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儿科 > 小儿呼吸科

什么是小儿支气管炎严重么?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卢成瑜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小儿支气管炎的症状?

小儿支气管炎的症状主要有咳嗽、喘息、呼吸急促、发热、食欲减退等。小儿支气管炎是儿童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多由病毒感染引起,部分可能由细菌感染或过敏因素导致。症状轻重不一,轻症可能仅表现为轻微咳嗽,重症可能出现呼吸困难等表现。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症状变化,及时就医诊治。

1、咳嗽

咳嗽是小儿支气管炎最常见的症状,初期多为干咳,随着病情发展可能转为湿咳伴痰液。咳嗽在夜间或清晨可能加重,影响患儿睡眠。病毒感染引起的咳嗽通常持续7-10天,若超过2周未缓解需警惕继发细菌感染可能。家长可适当抬高患儿头部,保持室内空气湿润有助于缓解咳嗽症状。

2、喘息

喘息表现为呼吸时出现高调哨音,多因支气管黏膜肿胀、分泌物增多导致气道狭窄所致。轻度喘息可能仅在剧烈活动后出现,严重时安静状态下也可闻及。喘息症状在婴幼儿中更为明显,因其气道更为狭窄。若喘息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可能提示病情进展,需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要支气管扩张剂治疗。

3、呼吸急促

呼吸急促指呼吸频率超过同龄儿童正常范围,是气道阻塞或肺部炎症加重的表现。家长可通过观察胸廓起伏次数判断,新生儿>60次/分、婴儿>50次/分、幼儿>40次/分需警惕。呼吸急促可能伴随鼻翼扇动、肋间凹陷等呼吸困难体征,提示需立即就医。保持患儿半卧位、避免过度包裹有助于减轻呼吸负担。

4、发热

发热多为低至中度热,体温多在37.5-38.5℃之间,部分患儿可能无发热表现。高热超过39℃可能提示合并细菌感染或其他并发症。发热期间应保证充足水分摄入,避免脱水。物理降温可选择温水擦浴,退热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若发热持续超过3天或体温反复波动,需考虑完善血常规等检查。

5、食欲减退

食欲减退与呼吸道不适、发热消耗增加有关,婴幼儿可能表现为拒奶、进食量减少。长期摄入不足可能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家长可尝试少量多次喂养,选择易消化食物。保证足够液体摄入尤为重要,可给予温开水、稀释果汁等。若24小时尿量明显减少或精神萎靡,需警惕脱水可能。

小儿支气管炎患儿护理需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湿度维持在50-60%为宜。避免接触烟雾、冷空气等刺激因素。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可适当增加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蔬菜。保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密切监测体温、呼吸等变化,若出现呼吸困难、口唇发绀、精神差等表现需立即就医。多数患儿经适当护理1-2周可逐渐恢复,但需警惕病情反复或发展为肺炎的可能。恢复期应避免到人群密集场所,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儿科

小儿支气管炎吃什么药?

小儿支气管炎可遵医嘱使用氨溴索口服溶液、阿奇霉素干混悬剂、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布地奈德混悬液、小儿肺热咳喘颗粒等药物。支气管炎多由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引起,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因和症状选择药物。

一、氨溴索口服溶液

氨溴索口服溶液适用于痰液黏稠不易咳出的支气管炎患儿。该药为黏液溶解剂,能降低痰液黏稠度,促进呼吸道纤毛运动,帮助痰液排出。使用期间需观察患儿有无恶心等胃肠道反应,避免与其他强力镇咳药联用。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二、阿奇霉素干混悬剂

阿奇霉素干混悬剂适用于支原体或细菌感染引起的支气管炎。作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其具有广谱抗菌作用,需严格按疗程服用。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肝功能异常患儿慎用。用药期间避免与含铝镁的抗酸剂同服。

三、孟鲁司特钠咀嚼片

孟鲁司特钠咀嚼片用于伴有喘息症状的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可减轻气道炎症和支气管痉挛。需整片咀嚼服用,可能出现头痛、嗜睡等反应。急性哮喘发作时不能替代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合并过敏性鼻炎患儿效果更佳。

四、布地奈德混悬液

布地奈德混悬液适用于中重度喘息性支气管炎,需通过雾化吸入给药。作为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能局部抗炎并降低气道高反应性。使用后需让患儿漱口以防口腔念珠菌感染,长期大剂量使用可能影响生长发育,需定期监测身高。

五、小儿肺热咳喘颗粒

小儿肺热咳喘颗粒为中成药,适用于风热犯肺型支气管炎,症见咳嗽痰黄、发热口渴等。主要成分包括麻黄、苦杏仁等,具有宣肺止咳功效。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风寒咳嗽者不宜使用。若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就医。

家长需注意保持患儿居室空气流通,维持适宜温湿度。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饮温水稀释痰液。密切观察呼吸频率、体温变化,若出现呼吸急促、持续高热或精神萎靡需立即就医。避免接触烟雾、冷空气等刺激因素,恢复期可适当进行呼吸训练增强肺功能。

马保海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保健科

小儿支气管炎怎么办?

