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儿科 > 儿科

9岁孩子发烧呕吐拉肚子吃什么药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发烧39.5度怎么办?
发烧39.5度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通常由感染、炎症、免疫反应等因素引起。 1、物理降温:使用温水擦拭身体,特别是腋下、额头、颈部等部位,帮助散热。避免使用酒精擦拭,以免刺激皮肤。同时保持室内通风,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 2、感染控制: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烧需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500mg,每日三次、头孢克肟片200mg,每日两次。病毒感染则需对症治疗,如使用抗病毒药物奥司他韦胶囊75mg,每日两次。 3、炎症缓解: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片400mg,每6小时一次或对乙酰氨基酚片500mg,每4-6小时一次可有效退烧,同时缓解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 4、免疫调节:发烧是身体免疫反应的一部分,适度发烧有助于清除病原体。避免过早使用强效退烧药,以免抑制免疫反应。多饮水,保持电解质平衡。 5、医疗干预:持续高烧不退或伴随严重症状如意识模糊、呼吸困难时,需及时就医。医生可能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检查,必要时住院治疗。 饮食上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如粥、汤、蔬菜泥等,避免油腻辛辣食物。适量补充维生素C,如橙子、猕猴桃等水果。保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监测体温变化,必要时复诊。
马保海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保健科

15岁孩子叛逆怎么办?
15岁孩子叛逆可通过心理疏导、家庭沟通、兴趣培养、规则制定、学校教育等方式干预。青春期叛逆通常由生理变化、心理需求、家庭环境、同伴影响、社会压力等因素引起。 1、心理疏导:青春期的孩子情绪波动较大,容易产生叛逆心理。家长可以通过倾听、理解、尊重孩子的情感需求,帮助孩子释放压力,减少叛逆行为。心理咨询师的专业指导也能有效缓解孩子的心理问题。 2、家庭沟通:家庭氛围对孩子的行为有重要影响。家长应避免过度批评或强制要求,尝试以平等的态度与孩子沟通,了解其内心想法。定期开展家庭活动,增强亲子关系,有助于减少叛逆行为。 3、兴趣培养:叛逆的孩子往往缺乏目标感。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发掘兴趣爱好,鼓励其参与体育、艺术等活动,转移注意力,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兴趣的培养有助于孩子找到自我价值,减少叛逆倾向。 4、规则制定:明确的家庭规则能够帮助孩子建立行为边界。家长应与孩子共同制定规则,并给予适当的奖励与惩罚。规则的执行需要一致性,避免因情绪波动而随意更改,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5、学校教育:学校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家长可以与老师保持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共同制定教育策略。学校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团队活动等方式,帮助孩子融入集体,减少叛逆行为。 青春期叛逆的孩子需要家长在饮食、运动、心理等多方面给予关注。合理的饮食结构有助于孩子的身体发育,推荐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牛奶、蔬菜水果等。适量的运动能够帮助孩子释放压力,建议每天进行3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等。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定期进行家庭活动,增强亲子关系,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叛逆期。
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儿科

宝宝发烧出汗后应该捂着还是晾开?

宝宝发烧出汗后应该晾开,避免捂着加重体温升高。

宝宝发烧出汗是身体散热的表现,此时捂着会导致热量无法散发,可能使体温升高或引发热性惊厥。适当减少衣物或使用薄毯覆盖,保持环境温度适宜有助于散热。同时可以温水擦拭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帮助降温。若宝宝出现手脚冰凉、寒战,可暂时增加薄被,但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

发烧期间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直吹冷风。及时补充水分,选择母乳、配方奶或温水,防止脱水。若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或持续不退,建议就医评估。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女孩三岁发烧39度应该怎么处理?

三岁女孩发烧39摄氏度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退热、补充水分等方式处理。

物理降温可使用温水擦拭额头、颈部、腋窝等部位,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药物退热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或小儿柴桂退热颗粒等药物,不可自行调整剂量。补充水分可给予温开水、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少量多次饮用,防止脱水。发烧可能与上呼吸道感染、幼儿急疹、尿路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伴随食欲减退、精神萎靡等症状。

发热期间宜保持室内通风,穿着轻薄衣物,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米粥、面条等流质食物。若持续高热或出现抽搐、意识模糊等症状须立即就医。

葛伟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宝宝发烧全身发热是怎么回事 宝宝全身发热应该如何正确处理?

宝宝全身发热可能与感染、环境温度过高、疫苗接种反应等因素有关,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退热、调整环境等方式处理。

感染是导致宝宝全身发热的常见原因,通常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不振、食欲下降等症状。环境温度过高也可能引起宝宝体温上升,表现为皮肤发红、出汗增多。疫苗接种后部分宝宝会出现短暂发热,属于正常免疫反应。针对感染引起的发热,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小儿柴桂退热颗粒等药物。物理降温可用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等部位,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环境温度过高时应及时降低室温,保持空气流通。

建议家长密切监测宝宝体温变化,适当增加水分摄入,避免穿盖过厚,如持续高热或精神萎靡需及时就医。

葛伟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热门标签

气虚 胃溃疡 放线菌病 尿道憩室 甲状舌管瘘 僵人综合征 日光性皮炎 慢性细菌性痢疾 分裂情感性精神病 十二指肠良性肿瘤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