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感染内科 > 流感

孕17周得了甲型流感,怎么办?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张笑 住院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扎完流感疫苗注意哪些事项?

接种流感疫苗后需注意局部护理、观察不良反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饮食清淡、监测体温变化。

1、局部护理:

接种后24小时内避免注射部位沾水,防止感染。若出现轻微红肿或硬结,可用干净毛巾冷敷,禁止抓挠或热敷。针眼处无需特殊消毒,保持干燥即可。

2、观察不良反应:

常见反应包括低热≤38℃、乏力或肌肉酸痛,通常1-2天自行缓解。若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皮疹等严重过敏反应,需立即就医。接种后建议留观30分钟。

3、避免剧烈运动:

接种后48小时内减少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防止加重疫苗反应。可选择散步等低强度活动,避免因出汗导致针眼感染或诱发头晕等不适症状。

4、保持饮食清淡:

24小时内忌食辛辣刺激、海鲜等易致敏食物,多饮水促进代谢。避免饮酒以免加重疫苗反应,可适量补充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

5、监测体温变化:

每日早晚测量体温,儿童需特别关注精神状态。体温超过38.5℃可物理降温,持续发热超过48小时需就医排查其他感染因素。

接种后一周内应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饮食可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鱼肉,配合新鲜蔬菜增强免疫力。出现注射侧腋下淋巴结肿大属正常免疫反应,通常2-3周消退。哺乳期女性接种不影响喂奶,但需观察婴儿有无腹泻等异常。慢性病患者接种后需继续规律用药,不可擅自调整治疗方案。

王俊宏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小儿流感病毒肺炎怎么治疗?

小儿流感病毒肺炎可通过抗病毒治疗、对症支持治疗、氧疗、预防并发症和中医调理等方式治疗。该病通常由流感病毒感染、免疫力低下、继发细菌感染、环境因素和基础疾病等原因引起。

1、抗病毒治疗:

针对流感病毒肺炎,早期使用抗病毒药物是关键。常用药物包括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和帕拉米韦,这些药物能抑制病毒复制。用药需在发病48小时内开始,可显著缩短病程。重症患儿可能需要延长疗程,具体用药方案需由医生根据病情决定。

2、对症支持治疗:

针对发热症状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退热。咳嗽明显时可适当使用止咳化痰药物。保持充足水分摄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对于食欲减退的患儿,可采取少量多餐的喂养方式。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十分重要。

3、氧疗支持:

当患儿出现呼吸困难或血氧饱和度低于92%时,需要给予氧疗。轻症可采用鼻导管吸氧,中重度可能需要面罩给氧或无创通气。严重呼吸衰竭时需考虑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氧疗期间需定期评估氧合状况,及时调整给氧方式。

4、预防并发症:

流感病毒肺炎可能并发细菌感染,需警惕中耳炎、鼻窦炎和肺炎链球菌感染。出现细菌感染征象时可考虑使用抗生素。重症患儿需预防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障碍。住院患儿应注意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5、中医调理:

中医认为该病属"温病"范畴,可配合使用清热解毒类中药。常用方剂包括银翘散、麻杏石甘汤等。推拿按摩特定穴位有助于缓解症状。恢复期可适当使用健脾益气中药调理体质。中医治疗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

患儿应保持充足休息,居室空气流通但避免直接吹风。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补充维生素C和水分。恢复期可适当进行呼吸训练,如吹气球等。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持续高热、呼吸急促、精神萎靡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预防方面,建议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流行季节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家庭成员出现流感症状时应做好隔离防护。

马保海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保健科

宝宝流感发烧一般几天能好?

宝宝流感发烧通常持续3-7天,实际恢复时间与病毒类型、免疫状态、护理措施、并发症情况及用药干预等因素相关。

1、病毒类型:

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甲型流感症状较重且病程较长,可能持续5-7天;乙型流感症状相对较轻,通常3-5天退热。病毒亚型差异会影响发热持续时间,需通过咽拭子检测明确病原体。

2、免疫状态:

接种过流感疫苗的患儿发热期平均缩短1-2天,未接种或免疫力低下者可能延长至7天以上。早产儿、营养不良儿童因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发热持续时间往往更长。

3、护理措施:

保持室温22-24℃、每日饮水500-800毫升、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可加速退热。错误使用厚被包裹或酒精擦浴反而会加重症状,延长发热时间。

4、并发症情况:

