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五官科 > 口腔科

前天去拔牙了 是去正规医院拔的 但是我还是很害怕被传染什么疾病 尤其像什么HIV 乙肝 什么的 现在很惶恐 很痛苦 不知道怎么办 过几天还要再拔 好不安 我担心她们的消毒不到位 我担心那个护士给我塞的棉球不卫生。。。总之很担心。

| 4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刘磊 副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立即预约
蒙岭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夏长军 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立即预约
兰军良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后尿道狭窄手术后多久拔尿管?

后尿道狭窄手术后一般需留置导尿管14至28天,具体拔管时间与手术方式、创面愈合情况、术后并发症风险、患者个体差异及医生评估结果密切相关。

1、手术方式:

开放性尿道成形术因创伤较大,通常需保留导尿管3至4周保证尿道黏膜充分修复;而微创尿道内切开术可能缩短至2周左右。不同术式对尿道支撑结构和局部血供的影响程度直接决定组织修复周期。

2、创面愈合:

术后需通过膀胱造影或尿道镜检查确认尿道黏膜完全上皮化,无造影剂外渗方可拔管。合并糖尿病或营养不良患者愈合速度可能延缓,需适当延长留置时间。

3、并发症风险:

出现术后感染、血尿或尿外渗等情况时,需延长导尿管留置时间直至炎症控制。过早拔管可能导致尿道再次狭窄,二次手术率增加35%以上。

4、个体差异:

年轻患者组织再生能力较强,可比老年患者提前3至5天拔管;吸烟者血管收缩易致局部缺血,通常需延长留置期并配合戒烟指导。

5、医生评估:

拔管前需进行尿流率测定和残余尿检测,尿流峰值>15ml/s且残余尿<50ml为安全指标。部分患者需分阶段拔管,先更换较细导管观察1周再完全移除。

术后应保持每日饮水2000ml以上稀释尿液,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减少尿道刺激。可进行盆底肌训练促进排尿功能恢复,但需避免骑自行车等会阴部受压运动。出院后需定期复查尿动力学检查,术后3个月内每4周随访一次,发现尿线变细或排尿困难需立即返院处理。注意观察尿液颜色变化,出现持续血尿或发热应及时就医。

刘磊

副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肛肠科

感染幽门螺杆菌好害怕怎么办?

幽门螺杆菌感染可通过药物治疗、饮食调整、生活习惯改善、定期复查、心理疏导等方式干预。幽门螺杆菌感染通常由共餐传播、卫生条件差、免疫力低下、胃黏膜损伤、家族遗传等因素引起。

1、药物治疗:

根除幽门螺杆菌需采用四联疗法,常用药物包括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铋剂如枸橼酸铋钾。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避免自行停药导致耐药性。

2、饮食调整:

避免辛辣刺激、高盐腌制食物,减少胃黏膜刺激。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果蔬如猕猴桃、西兰花,有助于增强胃部防御能力。饮食需定时定量,采用分餐制防止交叉感染。

3、生活习惯改善:

严格实行分餐制并使用公筷,餐具定期煮沸消毒。戒烟限酒避免加重胃黏膜损伤,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提升免疫力。注意口腔卫生,餐后及时漱口减少细菌定植。

4、定期复查:

治疗结束后需间隔4周进行碳13/14呼气试验复查,确认细菌是否根除。伴有胃溃疡等并发症者应遵医嘱进行胃镜随访。家庭成员建议同步检测,防止重复感染。

5、心理疏导:

幽门螺杆菌感染经规范治疗根除率可达90%,过度焦虑反而不利康复。可通过正念冥想缓解紧张情绪,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支持。保持积极心态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

日常可适量食用猴头菇、山药等具有胃黏膜保护作用的食材,避免空腹饮用浓茶咖啡。建议每周进行3-5次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每次30分钟以增强体质。注意观察大便颜色及胃部症状变化,出现呕血、黑便等报警症状需立即就医。家庭成员应共同进行幽门螺杆菌筛查,从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持居室通风干燥,定期更换牙刷等个人用品,建立长期健康管理意识。

刘亚铃

主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皮肤科

蒙脱石散不拉肚子了还要吃吗?

蒙脱石散在腹泻停止后通常无需继续服用。是否需要继续用药主要取决于腹泻原因、症状缓解程度以及是否伴随其他症状。

1、症状缓解:

蒙脱石散主要用于吸附肠道内的病原体和毒素,缓解腹泻症状。若腹泻完全停止且无其他不适,通常表明肠道功能已恢复,此时继续用药可能造成便秘等副作用。

2、病因差异:

病毒性腹泻多为自限性疾病,症状消失后可停药;细菌性腹泻需配合抗生素完成疗程。若腹泻由肠易激综合征等慢性病引起,需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

3、药物特性:

蒙脱石散作为物理吸附剂,不会进入血液循环,停药后无戒断反应。但长期使用可能影响营养吸收,特别是对婴幼儿和老年人需谨慎。

4、伴随症状:

若停止腹泻后仍存在腹痛、发热或血便,提示可能存在未控制的感染或炎症性肠病,需及时就医而非自行续药。

5、特殊人群:

孕妇、哺乳期妇女及肝肾功能不全者,应在医生指导下短期用药。儿童使用超过3天无效需重新评估诊断。

腹泻缓解后建议逐步恢复饮食,从清淡易消化的米粥、面条开始,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可适量补充含钾丰富的香蕉、土豆预防电解质紊乱。注意观察排便性状变化,若出现再次腹泻或脱水症状应及时复诊。日常注意手卫生和食物清洁,肠道恢复期暂缓摄入乳制品和高纤维食物。

郑志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胸外科

害怕睡不着就越睡不着怎么办?

