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肿瘤科 > 胰腺癌

胰腺癌早中晚期是根据什么值判定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邸立君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胰腺癌如何检查诊断?

胰腺癌可通过肿瘤标志物检测、影像学检查、病理活检、内镜超声检查、腹腔镜检查等方式诊断。胰腺癌早期症状隐匿,确诊需结合多项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1、肿瘤标志物检测

血清CA19-9是胰腺癌最常用的肿瘤标志物,约80%患者会出现升高。CEA、CA125等标志物也可辅助诊断,但特异性较低。需注意胆道梗阻、胰腺炎等良性疾病也可能导致标志物轻度升高,需结合其他检查排除假阳性。

2、影像学检查

增强CT是首选检查方法,能清晰显示胰腺肿块位置、大小及周围血管侵犯情况。MRI对软组织分辨率更高,可辅助评估胰管扩张和肝脏转移。PET-CT有助于发现远处转移灶,但价格较高且存在假阴性可能。

3、病理活检

通过超声内镜或CT引导下穿刺获取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是确诊金标准。细针穿刺活检准确率可达90%,但存在取样误差风险。对于可手术患者,有时会直接手术探查获取组织。

4、内镜超声检查

将超声探头经内镜置入消化道,能近距离观察胰腺细微结构,对小于2厘米的肿瘤检出率高于CT。可同步进行细针穿刺活检,特别适合胰头癌评估。检查需空腹准备,可能引起轻微咽喉不适。

5、腹腔镜检查

通过腹壁小切口插入摄像设备,直接观察胰腺及腹腔转移情况,准确率超过95%。常用于评估肿瘤分期和手术可行性,属于有创检查,需全身麻醉。对于晚期患者可避免不必要的开腹手术。

胰腺癌确诊后应尽快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日常需保持清淡饮食,避免高脂食物加重胰腺负担。适当进行低强度运动如散步,但需避免剧烈活动。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监测病情变化。出现持续腹痛、消瘦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切勿自行服用止痛药物掩盖病情。家属需关注患者心理状态,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支持。

沈华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肿瘤综合科

怎么判定红皮型银屑病?

红皮型银屑病可通过皮损特征、全身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综合判定。典型表现为全身皮肤弥漫性潮红脱屑、伴发热或寒战等系统症状,需与湿疹、药疹等疾病鉴别。

1、皮损特征

全身超过90%皮肤出现弥漫性红斑,表面覆盖大量糠秕状鳞屑,可呈片状脱落。手足部位常出现手套袜套样脱屑,甲板可见点状凹陷或增厚。皮损处有灼热感或紧绷感,摩擦后易出现裂隙出血。

2、全身症状

多数患者伴随38℃以上持续性发热,寒战交替出现。部分出现淋巴结肿大、关节肿痛等表现。由于皮肤屏障受损,易并发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严重者可出现心动过速、脱水等全身衰竭症状。

3、病程特点

常由寻常型银屑病突然加重转化而来,或由不当使用糖皮质激素诱发。病情进展迅速,皮损在数日内扩散至全身,原有银屑病史患者可能出现特征性"同形反应",即外伤处新发红斑鳞屑。

4、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可见白细胞升高,C反应蛋白增高提示炎症反应。皮肤病理检查显示角化不全、Munro微脓肿等银屑病典型特征,但表皮增生程度较寻常型轻。需通过真菌镜检排除泛发性体癣。

5、鉴别诊断

需与剥脱性皮炎、泛发性药疹等鉴别。药疹常有明确用药史,皮损呈多形性;湿疹多伴剧烈瘙痒,无银屑病史。红皮病型皮肤T细胞淋巴瘤需通过淋巴结活检排除。

确诊后需立即住院治疗,严格监测生命体征及肝肾功能。日常护理应保持室温恒定,穿着纯棉衣物减少摩擦。沐浴水温控制在37℃以下,避免使用碱性清洁剂。饮食需补充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限制辛辣刺激食物摄入。急性期过后需逐步过渡到规范化的银屑病长期管理方案。

苏藤良

副主任医师 北海市人民医院 皮肤性病科

晚期胰腺癌临终前症状?