合并中耳炎可能延长发热至10天,肺炎患儿发热常超过1周。若发热超过72小时无缓解或出现呼吸急促、精神萎靡,需警惕并发症发生。

5、用药干预:

发病48小时内使用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可将发热期缩短1-1.5天,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热药仅暂时缓解症状,不影响整体病程。

流感期间应保证每日摄入易消化的粥类、果蔬泥,补充维生素C和锌元素有助于免疫恢复。退热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选择室内安静游戏。保持鼻腔清洁可使用生理盐水喷雾,衣物选择纯棉透气材质。若发热反复或出现抽搐、意识模糊等神经系统症状,需立即就医排查脑炎等严重并发症。恢复期仍具有传染性,建议症状完全消失48小时后再返园。

马保海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保健科

儿童流感反复高烧不退怎么办?

儿童流感反复高烧不退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干预、补液支持、环境调节、就医评估等方式缓解。通常由病毒感染、免疫应答过强、继发细菌感染、脱水或并发症等因素引起。

1、物理降温:

体温超过38.5℃时可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处,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适当减少衣物被褥,保持室温22-24℃。物理降温可暂时缓解不适,但需配合其他治疗措施。

2、药物干预:

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是儿童退热的常用药物,需遵医嘱按体重给药。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效果较好。用药期间需监测体温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

3、补液支持:

发热会增加水分流失,可少量多次饮用温水、口服补液盐或米汤。观察尿量及颜色,6小时无排尿需警惕脱水。母乳喂养婴儿应增加哺乳频率。

4、环境调节:

保持居室通风换气,湿度维持在50%-60%。患儿需单独使用餐具毛巾,避免交叉感染。发热期间应卧床休息,恢复期逐步增加活动量。

5、就医评估:

持续高热超过3天、出现抽搐或意识改变、呼吸急促等情况需及时就诊。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检查可鉴别是否合并细菌感染,胸片有助于排查肺炎等并发症。

患儿饮食宜选择易消化的粥类、面条等,避免油腻食物。恢复期可适量补充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每日保证12-14小时睡眠,痊愈后2周内避免剧烈运动。家长接触患儿后需规范洗手,流感季可接种疫苗预防。观察精神状态比单纯关注体温更重要,若出现嗜睡、拒食等异常表现应立即就医。

尹慧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内科

流感打针3天低烧不退怎么办?

流感疫苗接种后3天低烧不退可能与疫苗反应、继发感染、免疫应答异常、基础疾病或体温测量误差有关,可通过物理降温、补液观察、对症药物、就医排查及休息调整等方式处理。

1、疫苗反应:

流感疫苗中的灭活病毒成分可能激活免疫系统,导致持续低热。这种反应通常48小时内消退,若超过3天需排除其他因素。建议多饮水促进代谢,避免过度包裹,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可考虑物理降温。

2、继发感染:

接种时机体免疫力暂时波动,可能合并细菌或病毒感染。伴随咽痛、咳嗽等症状时需血常规检查,明确感染源后针对性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常见继发感染包括链球菌性咽炎、支原体肺炎等。

3、免疫应答异常:

少数人群对疫苗佐剂或抗原产生强烈反应,表现为持续低热伴淋巴结肿大。可通过检测C反应蛋白判断炎症程度,必要时使用低剂量糖皮质激素调节免疫反应,但需严格遵医嘱。

4、基础疾病影响:

原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结缔组织病等可能加重疫苗反应。发热同时出现心悸、关节痛等症状时需复查原发病指标,调整基础用药方案。糖尿病患者需特别注意排查感染灶。

5、测量误差干扰:

运动后、餐后或环境温度过高可能导致假性低热。建议每日固定时间使用校准后的体温计测量,腋温测量需保持5分钟以上。电子体温计需定期更换电池确保准确性。

保持每日2000毫升温水摄入,选择冬瓜、梨等清热食材,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保证7小时以上睡眠,暂停剧烈运动。若72小时后仍持续发热,或出现头痛呕吐、皮疹等新发症状,需立即感染科就诊排查脑炎等严重并发症。居家期间建议单独使用餐具,每日开窗通风3次以上。

王俊宏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热门标签

肾衰 肠绞痛 肝性脑病 慢性结肠炎 颌下间隙感染 扁桃体恶性肿瘤 浆细胞性骨髓瘤 急性化脓性鼻窦炎 软骨黏液样纤维瘤 急性化脓性弥漫性腹膜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