害怕睡不着导致失眠加重可通过认知行为调整、放松训练、环境优化、作息规律、必要时药物辅助等方式改善。这种情况通常由焦虑情绪放大、过度关注睡眠、错误睡眠观念、生理性亢奋、环境干扰等因素引起。

1、认知行为调整:

纠正对睡眠的过度关注和灾难化思维是关键。失眠认知行为疗法建议建立"卧床时间=睡眠时间"的条件反射,避免在床上做与睡眠无关的事。当出现"睡不着会猝死"等夸大想法时,可用事实反驳,如"偶尔失眠不会影响健康"。

2、放松训练:

渐进式肌肉放松能缓解躯体紧张,具体可依次收紧再放松脚趾到面部的肌肉群。腹式呼吸训练通过慢而深的呼吸激活副交感神经,吸气4秒、屏息2秒、呼气6秒的节奏效果显著。这些方法需每天练习形成条件反射。

3、环境优化:

卧室温度保持在18-22摄氏度最利于入睡,使用遮光度90%以上的窗帘消除光污染。选择支撑性适中的乳胶枕,床垫硬度以侧卧时脊柱呈直线为宜。白噪音设备可掩盖环境突发声响,但需注意音量不超过30分贝。

4、作息规律:

固定起床时间比入睡时间更重要,即使失眠也应准时起床。白天避免补觉超过30分钟,傍晚后不饮用含咖啡因饮品。睡前1小时进行阅读等低刺激活动,建立刷牙-更衣-调光等顺序固定的入睡仪式。

5、药物辅助:

短期可使用具有镇静作用的药物如右佐匹克隆、唑吡坦等,但需严格遵医嘱控制用药周期。中成药如乌灵胶囊、甜梦胶囊对轻症效果较好。所有药物均存在耐受性和依赖性风险,不建议自行服用。

建议晚餐选择小米粥、香蕉等富含色氨酸的食物,睡前2小时避免高脂饮食。白天进行30分钟以上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但睡前3小时应结束锻炼。可尝试薰衣草精油香薰或足浴等辅助手段,保持卧室湿度在50%-60%。若自我调节无效持续2周以上,或伴随心慌、头痛等症状,需到睡眠专科排除焦虑障碍等器质性疾病。

张伟

主任医师 上饶市人民医院 全科

做噩梦醒来记得很清楚很害怕?

做噩梦后清晰记忆并感到恐惧通常与睡眠质量、心理压力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睡眠环境、情绪管理等方式缓解。主要原因包括睡眠周期紊乱、焦虑情绪积累、睡前刺激过度、躯体疾病影响以及药物副作用。

1、睡眠周期紊乱:

快速眼动睡眠期是梦境高发阶段,若在此阶段频繁觉醒会导致梦境记忆深刻。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稳定睡眠周期结构,避免在快速眼动期被打断。建议固定就寝时间,卧室温度控制在18-22摄氏度。

2、焦虑情绪积累:

长期压力会激活大脑杏仁核,使梦境内容更具威胁性。日常可通过正念呼吸练习降低警觉水平,每天进行10-15分钟腹式呼吸训练。持续两周以上能显著减少噩梦发生频率。

3、睡前刺激过度:

夜间接触恐怖影视或激烈游戏会增强大脑视觉皮层的兴奋性。睡前一小时应避免使用电子设备,改为阅读轻松书籍或听舒缓音乐。蓝光过滤眼镜可减少23%的噩梦发生率。

4、躯体疾病影响: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因夜间缺氧更易出现噩梦,伴随日间嗜睡、晨起头痛等症状。甲状腺功能亢进也会通过代谢紊乱影响睡眠质量,需进行多导睡眠监测明确诊断。

5、药物副作用:

部分抗抑郁药、β受体阻滞剂可能干扰神经递质平衡。记录用药与噩梦发生的时序关系,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方案。褪黑素补充剂对倒时差引发的梦境异常效果较好。

保持卧室黑暗安静,选择支撑性好的枕头改善睡眠姿势。晚餐避免高脂辛辣食物,适量补充富含色氨酸的小米、香蕉等食材。白天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但睡前3小时应结束锻炼。持续两周未见改善或伴随心悸、出汗等症状时,需到睡眠专科进行详细评估。

张伟

主任医师 上饶市人民医院 全科

热门标签

内痔 脱发 火激红斑 网膜囊肿 急性肝衰竭 里尔黑变病 结节性筋膜炎 脊膜脊髓膨出 甲亢性皮肤病 肠系膜淋巴结结核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