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其他科室 > 公共卫生与预防科

再障可以接种新冠疫苗吗?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杨博 主任医师
鸡西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新生儿疫苗接种时间?

新生儿疫苗接种时间需根据国家免疫规划要求,按时接种乙肝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等,确保免疫效果。

1、乙肝疫苗: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一剂乙肝疫苗,满1个月时接种第二剂,满6个月时接种第三剂。乙肝疫苗能有效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降低新生儿感染风险。

2、卡介苗: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卡介苗。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病的重要疫苗,接种后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降低结核病发病率。

3、脊髓灰质炎疫苗:新生儿出生后2个月时接种第一剂脊髓灰质炎疫苗,3个月时接种第二剂,4个月时接种第三剂。脊髓灰质炎疫苗能有效预防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保护儿童健康。

4、百白破疫苗:新生儿出生后3个月时接种第一剂百白破疫苗,4个月时接种第二剂,5个月时接种第三剂。百白破疫苗能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三种疾病,保障儿童健康成长。

5、麻疹疫苗:新生儿出生后8个月时接种麻疹疫苗。麻疹疫苗能有效预防麻疹病毒感染,降低麻疹发病率,减少并发症发生。

新生儿疫苗接种后需注意观察接种部位是否出现红肿、硬结等反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接种部位清洁干燥。母乳喂养的婴儿,母亲应保持饮食均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接种后若出现发热、食欲不振等轻微反应,可通过多喝水、适当休息缓解,若症状持续或加重,需及时就医。

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儿科

宝宝有必要接种二类疫苗吗?

宝宝接种二类疫苗是增强免疫力的重要方式,虽然二类疫苗为自愿接种,但对预防特定疾病具有显著效果。二类疫苗包括水痘疫苗、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能够有效降低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接种二类疫苗不仅能保护宝宝免受特定病原体的侵害,还能减少家庭和社会的疾病负担。对于有特殊健康状况或生活环境的宝宝,接种二类疫苗尤为重要。家长应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和合理选择接种计划。

1、水痘疫苗:水痘疫苗可预防水痘及其并发症,水痘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疾病,常见于儿童。接种水痘疫苗后,宝宝感染水痘的风险大幅降低,即使感染,症状也会较轻。水痘疫苗通常在宝宝满1岁后接种,建议在12-15个月和4-6岁分别接种两剂。

2、流感疫苗:流感疫苗能有效预防季节性流感,流感病毒变异快,每年流行的毒株不同。接种流感疫苗后,宝宝感染流感的风险降低,即使感染,症状也会减轻。流感疫苗建议每年秋季接种,6个月以上的宝宝均可接种。

3、肺炎疫苗:肺炎疫苗可预防肺炎链球菌引起的肺炎、中耳炎等疾病,肺炎链球菌是儿童常见的致病菌。接种肺炎疫苗后,宝宝感染肺炎链球菌的风险降低,相关疾病的发病率也会下降。肺炎疫苗通常在宝宝2个月、4个月、6个月和12-15个月分别接种四剂。

4、轮状病毒疫苗:轮状病毒疫苗可预防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轮状病毒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接种轮状病毒疫苗后,宝宝感染轮状病毒的风险降低,腹泻症状也会减轻。轮状病毒疫苗通常在宝宝2个月、4个月和6个月分别接种三剂。

5、手足口病疫苗:手足口病疫苗可预防手足口病及其并发症,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接种手足口病疫苗后,宝宝感染手足口病的风险降低,症状也会减轻。手足口病疫苗建议在宝宝6个月至5岁之间接种,具体接种时间可咨询

宝宝接种二类疫苗后,家长应注意观察宝宝的反应,如出现发热、局部红肿等轻微不适,通常无需特殊处理。饮食上,保持均衡营养,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橙子、草莓等,有助于增强免疫力。运动方面,适当增加户外活动时间,促进宝宝的身体发育。护理上,注意宝宝的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接触病原体。如果宝宝出现持续高热、严重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赵平

主任医师 单县中心医院 全科

氨溴索与溴己新区别?

