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确实比普通人群更容易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减少或其生理效应不足所致机体代谢降低的一种疾病。
妊娠期间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变化明显,尤其是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雌激素水平的升高,可能对甲状腺功能产生影响。妊娠期甲状腺激素需求量增加,若孕妇本身存在甲状腺功能异常或碘摄入不足,可能无法满足妊娠期甲状腺激素需求增加的情况,从而诱发或加重甲减。妊娠期甲减可能表现为乏力、畏寒、心率减慢、体重增加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影响胎儿神经系统发育。
建议孕妇在妊娠期间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尤其是孕前已存在甲状腺疾病或有甲状腺疾病家族史的孕妇更应重视。日常饮食中可适量增加含碘食物如海带、紫菜等,但需避免过量摄入。
甲状腺功能减退与甲状腺功能亢进是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的两种疾病,主要区别在于激素水平、症状表现及治疗原则。
甲状腺功能减退由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常见症状包括畏寒、乏力、体重增加、记忆力减退和皮肤干燥。甲状腺功能亢进则因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典型症状有怕热、多汗、心悸、体重下降和易怒。两者在病因上也有差异,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与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手术或碘缺乏有关,甲状腺功能亢进常见于格雷夫斯病、甲状腺结节或甲状腺炎。治疗方面,甲状腺功能减退需补充甲状腺激素如左甲状腺素钠片,甲状腺功能亢进则采用抗甲状腺药物如甲巯咪唑或放射性碘治疗。
日常需注意均衡饮食,避免过量摄入含碘食物,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出现症状加重及时就医。
甲减危象可通过紧急就医、激素替代治疗、对症支持等方式治疗。
甲减危象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加重的危急状态,可能与感染、手术创伤、突然停用甲状腺激素药物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低体温、嗜睡、低血压、心动过缓等症状。患者需立即送往医院急诊科或内分泌科救治,医生会根据病情静脉注射左甲状腺素钠注射液,同时给予氢化可的松注射液等糖皮质激素。针对低体温需采取保暖措施,低血压可静脉补液或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呼吸衰竭需机械通气支持。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电解质及甲状腺功能指标。
患者出院后需严格遵医嘱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避免自行调整剂量,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注意预防感染并保持情绪稳定。
中枢性尿崩症通常需要终身服药,但少数患者可能通过病因治疗后可减少或停用药物。中枢性尿崩症是由于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或肾脏对其不敏感导致的,表现为多尿、口渴等症状。
中枢性尿崩症患者多数需要长期使用抗利尿激素替代药物,如醋酸去氨加压素片、鞣酸加压素注射液等,以控制尿量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部分患者因下丘脑或垂体手术、外伤等可逆性病因,在病因消除后可能减少药物剂量或停药。但遗传性或特发性中枢性尿崩症患者通常需终身用药。
患者应定期监测尿量和血钠水平,保持适量饮水,避免脱水或水中毒。
甲状腺功能减退导致的脱发通常持续3-6个月,症状特征包括头发稀疏、干燥易断及发际线后移。
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因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影响毛囊生长周期,导致休止期脱发比例增加。典型表现为头发整体变薄,尤其前额和头顶区域明显,发质粗糙无光泽,可能伴随眉毛外1/3脱落。部分患者指甲变脆、皮肤干燥等代谢减缓症状会同步出现。脱发程度与甲减病情控制相关,规范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等替代治疗后,随着激素水平恢复,毛囊可逐步进入生长期,但毛发再生需要一定周期。
日常需保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富含锌、铁、硒的食物如牡蛎、菠菜,避免过度烫染头发。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