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最好的方法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朱欣佚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孕妇胆汁酸多高算严重?

孕妇血清总胆汁酸水平超过40微摩尔每升属于严重情况,需立即就医干预。

妊娠期胆汁酸升高主要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相关,该疾病可能导致皮肤瘙痒、黄疸等症状。当胆汁酸水平在10-40微摩尔每升时为轻度升高,多数通过饮食调整和定期监测即可控制。若超过40微摩尔每升则提示胎儿窘迫、早产等风险显著增加,需进行胎心监护、熊去氧胆酸胶囊等药物治疗,必要时提前终止妊娠。

孕妇应保持低脂饮食,避免油炸食品,每日适量饮水促进代谢,并遵医嘱定期复查肝功能与胆汁酸指标。出现皮肤瘙痒或尿色加深等症状时须及时就诊。

咸国哲

山东省立医院 肝胆外科

胆汁反流的慢性咽炎吃什么药?

胆汁反流性咽炎可遵医嘱使用铝碳酸镁片、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莫沙必利片等药物。

铝碳酸镁片能中和胃酸并吸附胆汁酸,减轻咽喉黏膜刺激。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通过抑制胃酸分泌降低反流物腐蚀性。莫沙必利片促进胃肠蠕动,减少胆汁滞留时间。这三种药物需在消化内科医师指导下联合使用,通常需配合抑酸治疗4-8周。部分患者可能伴随咽喉异物感、声嘶等症状,胃镜检查可见咽喉部充血水肿。

日常应避免高脂饮食和睡前进食,睡眠时抬高床头15-20厘米有助于减少夜间反流。

何海贤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喉科

孩子呕吐严重,吐胆汁怎么办??

孩子呕吐严重且吐胆汁可通过禁食观察、补充电解质、调整体位、药物治疗、就医检查等方式处理。可能与胃肠炎、肠梗阻、食物中毒、胃食管反流、胆道疾病等因素有关。

1、禁食观察

呕吐后需暂停进食4-6小时,避免刺激胃肠黏膜加重症状。家长可少量多次喂服温开水或淡盐水,每次5-10毫升,间隔15分钟重复进行。若呕吐持续超过8小时或出现脱水表现如尿量减少、口唇干裂,需立即就医。

2、补充电解质

使用口服补液盐散Ⅲ帮助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每袋冲调250毫升温水,根据年龄调整用量。避免饮用含糖饮料或牛奶,可能加重胃肠负担。家长需记录孩子排尿次数和量,若6小时内无排尿需急诊处理。

3、调整体位

呕吐时保持侧卧位防止误吸,家长需轻拍背部帮助排出呕吐物。喂食后竖抱20-30分钟,使用斜坡床垫抬高头部15-30度。避免剧烈晃动或立即平躺,可能诱发胃食管反流。

4、药物治疗

细菌性胃肠炎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保护胃肠黏膜,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肠道菌群,头孢克肟颗粒控制感染。胆道疾病需用熊去氧胆酸胶囊利胆,但所有药物均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5、就医检查

出现胆汁样呕吐物伴腹痛、发热或意识改变时,需急诊排除肠套叠、阑尾炎等急腹症。医生可能进行腹部超声、血常规等检查,严重脱水需静脉补液。家长需携带呕吐物照片或样本协助诊断。

日常需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冷油腻食物,餐具定期消毒。恢复期给予米汤、苹果泥等低渣饮食,3天后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观察排便性状和呕吐物颜色变化,定期测量体温。若呕吐反复发作或伴随生长发育迟缓,需儿科消化专科随访排查代谢性疾病。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原发性胆汁淤积性肝硬化?

原发性胆汁淤积性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病,可能与自身免疫异常、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有关。

原发性胆汁淤积性肝硬化多见于中年女性,早期可表现为疲劳、皮肤瘙痒等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黄疸、肝脾肿大等表现。该病可能与线粒体抗体阳性、免疫系统攻击小胆管等因素有关,通常伴随碱性磷酸酶升高、γ-谷氨酰转肽酶升高等实验室检查异常。治疗上可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奥贝胆酸片等药物改善胆汁淤积,严重者可考虑肝移植手术。

患者应保持低脂饮食,避免饮酒,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出现皮肤瘙痒时可使用炉甘石洗剂缓解症状。

咸国哲

山东省立医院 肝胆外科

肝癌晚期胆汁穿刺引流有什么用?

肝癌晚期胆汁穿刺引流主要用于缓解胆汁淤积引起的黄疸、皮肤瘙痒等症状。

胆汁穿刺引流是通过在皮肤上穿刺,将导管置入胆管,将淤积的胆汁引流出体外的手术方式。肝癌晚期患者可能出现胆管受压或阻塞,导致胆汁无法正常流入肠道,引发黄疸、皮肤瘙痒、食欲下降等症状。胆汁穿刺引流能够减轻这些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胆汁淤积还可能引起肝功能进一步恶化,引流后有助于减轻肝脏负担。部分患者在引流后消化功能可能有所改善,营养状况得到提升。

日常护理需保持引流管周围皮肤清洁,避免感染,定期复查引流情况。

陈健鹏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肿瘤中心

热门标签

惊厥 拉沙热 脾肿瘤 肾下垂 肩胛骨骨折 角膜老年环 甲状旁腺肿瘤 卵巢恶性肿瘤 疱疹样脓疱病 蚕蚀性角膜溃疡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