氨溴索与溴己新是两种常用的祛痰药物,氨溴索通过增加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改善痰液黏稠度,溴己新则通过分解痰液中的黏多糖降低痰液黏性。氨溴索适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溴己新多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等。

1、作用机制:氨溴索通过刺激支气管腺体分泌,增加呼吸道液体量,促进痰液稀释和排出;溴己新通过分解痰液中的黏多糖,降低痰液黏性,使其更容易咳出。两者均能改善呼吸道症状,但作用途径不同。

2、适应症:氨溴索适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尤其对痰液黏稠难以咳出的患者效果显著;溴己新主要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肺纤维化等慢性呼吸道疾病,对长期痰液积聚的患者更为适用。

3、药物剂型:氨溴索常见剂型包括片剂、口服液和注射液,常用剂量为30mg片剂每日三次,口服液每次10ml,注射液每次15mg;溴己新多为片剂和口服液,常用剂量为8mg片剂每日三次,口服液每次10ml。

4、副作用:氨溴索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腹泻等,少数患者可能出现皮疹或过敏反应;溴己新副作用较轻,偶见胃肠道反应,如食欲不振、胃部不适,长期使用需监测肝功能。

5、注意事项:氨溴索禁用于对药物成分过敏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溴己新对肝功能不全者需谨慎使用,长期用药需定期检查肝功能,避免与其他可能影响肝功能的药物联用。

氨溴索与溴己新在祛痰治疗中各有优势,氨溴索更适合急性呼吸道感染引起的痰液黏稠,溴己新则对慢性呼吸道疾病更为适用。在使用过程中,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药物适应症选择合适的药物,同时注意药物副作用和禁忌症,确保用药安全。饮食上可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如橙子、菠菜,增强免疫力;运动方面建议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改善肺功能;护理上需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避免刺激性气体吸入,定期监测病情变化。

方毅

主任医师 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 病理科

再障性贫血能根治吗?

再障性贫血可通过骨髓移植、免疫抑制剂治疗、支持治疗等方式改善,但根治可能性较低。再障性贫血可能由遗传因素、化学物质暴露、病毒感染、药物副作用、自身免疫疾病等原因引起。

1、骨髓移植:骨髓移植是目前最可能根治再障性贫血的治疗方法,尤其是对于年轻患者且找到合适供体的情况。移植后,患者需要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以防止排斥反应。

2、免疫抑制: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等,常用于抑制免疫系统对骨髓的攻击,促进造血功能恢复。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肝肾功能和感染风险。

3、支持治疗:支持治疗包括输血和血小板输注,用于缓解贫血和出血症状。长期输血可能导致铁过载,需使用铁螯合剂如去铁胺进行管理。

4、药物治疗:雄激素如司坦唑醇、达那唑等,可刺激骨髓造血,适用于部分患者。使用过程中需注意肝功能异常等副作用。

5、基因治疗:基因治疗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通过修复或替换缺陷基因来恢复造血功能。目前该技术仍在临床试验阶段,尚未广泛应用。

再障性贫血患者应保持均衡饮食,摄入富含铁、维生素B12和叶酸的食物,如瘦肉、绿叶蔬菜和豆类。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但需避免剧烈运动以防出血。定期复查血常规和骨髓象,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

尹慧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内科

2个月婴儿胃食管反流能接种疫苗吗?

2个月婴儿胃食管反流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通常由食管下括约肌发育不全、胃排空延迟等原因引起。

1、喂养方式:调整喂养姿势,采用半直立位喂养,减少胃内容物反流。喂奶后轻拍婴儿背部,帮助排出胃内空气。避免过度喂养,少量多餐,减少胃内压力。

2、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酸药物如奥美拉唑混悬液0.5mg/kg/天、雷尼替丁口服溶液2mg/kg/天、多潘立酮混悬液0.2mg/kg/天,减少胃酸分泌,缓解反流症状。

3、食管下括约肌发育不全:婴儿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尚未完全发育,容易导致胃内容物反流。随着婴儿成长,括约肌功能逐渐完善,反流症状会自然缓解。

4、胃排空延迟:部分婴儿胃排空时间较长,食物滞留胃内时间增加,易引发反流。可通过调整喂养频率和量,减少胃内压力,促进胃排空。

5、疫苗接种:胃食管反流症状较轻且无其他严重疾病的婴儿,可以按计划接种疫苗。若症状较重或伴有其他健康问题,建议咨询评估是否推迟接种。

婴儿胃食管反流期间,家长需注意观察婴儿的饮食情况,避免过度喂养,选择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婴儿体位舒适,喂奶后适当拍嗝。日常护理中,注意婴儿的体重增长和发育情况,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陈云霞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

热门标签

怀孕 发烧 惊厥 肺不张 共济失调 骨软骨瘤 砷化物中毒 肛门直肠脓肿 腹腔动脉压迫综合征 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