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其他科室 > 公共卫生与预防科

接种疫苗后手臂红肿是怎么了?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张笑 住院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2个月婴儿胃食管反流能接种疫苗吗?

2个月婴儿胃食管反流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通常由食管下括约肌发育不全、胃排空延迟等原因引起。

1、喂养方式:调整喂养姿势,采用半直立位喂养,减少胃内容物反流。喂奶后轻拍婴儿背部,帮助排出胃内空气。避免过度喂养,少量多餐,减少胃内压力。

2、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酸药物如奥美拉唑混悬液0.5mg/kg/天、雷尼替丁口服溶液2mg/kg/天、多潘立酮混悬液0.2mg/kg/天,减少胃酸分泌,缓解反流症状。

3、食管下括约肌发育不全:婴儿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尚未完全发育,容易导致胃内容物反流。随着婴儿成长,括约肌功能逐渐完善,反流症状会自然缓解。

4、胃排空延迟:部分婴儿胃排空时间较长,食物滞留胃内时间增加,易引发反流。可通过调整喂养频率和量,减少胃内压力,促进胃排空。

5、疫苗接种:胃食管反流症状较轻且无其他严重疾病的婴儿,可以按计划接种疫苗。若症状较重或伴有其他健康问题,建议咨询评估是否推迟接种。

婴儿胃食管反流期间,家长需注意观察婴儿的饮食情况,避免过度喂养,选择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婴儿体位舒适,喂奶后适当拍嗝。日常护理中,注意婴儿的体重增长和发育情况,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陈云霞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

小儿疫苗接种时间?

小儿疫苗接种时间需根据国家免疫规划和个人健康状况合理安排。疫苗接种时间表通常包括出生时、1月龄、2月龄、3月龄、4月龄、5月龄、6月龄、8月龄、12月龄、18月龄、2岁、3岁、4岁、6岁等关键节点。不同疫苗的接种时间有所不同,家长应严格按照医生建议执行。

1、出生时: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需接种乙肝疫苗第一剂,以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卡介苗也应在出生后尽快接种,预防结核病。

2、1月龄:乙肝疫苗第二剂应在1月龄时接种,确保乙肝免疫效果。家长需注意观察宝宝接种后是否有不良反应。

3、2月龄:2月龄时需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一剂,预防小儿麻痹症。同时,百白破疫苗第一剂也应在此阶段接种,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

4、3月龄:3月龄时需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二剂,强化免疫效果。百白破疫苗第二剂也应在此阶段接种,确保疫苗效果。

5、4月龄:4月龄时需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三剂,完成基础免疫。百白破疫苗第三剂也应在此阶段接种,确保疫苗效果。

家长应定期带宝宝进行健康检查,确保疫苗接种效果。同时,注意观察宝宝接种后的反应,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有助于增强宝宝免疫力,促进健康成长。

杨博

主任医师 鸡西市人民医院 健康中心

什么人应该接种甲肝和戊肝?

甲肝和戊肝疫苗的接种对象主要包括高感染风险人群和特定健康需求者。对于甲肝疫苗,建议儿童、旅行者、慢性肝病患者、男男性行为者以及从事食品加工或处理污水的人员接种;戊肝疫苗则推荐给孕妇、慢性肝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者以及前往戊肝流行区的人群。甲肝和戊肝均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甲肝病毒主要通过污染的食物或水传播,戊肝病毒则常见于不洁水源和未煮熟的肉类。预防这两种肝炎的关键在于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饮用安全水源、避免食用未煮熟的食物。疫苗接种是预防甲肝和戊肝的有效手段,同时也能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对于高风险人群,及时接种疫苗并采取综合防护措施,能够显著降低感染甲肝和戊肝的可能性,保障个人和公共卫生安全。

苏藤良

副主任医师 北海市人民医院 皮肤性病科

带状疱疹疫苗最佳接种时间,你了解吗??
带状疱疹疫苗的最佳接种时间是50岁及以上,特别是60岁以上人群优先接种。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随着年龄增长,免疫力下降,发病风险显著增加。疫苗可以有效预防带状疱疹及其并发症,如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1、带状疱疹疫苗的接种时间选择基于年龄和免疫力。50岁及以上人群免疫力逐渐下降,带状疱疹发病率显著上升。60岁以上人群因免疫系统功能进一步减弱,成为优先接种对象。疫苗通过激活免疫系统,增强对病毒的防御能力,降低发病风险。 2、带状疱疹疫苗的接种流程包括两剂次,间隔2-6个月。第一剂接种后,免疫系统开始产生抗体,第二剂则进一步巩固免疫效果。接种前需咨询评估健康状况,确保无禁忌症,如对疫苗成分过敏或免疫系统严重受损。 3、带状疱疹疫苗的预防效果显著,可降低发病风险50%以上,同时减少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生率。疫苗的保护效果可持续多年,但具体时长因个体差异而异。接种后可能出现轻微不适,如注射部位疼痛或低热,通常无需特殊处理。 带状疱疹疫苗的最佳接种时间是50岁及以上,尤其是60岁以上人群应优先接种。通过两剂次接种,疫苗可显著降低发病风险及并发症发生率,为老年人群提供有效保护。
苏藤良

副主任医师 北海市人民医院 皮肤性病科

什么人需要接种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有效手段,建议所有未感染乙肝病毒且未完成疫苗接种的人群接种,尤其是高危人群。接种乙肝疫苗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保护肝脏健康。 1、新生儿和婴幼儿是乙肝疫苗接种的重点人群。乙肝病毒可通过母婴传播,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一剂乙肝疫苗,随后按照免疫程序完成后续接种,可有效阻断母婴传播途径。 2、医务人员和实验室工作人员因职业暴露风险较高,需接种乙肝疫苗。医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可能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实验室工作人员可能处理含有乙肝病毒的样本,接种疫苗可提供有效防护。 3、慢性肝病患者和免疫功能低下者应接种乙肝疫苗。慢性肝病患者如脂肪肝、酒精性肝病患者,以及免疫功能低下者如HIV感染者、器官移植受者,感染乙肝病毒后病情可能加重,接种疫苗可降低感染风险。 4、性伴侣为乙肝病毒感染者的人群需接种乙肝疫苗。乙肝病毒可通过性接触传播,性伴侣为感染者的人群应接种疫苗以预防感染。 5、血液透析患者和经常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应接种乙肝疫苗。血液透析患者和经常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因接触血液的机会较多,感染乙肝病毒的风险较高,接种疫苗可提供保护。 6、前往乙肝高流行区旅行或工作的人员应接种乙肝疫苗。乙肝高流行区包括东南亚、非洲等地区,前往这些地区旅行或工作的人员应提前接种疫苗以预防感染。 7、家庭成员中有乙肝病毒感染者的人群需接种乙肝疫苗。乙肝病毒可通过密切接触传播,家庭成员中有感染者的人群应接种疫苗以降低感染风险。 乙肝疫苗接种是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重要措施,建议所有未感染乙肝病毒且未完成疫苗接种的人群,尤其是高危人群,及时接种乙肝疫苗,以保护肝脏健康,降低感染风险。
王俊宏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热门标签

高眼压症 人工授精 肠源性囊肿 腹主动脉瘤 特发性震颤 肩袖肌腱损伤 前庭大腺囊肿 蚕蚀性角膜溃疡 春季卡他性结膜炎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