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皮肤性病科 > 皮肤科 > 其他皮肤疾病

流感疫苗过敏起疙瘩怎么办?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张笑 住院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流感疫苗要不要打?

流感疫苗通常建议接种,可有效降低流感病毒感染概率及重症风险。流感疫苗适用人群主要有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妇、医务人员等。

流感疫苗通过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形成针对流感病毒的免疫保护。接种后约两周开始产生保护作用,抗体水平在接种后一个月达到高峰。疫苗保护效果可持续六个月至一年,需每年接种以匹配当季流行毒株。流感疫苗对预防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感染均有较好效果,可减少因流感导致的住院和并发症发生。

部分人群接种后可能出现注射部位红肿、低热、乏力等轻微反应,通常一至两天内自行缓解。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发生过敏反应,表现为荨麻疹、呼吸困难等,需立即就医处理。免疫功能低下者、对疫苗成分过敏者、急性发热期患者等特殊人群应咨询医生后再决定是否接种。

接种流感疫苗后应保持注射部位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或揉搓接种部位。日常需保证充足睡眠、均衡饮食及适度运动以增强免疫力。流感高发季节注意勤洗手、戴口罩、保持室内通风,减少人群密集场所暴露。若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朱欣佚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通内科

流感疫苗后高烧39℃?

接种流感疫苗后出现39℃高烧属于异常反应,需立即就医排查感染或其他并发症。疫苗后发热多为低热且持续1-2天,39℃高热可能与疫苗反应叠加感染、免疫过度激活等因素有关。

流感疫苗引起的正常免疫反应通常表现为37.3-38℃低热,伴有轻微肌肉酸痛或乏力,24-48小时内自行缓解。此时可采取物理降温、多饮水等措施。但体温超过38.5℃或持续超过48小时,需考虑是否存在接种时隐性感染、疫苗佐剂过敏或偶合其他疾病。

当体温达39℃时提示存在病理性发热,常见于细菌性扁桃体炎、肺炎链球菌感染等偶合疾病,或罕见疫苗相关热性惊厥。患者可能出现寒战、意识模糊等全身症状,婴幼儿可能出现热性惊厥。这种情况需血常规、CRP等检查鉴别感染源,必要时使用解热镇痛药或抗生素治疗。

接种疫苗后应保持注射部位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监测体温变化,出现高热不退、皮疹、呼吸困难等症状须立即就诊。日常注意补充维生素C和优质蛋白,维持充足睡眠有助于免疫系统恢复。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及婴幼儿接种后需加强3天医学观察。

王青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扎完流感疫苗注意哪些事项?

接种流感疫苗后需注意局部护理、观察不良反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饮食清淡、监测体温变化。

1、局部护理:

接种后24小时内避免注射部位沾水,防止感染。若出现轻微红肿或硬结,可用干净毛巾冷敷,禁止抓挠或热敷。针眼处无需特殊消毒,保持干燥即可。

2、观察不良反应:

常见反应包括低热≤38℃、乏力或肌肉酸痛,通常1-2天自行缓解。若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皮疹等严重过敏反应,需立即就医。接种后建议留观30分钟。

3、避免剧烈运动:

接种后48小时内减少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防止加重疫苗反应。可选择散步等低强度活动,避免因出汗导致针眼感染或诱发头晕等不适症状。

4、保持饮食清淡:

24小时内忌食辛辣刺激、海鲜等易致敏食物,多饮水促进代谢。避免饮酒以免加重疫苗反应,可适量补充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

5、监测体温变化:

每日早晚测量体温,儿童需特别关注精神状态。体温超过38.5℃可物理降温,持续发热超过48小时需就医排查其他感染因素。

接种后一周内应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饮食可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鱼肉,配合新鲜蔬菜增强免疫力。出现注射侧腋下淋巴结肿大属正常免疫反应,通常2-3周消退。哺乳期女性接种不影响喂奶,但需观察婴儿有无腹泻等异常。慢性病患者接种后需继续规律用药,不可擅自调整治疗方案。

王俊宏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小孩打流感疫苗后发烧怎么回事?

