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神经内科

中度昏迷是浅昏迷吗?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臧金萍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浅昏迷最有价值的体征?

浅昏迷最有价值的体征包括瞳孔对光反射消失、疼痛刺激反应减弱或消失、自主呼吸存在但节律异常、角膜反射减弱或消失、肌张力降低。这些体征有助于医生评估患者的意识障碍程度和脑功能状态。

1、瞳孔对光反射消失

浅昏迷患者常出现瞳孔对光反射迟钝或完全消失,提示中脑或脑干功能受损。该体征可通过手电筒照射瞳孔观察收缩反应,双侧瞳孔散大且无反应时需警惕脑疝风险。临床需与动眼神经麻痹、药物中毒等情况鉴别,动态监测瞳孔变化对判断病情进展有重要意义。

2、疼痛刺激反应减弱

对眶上神经压迫、胸骨按压等强烈疼痛刺激仅出现肢体回缩或呻吟等原始反应,缺乏定位动作。这种反应程度介于嗜睡与深昏迷之间,反映大脑皮层广泛抑制而脑干功能部分保留。需注意与癔症性昏睡鉴别,后者刺激后可有戏剧性躲避行为。

3、自主呼吸异常

患者保留自主呼吸但可能出现潮式呼吸、长吸式呼吸等异常模式,表明延髓呼吸中枢尚未完全受损。呼吸频率和节律的改变可反映脑干受压程度,突然出现呼吸暂停提示病情恶化。需密切监测血氧饱和度,必要时给予呼吸支持。

4、角膜反射减弱

用棉絮轻触角膜时眼睑闭合反应迟钝,反映三叉神经传入通路与面神经传出通路的功能状态。该反射消失常提示脑桥水平损伤,需结合其他脑干反射综合评估。检查时应注意避免损伤角膜,手法需轻柔准确。

5、肌张力降低

四肢肌肉呈弛缓状态,被动活动时阻力减低,与深昏迷时的肌张力完全丧失有所区别。这种体征反映锥体外系功能抑制,可能伴随腱反射减弱。需定期评估肌张力变化,突然增高可能提示颅内压升高或脑疝形成。

发现浅昏迷体征时应立即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监测生命体征,记录神经系统检查结果。避免随意搬动患者颈部,防止呕吐物误吸。及时进行头颅CT等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因,针对脑出血、脑梗死、代谢性脑病等不同病因采取相应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预防压疮和关节挛缩等并发症,必要时转入重症监护病房持续观察。

于秀梅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中医院 普通内科

深昏迷与浅昏迷的区别?

深昏迷与浅昏迷的主要区别在于意识丧失程度、反射活动及生命体征稳定性。昏迷是严重的意识障碍,按程度可分为浅昏迷和深昏迷,两者在对外界刺激反应、生理反射保留情况、生命体征维持能力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1、意识障碍程度

浅昏迷患者对强烈疼痛刺激可出现痛苦表情或肢体退缩等防御反应,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等基本生理反射仍可存在。深昏迷患者对所有外界刺激均无反应,包括疼痛刺激无法引发任何防御动作,眼球固定不动,生理反射完全消失。

2、反射活动差异

浅昏迷患者腱反射可能亢进,腹壁反射和提睾反射减弱但未完全消失,可能出现病理反射。深昏迷患者所有深浅反射均消失,包括角膜反射、吞咽反射等维持生命的基本反射,肌肉松弛呈弛缓状态。

3、生命体征变化

浅昏迷患者呼吸、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相对稳定,可能出现呼吸频率改变或血压波动。深昏迷患者生命中枢受累明显,常见呼吸节律紊乱如潮式呼吸,血压需依赖升压药物维持,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导致体温过高或过低。

4、预后判断依据

浅昏迷多由脑震荡、代谢性脑病等可逆因素引起,及时治疗预后较好。深昏迷常见于严重脑挫裂伤、脑干出血等器质性损伤,多数伴随格拉斯哥昏迷评分3-5分,提示脑功能严重受损,病死率和致残率显著增高。

5、临床处理原则

浅昏迷需立即查明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如控制血糖、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深昏迷属于急危重症,需气管插管维持通气,颅内压监测,必要时行去骨瓣减压术等抢救措施,同时进行多模态脑功能评估。

昏迷患者的护理需特别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翻身预防压疮,维持肢体功能位防止关节挛缩。营养支持建议采用鼻饲或肠外营养,保证每日热量摄入。康复期可进行肢体被动活动、音乐刺激等促醒治疗,家属应配合医护人员进行语言呼唤等感官刺激。任何昏迷患者均需在重症监护病房进行持续生命体征监测,动态评估意识状态变化。

李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大面积脑梗浅昏迷放弃治疗可以吗?

大面积脑梗浅昏迷是否放弃治疗需结合患者病情、预后评估及家属意愿综合判断。临床决策需考虑脑损伤程度、并发症风险、生存质量预期等因素。

1、病情评估:

大面积脑梗死指脑动脉主干闭塞导致超过两个脑叶的缺血性坏死,浅昏迷患者可能保留部分脑干反射。需通过头颅CT或MRI评估梗死范围,若累及双侧大脑半球或脑干,预后极差。

2、预后指标:

临床常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估意识状态,评分≤8分持续72小时提示不良预后。瞳孔对光反射消失、自主呼吸障碍、去大脑强直等体征提示脑干功能衰竭。

3、医疗干预:

急性期可考虑机械通气维持生命体征,但大面积脑水肿可能需去骨瓣减压术。长期昏迷患者易并发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压疮等,需持续重症监护。

4、伦理考量:

根据医学伦理原则,当治疗仅能延长痛苦而无改善希望时,可考虑转为姑息治疗。需与家属充分沟通预期生存期、功能恢复可能性及医疗负担。

5、法律程序:

放弃治疗需由直系亲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我国法律规定不得主动实施安乐死,但允许终止无意义的生命支持治疗。

对于大面积脑梗浅昏迷患者,建议在神经重症监护病房持续监测生命体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定期翻身预防压疮。可尝试听觉刺激如亲属呼唤,但需避免过度医疗干预。营养支持建议采用鼻饲肠内营养制剂,保持每日1500-2000千卡热量摄入。家属需做好长期照护准备,同时关注自身心理状态,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终末期决策应尊重患者生前意愿,结合家庭经济状况及医疗资源可及性审慎选择。

朱振国

副主任医师 鹤岗市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脑梗死浅昏迷的症状有哪些?
脑梗死患者出现浅昏迷状态时,通常会表现为意识障碍、肢体瘫痪和语言障碍等症状。患者的意识障碍表现为对外界刺激反应减弱,可能无法被呼唤醒来或不能正确回答问题;肢体瘫痪可能包括偏瘫或四肢瘫痪,表现为一侧或双侧肢体无力和活动受限;语言障碍表现为说话含糊不清、失语或无法言语。遇到这种情况应及时就医,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王俊宏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一直浅昏迷会不会有后遗症?
如果是出现颅脑损伤,一直处于浅昏迷的状态,多考虑是会有后遗症的情况。有的在手术后会丧失行动能力,有的记忆力会下降,有的甚至产生瘫痪和失语等情况。此时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对症治疗的。如果不放心的话,还是去正规医院检查一下,跟家里人说一下。
朱欣佚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通内科

热门标签

口臭 蓝痣 氟骨症 肾损伤 后肾腺瘤 气性坏疽 溶血性贫血 Mirizzi综合征 变应性血管炎 甲亢性皮肤病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