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五官科 > 耳鼻喉科

小孩老说鼻子痒,老抠,经常抠出血了还抠,这是什么原因,该怎么办?

| 3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田力 主治医师
山东省滕州市郭庄煤矿卫生所
立即预约
刘进良 住院医师
丽洲医院
立即预约
王晋军 主治医师
柳林县柳林镇卫生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头皮抠下来大块白色薄皮?

头皮抠下来大块白色薄皮可能是头皮糠疹、脂溢性皮炎或银屑病等皮肤疾病的表现。头皮出现异常脱屑可能与马拉色菌感染、皮脂分泌异常、免疫因素、皮肤屏障受损、精神压力等因素有关。建议避免频繁抓挠,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头皮糠疹

头皮糠疹多由马拉色菌过度繁殖引起,表现为灰白色干燥鳞屑,轻轻刮擦即可脱落。日常可使用含吡啶硫酮锌或酮康唑的药用洗剂,减少真菌繁殖。避免使用强碱性洗发产品,洗头水温不宜过高。症状持续加重时需皮肤科就诊排除其他疾病。

2、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常见于皮脂腺分泌旺盛区域,头皮会出现油腻性黄色鳞屑伴轻度红斑。可能与遗传、激素水平或神经功能障碍有关。治疗需遵医嘱使用二硫化硒洗剂或含糖皮质激素的外用溶液,同时补充B族维生素。婴儿患者称为乳痂,通常无须特殊处理。

3、银屑病

银屑病头皮损害表现为银白色云母状鳞屑,刮除后可见薄膜现象和点状出血。属于慢性免疫性疾病,需皮肤科医生通过皮肤镜或病理检查确诊。治疗包括外用卡泊三醇搽剂、他克莫司软膏等,中重度患者可能需要光疗或生物制剂。

4、接触性皮炎

染发剂、烫发药水等化学刺激可能导致头皮过敏反应,出现片状脱屑伴瘙痒。应立即停用致敏产品,用温水清洁后涂抹氧化锌软膏保护皮肤。反复发作需做斑贴试验明确过敏原,日常选择无苯胺配方的护发产品。

5、头癣

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的头癣会出现灰白色鳞屑斑片,可能伴随断发或脓疱。具有传染性,需真菌镜检确诊。治疗需口服特比萘芬或伊曲康唑配合外用抗真菌药物,患者衣物用具应煮沸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保持头皮清洁但避免过度清洗,每周洗发2-3次为宜。选择pH值5.5左右的弱酸性洗发水,洗后及时吹干避免潮湿环境滋生真菌。饮食注意减少高糖高脂摄入,适当补充锌元素和Omega-3脂肪酸。若脱屑区域出现红肿、渗液或脱发,需立即就医进行真菌培养或皮肤活检。夜间瘙痒明显时可戴棉质手套防止无意识抓挠,枕巾应每日更换并用60℃以上热水烫洗。

方毅

主任医师 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 病理科

抠头皮上瘾怎么改?

抠头皮上瘾属于强迫性皮肤剥离症,可通过心理干预、行为替代、药物治疗、压力管理、皮肤护理等方式改善。该行为可能与焦虑情绪、皮肤异常、习惯性动作、心理创伤、神经递质失衡等因素有关。

1、心理干预

认知行为疗法是改善抠头皮行为的核心方法,通过识别触发抠抓的负面思维模式,建立更健康的应对机制。暴露与反应预防疗法可帮助患者逐步适应不实施抠抓行为时的焦虑感。专业心理医生会指导患者记录行为日记,分析行为发生前的情感状态和环境因素。

2、行为替代

当出现抠抓冲动时,可立即进行替代行为如捏压力球、揉搓丝绸布料等触觉替代活动。保持双手忙碌状态,如编织、拼图等精细手工能有效转移注意力。建议在常出现抠抓行为的场景放置视觉提醒物,如手腕佩戴橡皮筋轻弹以中断行为链。

3、药物治疗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舍曲林、氟西汀可调节神经递质水平,减轻伴随的焦虑抑郁情绪。N-乙酰半胱氨酸可能通过调节谷氨酸系统减少强迫行为。使用药物需严格遵医嘱,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不适、头晕等,通常两周后逐渐缓解。

4、压力管理

规律进行正念冥想或深呼吸练习可降低整体焦虑水平,每天15分钟的身体扫描练习能增强对冲动信号的觉察。建立稳定的作息节律,保证7-8小时睡眠有助于情绪调节。瑜伽、太极等温和运动可促进内啡肽分泌,减轻紧张情绪引发的行为冲动。

5、皮肤护理

定期修剪指甲至平滑状态可减少机械性皮肤损伤。使用含神经酰胺的修复型洗发水维护头皮屏障功能。冷敷发痒部位能缓解不适感,避免触发抠抓行为。对已形成的创面需使用医用敷料保护,防止继发感染。

改善抠头皮行为需要建立综合管理方案,建议记录行为发生频率和持续时间以评估干预效果。保持头皮清洁但避免过度清洗,水温控制在37℃以下。饮食中增加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鱼、亚麻籽等食物,有助于皮肤修复。当伴随明显焦虑抑郁症状或皮肤继发感染时,应及时到皮肤科或精神心理科就诊。行为矫正过程中可能出现反复,需保持耐心并持续强化正向行为。

