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呼吸科 > 感冒

12岁儿童体温忽高忽低 36.4到37.3

3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刘长生 主任医师
浙医二院
立即预约
小禾科普 主任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立即预约
武恩翠 主任技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宝宝37.3℃怎么办?

宝宝体温37.3℃属于正常体温波动范围,通常无须特殊处理。体温轻微升高可能与环境温度偏高、活动后产热增加、穿衣过多、测量误差、疫苗接种后反应等因素有关。

1、环境温度偏高

若室内温度过高或包裹过厚,可能导致宝宝体温暂时性升高。建议保持室温在24-26℃,穿着透气棉质衣物,避免阳光直射。监测体温时可先让宝宝在凉爽环境中休息15分钟后再测量。

2、活动后产热增加

哭闹、哺乳或肢体活动后可能出现短暂体温上升。这种情况体温多在30分钟内自行恢复正常,家长可安抚宝宝保持安静状态,避免剧烈活动后立即测量体温。

3、穿衣过多

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过度保暖反而会导致体温升高。可通过触摸宝宝颈背部判断冷热,以温热无汗为宜。适当减少衣物后,体温通常可逐渐回落至正常范围。

4、测量误差

肛温、耳温等不同测量方式存在0.3-0.5℃差异,电子体温计需定期校准。建议采用同一测量工具多次复核,测量前确保宝宝未进食或哭闹,避免在刚洗澡后检测体温。

5、疫苗接种后反应

部分疫苗如百白破接种后24小时内可能出现低热反应。这种体温升高多不超过38℃,可增加母乳喂养频次促进代谢,观察是否有嗜睡、拒食等异常表现。

建议家长每日固定时间监测宝宝体温,选择腋下或耳温测量并记录变化趋势。保持居室通风,母乳喂养宝宝可适当增加喂养次数补充水分。若体温持续超过37.5℃或伴随精神萎靡、皮疹、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感染性疾病。正常情况下,宝宝基础体温较成人略高,睡眠时体温较低,午后至傍晚可能出现生理性波动,家长无须过度焦虑。

谢江强

副主任医师 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

血压为什么忽高忽低?

血压忽高忽低可能与情绪波动、药物影响、体位变化、饮食因素、疾病因素等有关。血压波动较大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针对性干预。

1、情绪波动

紧张、焦虑或愤怒等情绪变化会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引起血管收缩和心率加快。这种生理反应会使血压短时间内显著升高,情绪平复后血压可逐渐回落。长期情绪管理不善可能发展为慢性高血压。

2、药物影响

降压药物服用时间不规律、擅自调整剂量或联合用药不当均可导致血压控制不稳定。部分药物如糖皮质激素、非甾体抗炎药等也可能干扰血压调节。建议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漏服或自行更换药物。

3、体位变化

从卧位快速起身时,血液因重力作用向下肢积聚,可能导致一过性血压下降。部分人群自主神经调节功能较差,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表现为站立时头晕目眩伴血压骤降,平卧后缓解。

4、饮食因素

高盐饮食可引起水钠潴留,增加血容量导致血压上升;酒精摄入会先扩张血管后收缩血管,造成血压波动;咖啡因短期内升高血压。保持低盐饮食、限制酒精和咖啡因摄入有助于稳定血压。

5、疾病因素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等内分泌疾病会导致激素分泌异常,引发阵发性高血压。肾功能不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心血管疾病也会影响血压稳定性。这类情况需通过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确诊。

日常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每日定时测量血压并记录;饮食上控制钠盐摄入,增加富含钾镁的蔬菜水果;避免剧烈运动和突然体位改变。若血压持续异常波动或伴随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须立即就医排查继发性高血压。长期血压控制不佳可能损害心、脑、肾等靶器官,增加心脑血管事件风险。

王青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小孩发烧37.3正常吗?