晚期胰腺癌临终前症状主要有剧烈疼痛、黄疸加重、极度消瘦、意识模糊、呼吸困难等。胰腺癌是恶性程度较高的消化系统肿瘤,晚期患者常因肿瘤转移和多器官衰竭出现多种症状。

1、剧烈疼痛

胰腺癌晚期疼痛主要位于上腹部和腰背部,呈持续性剧痛。肿瘤侵犯腹腔神经丛会导致顽固性疼痛,常规止痛药物效果有限。疼痛程度常随体位改变加重,患者多采取蜷曲体位缓解。癌性疼痛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2、黄疸加重

肿瘤压迫胆总管可引起进行性加重的梗阻性黄疸,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尿液深黄、大便陶土色。肝功能严重受损时可能出现皮肤瘙痒、凝血功能障碍。胆红素水平持续升高会加速多器官功能衰竭进程。

3、极度消瘦

癌性恶病质表现为体重急剧下降、肌肉萎缩、皮下脂肪消失。胰腺外分泌功能丧失导致营养吸收障碍,肿瘤消耗使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患者可出现面部凹陷、四肢纤细、腹部膨隆等典型体征。

4、意识模糊

肝功能衰竭导致血氨升高引发肝性脑病,表现为嗜睡、定向力障碍、扑翼样震颤等。肿瘤脑转移或电解质紊乱也可能引起意识状态改变。临终前可能出现谵妄、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5、呼吸困难

大量腹水使膈肌上抬限制呼吸运动,胸腔积液压迫肺组织。代谢性酸中毒刺激呼吸中枢导致呼吸急促。终末期可能出现潮式呼吸或呼吸暂停等异常呼吸模式。

晚期胰腺癌患者需加强疼痛管理,可采用三阶梯止痛方案。保持皮肤清洁预防压疮,定期翻身拍背促进排痰。提供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必要时进行肠外营养支持。家属应做好心理疏导,协助患者保持舒适体位。医疗团队需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以减轻痛苦为主要目标。

张楠

主任医师 济南市中心医院 肿瘤综合科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主要包括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九种基本类型。体质分类基于中医理论对个体生理特征、病理倾向及适应能力的综合评估,判定标准需结合形体特征、常见表现、心理特征、发病倾向等多维度指标。

一、平和质

平和质是健康的理想体质,表现为体型匀称、面色红润、精力充沛、睡眠良好、二便正常。心理特征为性格开朗,适应能力强。发病倾向较低,患病后易康复。日常可通过均衡饮食、规律作息维持体质状态,适合太极拳、八段锦等温和运动。

二、气虚质

气虚质以元气不足为特征,常见肌肉松软、气短懒言、易疲乏、自汗、易感冒。心理特征多为内向胆小。发病倾向以反复呼吸道感染、内脏下垂为主。调理需避免过度劳累,可适量食用山药、红枣等补气食物,忌生冷油腻。药物可选补中益气汤、四君子汤等。

三、阳虚质

阳虚质因阳气不足导致畏寒肢冷、喜热饮、大便溏薄、夜尿多。心理特征多沉静内向。易患水肿、腹泻等疾病。日常需注意保暖,避免生冷食物,宜食羊肉、生姜等温阳之品。药物可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艾灸关元、命门穴有助改善。

四、阴虚质

阴虚质表现为形体偏瘦、口燥咽干、手足心热、大便干燥、失眠多梦。心理特征急躁易怒。易患虚劳、失眠等病症。调理需避免熬夜辛辣,宜食银耳、百合等滋阴食物。药物可选六味地黄丸、左归丸,针灸三阴交、太溪穴可辅助调理。

五、痰湿质

痰湿质以形体肥胖、腹部肥满、口黏苔腻为主症,常见胸闷痰多、汗出黏腻。心理特征多稳重忍耐。易患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代谢性疾病。需控制肥甘厚味,加强运动排湿,可食薏苡仁、赤小豆等利湿食材。药物推荐二陈汤、参苓白术散。

