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普通内科

抗胰蛋白酶缺乏症是什么原因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刘奇英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抗胰蛋白酶缺乏症是什么?

抗胰蛋白酶缺乏症是一种遗传性代谢疾病,主要由SERPINA1基因突变导致抗胰蛋白酶合成不足或功能异常。该病可能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病、肝硬化和新生儿肝炎等并发症,典型表现包括呼吸困难、黄疸、肝功能异常。

1、遗传因素

SERPINA1基因突变是主要病因,以常染色体共显性方式遗传。父母若为携带者,子女有较高发病概率。基因检测可明确突变类型,常见Z型和S型等变异类型。建议有家族史者进行产前筛查。

2、肺部病变

抗胰蛋白酶缺乏导致肺组织失去保护,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过度分解肺泡壁。早期表现为运动后气促,随病情进展可能出现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功能检查显示阻塞性通气障碍。

3、肝脏损害

异常抗胰蛋白酶在肝细胞内积聚形成包涵体,约10%患者会出现新生儿胆汁淤积性黄疸,部分进展为儿童期肝硬化。成人患者可能表现为转氨酶升高,超声检查可见肝纤维化改变。

4、皮肤表现

少数患者伴随脂膜炎症状,皮下出现疼痛性结节或斑块,多见于下肢。皮肤活检可见脂肪组织坏死和炎症细胞浸润,需与结节性红斑等疾病鉴别。

5、其他并发症

血管炎和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偶有报道,可能与免疫复合物沉积有关。部分患者出现支气管扩张或自发性气胸,需定期进行胸部影像学监测。

患者应严格戒烟并避免粉尘暴露,每半年复查肺功能和肝脏超声。适量补充维生素E可能减缓肝病进展,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α1-抗胰蛋白酶替代疗法。建议携带者家庭成员进行基因检测,孕期女性需加强产前诊断。保持适度有氧运动有助于维持肺功能,饮食需控制高脂食物摄入以减轻肝脏负担。

张明利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呼吸科

抗胰蛋白酶缺乏症都有什么症状?
高加索人群中,约1%-2%的肺气肿患者伴有伪1-AT缺乏,80%-90%的PiZZ型个体有全小叶型肺气肿,其临床特点是:发病年龄早,呼吸道症状出现于30-,早期症状为活动后呼吸困难,多有咳嗽和反复呼吸道感染,体检见患者有过度消瘦,呼吸音低;胸片示横膈低平,肺过度充气,外周血管减少,尤其是以肺小叶明显,肺功能提示严重肺气肿,肺总量受限,弥散量减低,血气分析检查提示:早期有轻至中度低氧血症,而无高碳酸血症;晚期患者低氧血症加重伴有高碳酸血症,心电图示右心室肥厚,可伴右束支传导阻滞。
朱欣佚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通内科

如何治疗抗胰蛋白酶缺乏症?
抗胰蛋白酶缺乏症也就是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由于此种疾病是一种与遗传有关的进行性加重的疾病,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及药物,但是可以使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比如:1.人工合成的类固醇的药物达那唑,这种药物没有雄性激素的功能,能有效的防止肺和肝脏的损伤。2.是补充治疗的方法,也就是输入适当的α1抗胰蛋白酶,使弹性蛋白酶与蛋白酶抑制剂之间达到平衡。这种情况一般就是输入正常人血浆或者是血浆制品就可以补充。3.是人工合成的抗胰蛋白酶制剂的应用。人工合成的碱化剂,如氨甲基酮肽;酰化剂,如重氨肽类和单肽类,均用于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和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有肺气肿者。
王燕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肾内科

小儿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的症状是什么?
小儿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常有家族发病史。α1-抗胰蛋白酶缺乏时,各种外源性或者内源性蛋白酶可侵袭肝细胞,使肝脏受到损害。在婴儿常表现为胆汁淤积性黄疸,患儿会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出现黄疸和肝脾肿大,尿色深黄,大便呈陶土,黄疸会持续2到4个月逐渐消退。少数患儿可持续发展肝功能损害,出现肝硬化,或者肝功能衰竭或者并发败血症而死亡。大多数患儿缓慢进展,到青春期发展为慢性活动性肝炎或者肝硬化。肺部综合征在儿童比较少见。
马占冰

住院医师 石家庄市五院

什么是小儿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
小儿a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导致的先天性代谢疾病。其临床上往往会导致新生儿肝炎,婴幼儿和成年人肝硬化、肝癌、肺气肿。临床表现多数为胆汁淤积性黄疸,大便出现陶土样色,尿液颜色较深,肝脾肿大。后期还会有门静脉高压的情况。患者死亡多数死于消化道出血或者是肝功能严重损害导致昏迷。由于此酶的缺失,所以肝肿瘤、肝硬化的发生几率极高。此病起源于干细胞的居多。多数也可以从胆管直接发病。
顾爱民

住院医师 永年县西河庄乡卫生院 内科

热门标签

睑裂斑 狂犬病 脾脓肿 额叶癫痫 高钾血症 结肠扭转 膜性肾病 传导性耳聋 病毒性心肌炎 视网膜色素变性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