小孩体温37.3摄氏度属于正常体温范围。正常体温通常在36.5至37.5摄氏度之间波动,体温测量结果可能受到测量时间、测量部位、测量方法等因素影响。

体温测量通常建议在安静状态下进行,避免在剧烈运动、进食或情绪激动后立即测量。不同测量部位可能存在差异,腋下温度通常比口腔温度低0.3至0.5摄氏度,耳温与肛温接近但可能略有不同。测量时应注意环境温度适宜,避免过度包裹衣物导致测量结果偏高。

部分情况下可能出现体温暂时性升高,如剧烈运动后、长时间哭闹、环境温度过高或穿着过多衣物。某些疫苗接种后也可能出现短暂低热反应。这些情况通常无需特殊处理,适当休息后体温可自行恢复正常。

建议家长定期监测孩子体温变化,观察是否伴随其他异常表现。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穿着适当衣物,补充足够水分。如体温持续升高或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下降、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平时应注意培养良好卫生习惯,保证充足睡眠,均衡饮食营养,增强身体抵抗力。

谢江强

副主任医师 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

血压为何忽高忽低?

血压忽高忽低可能由情绪波动、体位性低血压、药物影响、内分泌紊乱、心血管疾病等原因引起。血压波动较大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

1、情绪波动

紧张、焦虑或愤怒等情绪变化会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引起血管收缩和心率加快。这种生理反应会使血压短时间内显著升高,情绪平复后血压可能回落。长期处于高压情绪状态可能发展为慢性高血压。

2、体位性低血压

从卧位或坐位突然站立时,由于重力作用血液积聚在下肢,回心血量减少可能导致血压骤降。部分人群自主神经调节功能较差,会出现头晕、眼前发黑等低血压症状,随后机体通过代偿机制可能使血压反弹性升高。

3、药物影响

降压药物使用不当是常见诱因。漏服药物可能导致血压反弹,过量服用则会引起低血压。部分药物如糖皮质激素、非甾体抗炎药等也会干扰血压调节。建议定期监测血压并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

4、内分泌紊乱

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内分泌疾病会导致儿茶酚胺或醛固酮异常分泌。这些激素可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和肾脏,引起阵发性血压剧烈波动,通常伴随头痛、出汗等症状。

5、心血管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器质性疾病会破坏血压调节机制。血管弹性下降导致收缩压升高而舒张压降低,脉压差增大。心力衰竭患者由于心脏泵血功能减退,血压可能出现较大幅度波动。

日常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饮食上控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适当补充含钾丰富的香蕉、菠菜等食物。建议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戒烟限酒,避免摄入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使用家用血压计定时监测,测量前静坐5分钟,记录早晚血压值供医生参考。冬季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导致血管收缩。若出现持续头晕、视物模糊等不适,应立即就医排查继发性高血压可能。

李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婴儿37.3℃算发烧吗?

婴儿体温37.3℃属于正常体温波动范围,通常不算发烧。婴儿正常腋温为36-37.3℃,肛温为36.5-37.5℃,耳温为36.5-37.5℃。体温受测量时间、环境温度、穿衣厚度、活动状态等因素影响。

婴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体温易受外界环境影响。测量体温时需保持环境温度适宜,避免刚进食、哭闹或包裹过厚时测量。若采用腋温测量,需确保体温计紧贴皮肤并持续5分钟以上。耳温枪测量需对准鼓膜方向,避免耳垢干扰。肛温测量最准确,但操作需谨慎防止损伤。

当婴儿体温超过37.5℃时需警惕发热可能。若伴随精神萎靡、拒食、呕吐、皮疹或其他异常表现,即使体温未达37.5℃也建议就医。早产儿、3个月以下婴儿出现体温异常需立即就诊。反复低热超过24小时或体温波动较大时,应排查感染、脱水、代谢异常等病理因素。

家长应每日固定时间测量婴儿体温并记录变化趋势。保持室内通风,穿着透气棉质衣物,适当补充水分。避免使用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温方式,禁止自行使用退热药物。体温监测需结合婴儿整体状态判断,出现异常及时咨询儿科定期进行儿童保健体检,完善疫苗接种有助于预防感染性发热。

谢江强

副主任医师 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

热门标签

白内障 巴雷特食管 高尿酸血症 脊髓空洞症 疲劳性骨折 反流性食管炎 呼吸性碱中毒 全身性硬皮病 急性横贯性脊髓炎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