液循环

红小豆含有丰富的铁元素,每100克约含7毫克铁,可帮助合成血红蛋白,改善经期失血导致的暂时性缺铁状态。其含有的维生素B6能促进铁吸收,协同增强造血功能,缓解面色苍白、乏力等贫血相关症状。建议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食用以提升铁吸收率。

2、调节电解质平衡

红小豆中钾含量显著高于钠,每100克含钾约860毫克,有助于对抗经期激素变化引起的水钠潴留。钾离子通过调节细胞内外渗透压,促进多余水分排出,减轻乳房胀痛、下肢浮肿等不适。烹饪时建议少盐以强化利尿效果。

3、稳定神经功能

红小豆所含的维生素B1、B2和烟酸参与神经递质合成,能调节经期雌激素波动导致的情绪烦躁、失眠等症状。其中泛酸有助于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间接缓解压力反应。可将红小豆与小米同煮成粥,增强镇静安神作用。

4、减轻腹胀

红小豆膳食纤维含量达7-8%,可促进胃肠蠕动,减少经期前列腺素升高引发的肠道痉挛。其低聚糖成分能调节肠道菌群,改善消化不良和便秘问题。建议连皮食用以保留更多纤维,每日摄入量控制在50克以内避免产气过多。

5、辅助排毒

红小豆中的皂苷类物质具有轻度利尿作用,配合其抗氧化成分如花青素,可促进代谢废物排出,减轻经期皮肤暗沉问题。传统医学认为其利水功效有助于化解盆腔充血,但肾功能异常者应控制食用量。

经期食用红小豆可煮粥、煲汤或制成豆沙,避免加糖过多。建议搭配红枣、桂圆等温补食材增强效果,体质虚寒者可加入少量生姜。每日摄入30-50克为宜,慢性胃肠炎或痛风患者需酌情减量。若经期出现严重贫血或水肿,应及时就医排查妇科疾病或内分泌异常。

林丽丽

副主任医师 桂林南溪山医院 妇科

皮肌炎会危及生命吗?

皮肌炎是否危及生命取决于病情严重程度和并发症情况,多数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可控制病情,但合并严重肺部或心脏并发症时可能威胁生命。皮肌炎是一种以皮肤和肌肉炎症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有特征性皮疹、肌无力、吞咽困难、间质性肺病、心脏受累等。

1、特征性皮疹

皮肌炎患者常见眶周紫红色水肿性皮疹、手指关节伸侧鳞屑性红斑等皮肤表现。这类症状通常不会直接危及生命,但可能合并皮肤溃疡感染。需避免日晒,使用温和护肤品,严重时可遵医嘱外用他克莫司软膏或口服羟氯喹控制炎症。

2、肌无力

近端肌群无力是皮肌炎的核心症状,可能影响爬楼梯、抬臂等日常活动。若累及呼吸肌可能导致呼吸衰竭,需监测肺功能。急性期需卧床休息,恢复期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低强度运动,常用药物包括泼尼松、甲氨蝶呤等免疫抑制剂。

3、吞咽困难

约三分之一患者出现吞咽肌受累,可能导致误吸性肺炎。建议进食糊状食物,严重时需鼻饲营养支持。吞咽功能训练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可改善症状,需警惕长期使用激素导致的消化道出血风险。

4、间质性肺病

快速进展型间质性肺病是皮肌炎最危险的并发症,表现为干咳、进行性呼吸困难。高分辨率CT检查可早期发现病变,需联合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必要时需氧疗或机械通气。吸烟患者必须立即戒烟。

5、心脏受累

心肌炎和传导阻滞虽发生率较低,但可能引发恶性心律失常。定期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检查至关重要,β受体阻滞剂和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可用于控制病情,合并心力衰竭时需限制钠盐摄入。

皮肌炎患者应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D,避免生冷食物。急性期每周复诊监测肌酶和炎症指标,稳定期每3个月评估脏器功能。注意预防感染,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合并雷诺现象者需肢体保暖,使用钙通道阻滞剂改善循环。心理疏导同样重要,可加入患者互助组织获取支持。

刘亚铃

主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皮肤科

皮肌炎与间质性肺炎的关系?

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炎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常见的肺部并发症,两者关联性主要体现在免疫异常攻击皮肤肌肉与肺组织。主要关联机制包括自身抗体交叉反应、炎症因子级联反应、血管内皮损伤、遗传易感性及环境诱因。

1、自身抗体交叉反应:

抗合成酶抗体如抗Jo-1抗体可同时攻击肌肉和肺泡上皮细胞,导致肌纤维溶解与肺间质纤维化。这类患者需通过免疫抑制剂控制抗体产生,临床常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

2、炎症因子级联反应:

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等促炎因子在皮肌炎患者体内异常升高,通过血液循环侵袭肺部,引发肺泡壁炎症浸润。生物制剂如托珠单抗可针对性阻断炎症通路。

3、血管内皮损伤:

微血管病变是皮肌炎特征性改变,肺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后引发缺氧性肺血管收缩,长期导致间质重构。血管扩张剂如西地那非可改善肺循环。

4、遗传易感性:

HLA-DRB1*03等基因型患者更易出现多系统受累,这类人群需加强肺部CT监测。早期发现磨玻璃影时可进行肺功能保护性干预。

5、环境诱因:

病毒感染如EB病毒可能激活潜伏的自身免疫反应,吸烟或粉尘暴露会加速肺间质病变进展。患者应严格避免呼吸道刺激因素。

皮肌炎患者需每3-6个月进行高分辨率CT和肺功能检查,日常保持低盐高蛋白饮食以维持呼吸肌力量,推荐八段锦等温和运动改善肺顺应性。冬季注意佩戴口罩预防呼吸道感染,居家使用空气加湿器维持50%-60%湿度。出现活动后气促或指端发绀应立即就诊。

陈云霞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

热门标签

流产 疼痛 红皮病 丝虫病 尺骨骨折 肝纤维化 慢性鼻炎 股动脉损伤 嗜酸性腺瘤 迪格奥尔格综合征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