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佝偻病主要与维生素D缺乏有关。维生素D缺乏会影响钙磷代谢,导致骨骼发育异常,表现为方颅、鸡胸、X型腿或O型腿等典型症状。
1、维生素D缺乏:
维生素D是促进钙吸收的关键营养素。当体内维生素D不足时,肠道对钙的吸收率显著下降,血钙水平降低会刺激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导致骨骼中的钙被动员入血,长期可造成骨骼矿化障碍。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较低,未补充的母乳喂养儿更易缺乏。
2、日照不足:
皮肤通过紫外线照射可合成维生素D3。现代儿童户外活动减少、防晒措施过度、雾霾天气等因素均会影响内源性维生素D生成。建议婴幼儿每日接受10-15分钟日光照射,但需避开强光时段。
3、摄入不足:
天然食物中维生素D含量有限,主要存在于海鱼、蛋黄、动物肝脏等。辅食添加不及时或挑食偏食的儿童易出现摄入不足。我国建议出生后数日即开始每日补充400IU维生素D制剂。
4、吸收障碍:
慢性腹泻、乳糜泻、肝胆疾病等会影响脂肪吸收,而维生素D属于脂溶性维生素,此类患儿更易出现缺乏。炎症性肠病患儿需监测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
5、代谢异常:
肝肾疾病会影响维生素D的活化过程。维生素D需经肝脏25-羟化酶和肾脏1α-羟化酶两次转化才具生物活性。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儿需直接补充活性维生素D制剂。
预防佝偻病需保证每日维生素D摄入,鼓励适量户外活动。哺乳期母亲应补充维生素D,婴儿出生后尽早开始补充。已确诊患儿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治疗剂量的维生素D,并定期监测血钙、磷及碱性磷酸酶水平。日常可适当增加富含钙质的食物如奶酪、芝麻酱、虾皮等,但需注意避免与影响钙吸收的菠菜、竹笋等草酸含量高的食物同食。运动方面建议进行适度的负重运动如爬行、站立等,促进骨骼发育。
营养不良性口角炎主要表现为口角发红、皲裂、脱屑、糜烂等症状,常伴有疼痛和灼热感。1、口角发红:口角皮肤出现红斑,可能与维生素B2缺乏有关,日常可通过补充富含维生素B2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瘦肉等改善。2、口角皲裂:口角皮肤干燥、开裂,可能与维生素A缺乏有关,建议增加胡萝卜、菠菜、动物肝脏等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摄入。3、口角脱屑:口角皮肤出现白色或黄色鳞屑,可能与锌缺乏有关,可通过食用牡蛎、坚果、全谷物等富含锌的食物缓解。4、口角糜烂:口角皮肤破损、渗出液体,可能与维生素C缺乏有关,建议多吃柑橘类水果、草莓、西红柿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5、疼痛灼热:口角区域疼痛、灼热感明显,可能与整体营养不良有关,需均衡饮食,补充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日常护理中,注意保持口角清洁干燥,避免舔舐口角,使用温和的润唇膏保护皮肤。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2、维生素A、维生素C和锌的食物,如牛奶、鸡蛋、胡萝卜、柑橘类水果、牡蛎等。运动方面,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增强免疫力,促进营养吸收。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针对性治疗。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