六、湿热质

湿热质表现为面垢油光、口苦口臭、大便黏滞、阴部潮湿。心理特征急躁易怒。易患痤疮、黄疸、泌尿感染等。调理需忌辛辣油腻,宜食绿豆、苦瓜等清热利湿食物。药物可用龙胆泻肝汤、茵陈蒿汤,配合刺络拔罐祛湿效果更佳。

七、血瘀质

血瘀质以面色晦暗、皮肤瘀斑、舌质紫暗为特征,常见疼痛固定、女性痛经。心理特征易烦健忘。易患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需避免久坐不动,适量食用山楂、黑木耳等活血食物。药物可选血府逐瘀汤、桂枝茯苓丸,针灸血海、膈俞穴可改善循环。

八、气郁质

气郁质表现为神情抑郁、胸胁胀满、嗳气呃逆、咽喉异物感。心理特征敏感多虑。易患抑郁症、乳腺增生等情志病。调理需保持情绪舒畅,可饮玫瑰花茶、陈皮水疏肝解郁。药物推荐逍遥散、柴胡疏肝散,配合太冲穴按摩效果显著。

九、特禀质

特禀质指先天禀赋异常导致的过敏体质,常见鼻痒喷嚏、皮肤风团、药物过敏。心理特征因症状反复易焦虑。易患哮喘、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需避免接触过敏原,饮食宜清淡,慎食海鲜等发物。药物可用玉屏风散、过敏煎,穴位敷贴可增强免疫力。

体质判定需由专业中医师通过四诊合参完成,不同体质可相互兼夹转化。调理原则强调因人制宜,平和质需维持平衡,偏颇体质则需纠偏调理。日常可通过饮食调养、情志调节、运动保健等方式改善体质状态,严重偏颇者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配合中药、针灸等干预。体质调理是长期过程,需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并定期评估调整。

尹慧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内科

怎样判定小孩有咽峡炎?

小孩咽峡炎可通过发热、咽痛、拒食、口腔疱疹等症状初步判断。咽峡炎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常见病原体包括柯萨奇病毒、肠道病毒等,需结合体格检查与实验室检测确诊。

1、发热

多数患儿会出现突发高热,体温可达39摄氏度以上,可能伴随寒战或精神萎靡。发热通常持续2至4天,退热药物如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可缓解症状,但需注意观察是否出现热性惊厥。

2、咽痛

患儿常因咽部剧烈疼痛拒绝进食饮水,检查可见咽峡部充血肿胀。年龄较小儿童可能表现为流涎增多或哭闹不安。可使用开喉剑喷雾剂、西瓜霜含片等缓解局部症状,严重时可短期使用地塞米松注射液雾化治疗。

3、口腔疱疹

特征性表现为软腭、悬雍垂等部位出现灰白色小疱疹,后期可能破溃形成溃疡。疱疹初期可使用康复新液含漱促进黏膜修复,继发细菌感染时可配合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生素治疗。

4、淋巴结肿大

部分患儿伴有颌下或颈部淋巴结轻度肿大,触痛明显但不化脓。这种情况通常随病情好转自行消退,无须特殊处理,避免反复按压刺激淋巴结区域。

5、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可能显示白细胞正常或轻度升高,C反应蛋白可辅助判断是否合并细菌感染。确诊需通过咽拭子病毒核酸检测或血清学检查,但临床通常根据典型症状即可初步诊断。

患儿发病期间应保持口腔清洁,使用生理盐水漱口,饮食选择温凉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等。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密切观察是否出现脱水或神经系统症状。若高热持续超过3天、出现嗜睡或肢体抖动等表现,需立即就医排除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恢复期可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促进黏膜修复。

谢江强

副主任医师 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

热门标签

巨舌 脱水 脊椎病 垂直斜视 垂体腺瘤 声带白斑 卵巢性不孕 角膜老年环 家族性地中海热 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