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肿瘤科 > 肿瘤外科

ER阳性的绝经后早期乳腺癌辅助内分泌治疗有哪些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邸立君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内分泌失调月经淋漓不尽怎么办?

内分泌失调导致的月经淋漓不尽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中医调理等方式改善。

月经淋漓不尽可能与激素水平紊乱、子宫内膜病变、黄体功能不足等因素有关。激素水平紊乱时,体内雌激素与孕激素比例失衡,导致子宫内膜脱落不完全。子宫内膜病变如子宫内膜息肉或子宫肌瘤,可能引起异常出血。黄体功能不足会使孕激素分泌减少,子宫内膜无法正常脱落。调整生活方式包括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减少精神压力。药物治疗可遵医嘱使用黄体酮胶囊、地屈孕酮片、炔雌醇环丙孕酮片等调节激素水平。中医调理可选择益母草颗粒、乌鸡白凤丸、逍遥丸等中成药,帮助活血调经。

日常应避免生冷辛辣食物,适当补充富含铁质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保持适度运动促进血液循环。

刘福强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内分泌科

绝经一年又有出血?

绝经一年后阴道出血可能与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肌瘤、激素水平波动、子宫内膜病变、宫颈病变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出血原因。

1、子宫内膜息肉

子宫内膜息肉是绝经后出血的常见原因,多由雌激素刺激引起。患者可能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出血量通常较少。可通过超声检查发现,确诊后可在宫腔镜下进行息肉切除术。药物治疗可选择黄体酮胶囊、地屈孕酮片等调节激素水平。

2、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在绝经后可能因体积缩小而减少症状,但部分患者仍可能出现阴道出血。肌瘤压迫周围组织可能引起下腹坠胀感。可通过超声或MRI检查确诊,治疗方式包括米非司酮片、桂枝茯苓胶囊等药物控制,必要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

3、激素水平波动

绝经后卵巢功能衰退过程中可能出现激素水平波动,导致子宫内膜异常脱落出血。这种情况通常出血量少且持续时间短。可通过性激素六项检查评估激素水平,必要时使用戊酸雌二醇片、黄体酮胶囊等药物调节。

4、子宫内膜病变

绝经后子宫内膜长期受雌激素单一刺激可能发生增生甚至癌变,表现为阴道出血。出血可能为点滴状或大量出血。诊断需依靠诊刮或宫腔镜检查,治疗包括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醋酸甲羟孕酮片等药物,严重者需行子宫切除术。

5、宫颈病变

宫颈炎、宫颈息肉或宫颈癌等宫颈病变均可引起绝经后出血。可能伴有接触性出血或异常分泌物。需进行宫颈TCT和HPV检查,宫颈息肉可手术切除,宫颈癌需根据分期选择手术、放疗或化疗等综合治疗。

绝经后出血患者应注意保持外阴清洁,避免剧烈运动,选择宽松棉质内裤。饮食上可适当增加豆制品、深色蔬菜等富含植物雌激素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定期进行妇科检查,监测出血情况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就医。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进行散步、瑜伽等温和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

曹剑

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 妇科

内分泌失调挂什么科?

内分泌失调建议挂内分泌科,可能与激素分泌异常、甲状腺功能紊乱、垂体病变、肾上腺疾病、糖尿病等因素有关。

1、内分泌科

内分泌科是诊治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核心科室,主要负责激素分泌异常相关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医生会通过血液检查评估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皮质醇等指标,结合超声或CT等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因。常见诊疗项目包括糖尿病管理、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的治疗、垂体瘤的药物治疗等。

2、妇科

女性出现月经紊乱、痤疮、多毛等症状时,可能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妇科内分泌疾病有关。妇科医生会进行盆腔超声和性激素六项检测,必要时联合内分泌科共同诊治。对于围绝经期女性,还需评估雌激素水平变化对代谢的影响。

3、男科

男性睾酮水平异常可能导致性功能障碍、肌肉量减少等症状。男科医生会检测游离睾酮和促性腺激素水平,排查睾丸或下丘脑-垂体病变。对于中老年男性,还需鉴别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4、甲状腺外科