小儿支气管炎可通过保持呼吸道湿润、拍背排痰、雾化治疗、口服药物、静脉输液等方式治疗。小儿支气管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冷空气刺激、过敏反应、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起。

1、保持呼吸道湿润

使用加湿器维持室内湿度在适宜范围,有助于稀释呼吸道分泌物。鼓励患儿多饮温水,每日少量多次饮用,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导致呛咳。母乳喂养的婴儿可增加哺乳次数,人工喂养的婴儿可适当补充温开水。湿润的呼吸道环境能缓解黏膜水肿,减轻咳嗽症状。

2、拍背排痰

采用空心掌从背部由下向上轻叩,避开脊柱区域,每次持续数分钟。最佳时机为餐前或餐后两小时,每日重复进行数次。婴幼儿可采取俯卧位头低臀高姿势,学龄前儿童可取坐位前倾姿势。该方法通过震动促进气管纤毛运动,帮助痰液向大气道移动,但需注意力度避免造成软组织损伤。

3、雾化治疗

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特布他林雾化液等药物经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雾化颗粒可直接作用于支气管黏膜,减轻炎症反应和支气管痉挛。治疗时选择安静环境,婴幼儿可使用面罩吸入,较大儿童可用口含器。每次雾化后需清洁面部并漱口,防止药物残留引起局部不良反应。

4、口服药物

氨溴索口服溶液能分解痰液中的黏蛋白,降低痰液黏稠度。小儿伪麻美芬滴剂可缓解鼻塞和咳嗽症状,但须严格按体重计算剂量。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适用于细菌感染引起的支气管炎,使用前需确认无青霉素过敏史。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家长不可自行调整用药方案。

5、静脉输液

对于出现脱水或进食困难的患儿,可静脉补充葡萄糖电解质溶液维持水盐平衡。严重喘息病例可能需要静脉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控制炎症反应。输液过程中需密切监测心率、尿量等指标,警惕输液反应发生。该方式通常作为住院治疗的辅助手段,门诊患儿较少采用。

患儿居室应保持通风但避免直接吹风,每日开窗换气数次。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粥类、面条等半流质食物,避免辛辣刺激及过甜过咸食品。衣物穿着以颈背部温暖无汗为度,过热可能加重呼吸负担。恢复期应避免剧烈运动,但可进行温和的呼吸训练游戏。家长需每日记录体温、咳嗽频率等症状变化,若出现呼吸急促、口唇发绀或持续高热应立即复诊。病程中注意隔离防护,避免交叉感染其他家庭成员。

谢江强

副主任医师 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

小儿支气管炎会自愈吗?

小儿支气管炎部分情况下可能自愈,但多数需要医疗干预。支气管炎分为病毒性感染和细菌性感染两种类型,是否自愈主要与病因、患儿免疫力以及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病毒性支气管炎通常由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引起,患儿免疫功能正常时,可能出现轻微咳嗽、低热等症状,病程约1-2周可逐渐缓解。此时保持充足休息、适当增加饮水量、维持空气湿润有助于症状改善。但需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及呼吸状态,若出现呼吸频率增快或精神萎靡需立即就医。

细菌性支气管炎或混合感染患儿往往伴随持续高热、脓性痰液等症状,自愈概率较低。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病原体可能引发支气管黏膜严重水肿,导致气道阻塞甚至肺炎。此类情况需及时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检查,必要时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克洛等抗生素治疗。早产儿、先天性免疫缺陷患儿更易进展为重症,绝对禁止等待自愈。

患儿居家护理期间应保持室内通风,避免接触冷空气及二手烟。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粥类、蔬菜泥等,少量多次补充水分。如咳嗽超过10天未缓解,或出现呼吸急促、口唇发绀等表现,须立即前往儿科或呼吸科就诊。恢复期可适当补充维生素A、锌等营养素帮助黏膜修复,但所有药物使用均需严格遵医嘱。

谢江强

副主任医师 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

小儿支气管炎多久能好?

小儿支气管炎一般7-10天能好转,实际恢复时间受到病情严重程度、病原体类型、患儿免疫力、治疗及时性、护理措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病情严重程度

轻度支气管炎患儿仅有咳嗽、低热症状时,恢复较快。若出现喘息、呼吸困难等表现,可能发展为毛细支气管炎或肺炎,病程会延长至2-3周。重症患儿需住院治疗,恢复期可能超过1个月。

2、病原体类型

病毒感染引起的支气管炎病程多为自限性,1周左右症状缓解。支原体感染病程较长,常持续2-3周。细菌性支气管炎需抗生素治疗,症状控制后仍需巩固用药5-7天。

3、患儿免疫力

营养状况良好的患儿恢复更快。早产儿、先天性免疫缺陷患儿易反复感染,病程可能迁延不愈。合并贫血、维生素D缺乏等基础疾病时,气道修复速度会明显减慢。

4、治疗及时性

发病早期进行对症治疗可缩短病程。延误治疗可能导致病情加重,特别是细菌感染未及时使用抗生素时,可能引发肺不张等并发症,显著延长恢复时间。

5、护理措施

保持室内空气湿润有助于痰液排出。适当多饮水能稀释痰液,拍背排痰可促进气道分泌物清除。避免接触冷空气、烟雾等刺激因素,能减少气道痉挛,加速炎症消退。

患儿恢复期间应保持清淡饮食,适量食用梨、白萝卜等润肺食物。避免剧烈运动,保证充足休息。家长需密切观察呼吸频率、体温变化,若出现呼吸急促、持续高热或精神萎靡,应立即复诊。注意与其他儿童隔离,防止交叉感染。恢复后1个月内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定期复查肺部听诊。

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儿科

热门标签

腹内疝 脑脓肿 水中毒 红斑狼疮 巴特综合征 食管裂孔疝 范科尼综合征 盆腔静脉曲张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