黄国栋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预防保健科

同房老公用手抠我下面一阵一阵的疼怎么办?
同房时伴侣用手刺激导致阴道阵痛需要立即停止刺激行为,可能由黏膜损伤、炎症或肌肉痉挛引起。建议采取以下处理措施: 1.立即处理措施 立即用温水清洗外阴,避免使用肥皂等刺激性产品。可以冷敷会阴部15分钟缓解疼痛和肿胀。检查是否有明显裂伤或出血,如有破损需保持干燥。 2.黏膜损伤处理 如有擦伤可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促进愈合。疼痛明显时可短期使用利多卡因软膏局部麻醉。保持外阴干燥,穿宽松棉质内裤,避免摩擦。 3.炎症预防治疗 使用乳酸菌阴道胶囊调节pH值预防感染。如出现异常分泌物,需就医进行白带检查。疑似感染时可暂时使用聚维酮碘溶液稀释后坐浴。 4.盆底肌放松 疼痛持续可能存在盆底肌痉挛,建议温水坐浴放松肌肉。学习凯格尔运动中的放松技巧,必要时可寻求盆底康复治疗师指导。避免近期再次进行阴道刺激。 5.就医指征 如疼痛超过24小时不缓解、出现发热或异常分泌物需及时妇科就诊。医生可能开具阴道镜检查评估损伤程度,严重者需要抗感染治疗或物理治疗。 建议同房前做好充分前戏和润滑,修剪指甲并保持手部清洁。恢复期间避免性生活,观察排尿是否疼痛。如反复出现性交疼痛,需排查阴道痉挛、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伴侣双方应加强沟通,调整性行为方式。
陈雨

住院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全科

两岁宝宝老说肚子疼怎么办?

两岁宝宝反复腹痛可能由饮食不当、肠道功能紊乱、肠系膜淋巴结炎、肠道寄生虫感染、心理因素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腹部按摩、药物治疗、驱虫治疗、情绪安抚等方式缓解。

1、饮食不当:

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过量进食、食用生冷或高糖食物易引发肠痉挛。建议少量多餐,避免冰淇淋、碳酸饮料等刺激性食物,选择易消化的米粥、面条等主食,适当补充益生菌改善肠道微生态。

2、肠道功能紊乱:

常见于排便异常导致的腹胀腹痛,可能与纤维素摄入不足有关。每日保证适量果蔬摄入,如苹果泥、南瓜粥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配合顺时针腹部按摩促进肠蠕动,每次餐后按摩5-10分钟。

3、肠系膜淋巴结炎:

多继发于呼吸道感染,表现为脐周阵发性疼痛伴低热。需就医进行腹部超声检查确诊,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解痉药物缓解症状,同时注意观察是否伴随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4、肠道寄生虫感染:

蛲虫感染常见于卫生条件欠佳时,夜间肛周瘙痒明显。粪便检查发现虫卵可确诊,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驱虫药物,全家同步治疗,勤换内衣裤并用开水烫洗,注意培养饭前便后洗手习惯。

5、心理因素:

分离焦虑或环境变化可能引发心因性腹痛。表现为疼痛部位不固定且检查无异常,可通过增加亲子互动、转移注意力缓解,避免过度关注腹痛行为,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增强安全感。

日常需记录腹痛发作时间、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避免自行使用止痛药物。保持饮食清淡易消化,推荐胡萝卜小米粥、蒸苹果等食疗方,每日保证适量户外活动促进消化。若腹痛持续超过2小时、出现血便、反复呕吐或精神萎靡,需立即就医排除肠套叠、阑尾炎等急腹症。注意餐具消毒与手部清洁,气候变化时及时增减衣物避免腹部受凉,建立规律的排便习惯有助于预防功能性腹痛。

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儿科

经常抠鼻子流鼻血怎么回事?

经常抠鼻子流鼻血可能由鼻腔黏膜损伤、干燥性鼻炎、过敏性鼻炎、鼻中隔偏曲、血液系统疾病等原因引起。

1、鼻腔黏膜损伤:

频繁抠鼻容易导致鼻腔前部的黎氏区黏膜破损,该区域血管丰富且表浅,轻微损伤即可引发出血。建议改掉挖鼻习惯,出血时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鼻翼压迫止血,配合局部冷敷。

2、干燥性鼻炎:

环境干燥或长期处于空调房会导致鼻腔黏膜脱水脆化,伴随鼻腔灼热感和痂皮形成。可使用生理性海水喷雾保持湿润,室内放置加湿器维持湿度在50%-60%。

3、过敏性鼻炎:

过敏原刺激引发鼻痒和频繁打喷嚏,揉鼻动作增加黏膜机械性损伤风险。常见过敏原有尘螨、花粉等,需进行过敏原检测,必要时使用抗组胺药物控制症状。

4、鼻中隔偏曲:

先天或外伤导致的鼻中隔偏曲会使凸起侧黏膜长期受气流冲击变薄,表现为单侧反复出血。需通过鼻内镜检查确诊,严重者需手术矫正。

5、血液系统疾病:

血小板减少或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可能出现自发性鼻出血,常伴随牙龈出血、皮下瘀斑等症状。需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排查血液病。

日常应注意保持室内适宜湿度,避免用力擤鼻或抠挖鼻腔。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及深绿色蔬菜,有助于增强血管弹性。冬季可佩戴口罩减少冷空气刺激,鼻腔干燥时可用无菌棉签蘸取少量凡士林轻柔涂抹。若每周出血超过3次或单次出血量大于50毫升,需及时就诊耳鼻喉科进行专业评估。

亢晓冬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热门标签

多囊肾 睾丸癌 脊柱裂 距骨骨折 颅底骨折 念珠菌病 社交恐惧症 脊膜脊髓膨出 门静脉海绵样变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