当内分泌失调由甲状腺结节或肿瘤引起时,需转诊至甲状腺外科。医生会根据结节性质决定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方案,术后仍需内分泌科长期随访甲状腺功能。对于甲状腺癌患者,术后放射性碘治疗也需内分泌科参与。

5、代谢病科

部分医院设立代谢病科专门处理糖尿病、肥胖等复杂代谢紊乱。该科室可提供胰岛素泵调节、减重代谢手术等特色治疗,并与营养科合作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对于继发性高血压等特殊病例,会联合心血管科共同管理。

就诊前建议记录症状出现时间、诱因和加重因素,整理既往检查报告。日常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限制高糖高脂食物摄入。适当进行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但避免过度节食或剧烈运动导致激素紊乱加重。若伴随心悸、消瘦等明显症状,应尽快就医完善检查。

朱欣佚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通内科

女人绝经年龄是多大?

女性绝经年龄一般在45-55岁之间,绝经年龄受遗传因素、卵巢功能、生活方式、疾病因素、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影响。

1、遗传因素

母亲或姐妹的绝经年龄对女性绝经年龄有较大影响。若家族中女性绝经年龄普遍较早,个体绝经年龄也可能提前。遗传因素导致的绝经年龄差异通常难以通过干预改变,但了解家族史有助于提前做好健康管理准备。

2、卵巢功能

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是绝经的直接原因。卵泡数量减少、质量下降会导致月经周期紊乱直至停经。卵巢早衰患者可能在40岁前绝经,这类情况需关注骨质疏松和心血管疾病风险,必要时需就医进行激素替代治疗评估。

3、生活方式

长期吸烟可能使绝经年龄提前1-2年。规律运动、均衡饮食有助于维持内分泌平衡,可能适度延缓绝经。体重过轻或肥胖均可能影响绝经时间,保持适度体重对生殖健康有积极作用。

4、疾病因素

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放疗或化疗可能损伤卵巢功能导致提前绝经。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甲状腺疾病也可能影响绝经时间。妇科手术如双侧卵巢切除会立即导致绝经,需特别注意术后健康管理。

5、环境因素

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可能干扰内分泌功能。生活压力过大可能通过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间接影响绝经时间。地域差异显示热带地区女性绝经年龄可能略早于温带地区。

绝经是女性生命周期的自然阶段,建议45岁后关注月经变化,每年进行妇科检查和骨密度检测。日常可增加豆制品、深色蔬菜等植物雌激素含量丰富的食物摄入,适度进行负重运动预防骨质疏松。出现潮热、失眠等更年期症状时可咨询在专业指导下选择适宜干预方式。避免过度焦虑,保持规律作息和良好心态有助于平稳度过更年期过渡阶段。

张春香

副主任医师 海南三亚解放军425医院 妇科

43岁绝经要治疗吗?

43岁绝经通常属于自然生理过程,一般无须特殊治疗。绝经年龄受遗传因素、卵巢功能衰退速度、生活方式等因素影响,若未伴随严重症状可暂不干预。但出现潮热盗汗、骨质疏松、心血管症状或心理障碍时需医疗介入。

多数女性在45-55岁进入自然绝经期,此时卵巢功能逐渐衰竭属于正常生理现象。若无明显不适症状,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保持适度运动等方式平稳过渡。日常建议多食用豆制品、深海鱼类等富含植物雌激素和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避免吸烟饮酒等加速骨质流失的行为。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结合抗阻训练,有助于缓解围绝经期综合征。

当出现血管舒缩症状如反复潮热出汗影响生活质量,或出现泌尿生殖道萎缩导致反复尿路感染时,需考虑激素替代治疗。有严重骨质疏松骨折风险、早发心血管疾病征兆或抑郁焦虑等精神症状者,应在妇科内分泌科医生指导下进行系统评估。禁忌症包括乳腺癌病史、血栓性疾病、肝功能异常等,这类患者可采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等非激素疗法。

建议每年进行骨密度检测和乳腺检查,定期监测血压血脂水平。保持规律作息和社交活动有助于心理调适,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咨询。若绝经后异常子宫出血或盆腔包块需及时排除子宫内膜病变。

曹剑

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 妇科

热门标签

耳鸣 脓胸 精囊炎 水中毒 上颌后缩 神经官能症 肾动脉闭塞 结节性筋膜炎 陈旧性心肌梗死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