小孩接种流感疫苗后发烧通常属于正常免疫反应,可能由疫苗激活免疫系统、个体敏感体质、接种前潜在感染、疫苗成分刺激或护理不当等因素引起。

1、免疫系统激活:

流感疫苗含有灭活病毒成分,接种后会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部分儿童免疫系统反应较强,可能出现短暂低热通常不超过38.5℃,这是身体建立免疫保护的正常过程,一般24-48小时内自行消退。

2、个体敏感差异:

儿童对疫苗的耐受性存在个体差异。过敏体质或既往有疫苗接种反应史的儿童更易出现发热,可能与免疫细胞释放炎性介质有关。建议接种前告知医生过敏史,接种后密切观察体温变化。

3、潜在感染因素:

若接种时处于呼吸道感染潜伏期,疫苗反应可能与原有疾病症状重叠。需观察是否伴随咳嗽、流涕等感染特征,发热持续超过3天或体温超过39℃需排查合并感染可能。

4、疫苗成分反应:

疫苗中的佐剂或残留培养成分可能引起一过性发热。国产与进口疫苗因生产工艺差异,发热发生率略有不同,但均符合国家安全标准。选择疫苗时可咨询接种点专业人员。

5、护理措施影响:

接种后剧烈运动、穿衣过厚或水分摄入不足可能加重发热反应。建议24小时内避免洗澡,保持接种部位清洁干燥,适量补充温开水或稀释果汁促进代谢。

接种后发热期间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选择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体温超过38.5℃可物理降温但避免酒精擦浴。饮食以易消化的粥类、面条为主,适量增加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若出现精神萎靡、持续高热或抽搐等异常反应,需立即就医排查脑炎等严重并发症。多数疫苗相关发热在充分休息和适当护理后能较快缓解,不影响疫苗保护效果。

马保海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保健科

过敏性鼻炎患者能打流感疫苗吗?

过敏性鼻炎患者在病情稳定期可以接种流感疫苗。接种前需评估过敏原状态、急性发作风险、疫苗成分耐受性、免疫调节功能及既往接种反应等因素。

1、过敏原状态:

过敏性鼻炎患者接种前需明确当前是否处于过敏原高暴露期。如对花粉过敏者在春季发病期应暂缓接种,避免过敏反应与疫苗不良反应叠加。稳定期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E水平较低时接种更安全。

2、急性发作风险:

正在经历频繁打喷嚏、流清涕等急性症状的患者应暂缓接种。鼻腔黏膜高度充血状态可能影响疫苗免疫效果,建议症状控制2周后再评估。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控制良好的患者接种风险较低。

3、疫苗成分耐受性:

需确认对疫苗中残留的卵清蛋白、抗生素等成分无过敏史。目前国内流感疫苗生产工艺已显著降低卵蛋白含量,但严重鸡蛋过敏者仍建议在医疗机构监护下接种。

4、免疫调节功能:

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或抗组胺药物的患者需评估免疫功能。常规剂量的抗组胺药不影响疫苗接种,但正在接受脱敏治疗者需与主治医生协商调整治疗周期。

5、既往接种反应:

曾有疫苗严重过敏反应者需谨慎。普通局部红肿或低热属于正常免疫反应,但出现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等Ⅲ型超敏反应则禁忌再次接种。

过敏性鼻炎患者接种流感疫苗后建议观察30分钟,接种当日避免剧烈运动及饮酒。保持鼻腔清洁可使用生理性海水喷雾,饮食上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深绿色蔬菜,有助于减轻可能的免疫应激反应。规律进行有氧运动如游泳、快走等能改善鼻腔通气功能,但冬季户外运动需注意佩戴口罩防寒保暖。若出现持续高热或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朱欣佚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通内科

热门标签

皮炎 鞭虫病 口腔炎 胎死宫内 急性膀胱炎 肱骨头骨折 脉络膜破裂 鼻咽良性肿瘤 股外侧皮神经炎 肾血管性高血压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