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儿科 > 儿科其他 > 多动症

多动症在家里如何训练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弱视训练100个游戏是什么?

弱视训练游戏主要通过视觉刺激和双眼协调练习改善视力,常见类型包括遮盖疗法游戏、红蓝滤光片游戏、精细目力训练游戏、虚拟现实互动游戏以及手眼协调训练游戏。

1、遮盖疗法游戏:

采用传统遮盖优势眼原理设计的电子游戏,如找茬、拼图等,强制弱视眼进行视觉识别。这类游戏需配合专业遮盖器具使用,通过趣味性任务提升患儿依从性,训练时长建议每次不超过30分钟。

2、红蓝滤光片游戏:

利用红蓝眼镜分离双眼视物的电子游戏,如三维立体射击、球类追踪等。特定波长的滤光片可刺激弱视眼视网膜细胞发育,游戏难度会随视力改善逐步升级,需在验光师指导下选择合适滤光参数。

3、精细目力训练游戏:

包含穿珠子、描画复杂图形等需要高度视觉专注力的实体游戏。通过持续调节睫状肌来改善弱视眼的调节功能,建议搭配不同尺寸的串珠或可变间距的图案模板进行渐进式训练。

4、虚拟现实互动游戏:

采用VR设备呈现动态立体视觉场景,如接球、避障等需要空间定位的游戏。沉浸式环境能增强双眼融合功能,但需注意选择符合儿童年龄段的场景亮度与移动速度,避免眩晕症状。

5、手眼协调训练游戏:

如投掷沙包、电子绘画板等需要视觉引导肢体动作的游戏。通过同步激活视觉皮层与运动皮层神经通路,改善弱视眼的视觉-运动整合能力,训练时应保持适当光照避免阴影干扰。

弱视训练需在眼科医生制定的个性化方案下进行,建议每天分2-3次完成不同类别的游戏训练,总时长控制在90分钟内。搭配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菠菜等食物,以及乒乓球、羽毛球等需要追踪快速移动物体的运动,能辅助提升训练效果。定期复查视力变化,避免过度训练导致视疲劳。

刘磊

副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肛肠科

儿童孤独症的康复训练有哪些?

儿童孤独症的康复训练方法主要有行为干预、语言训练、社交技能培养、感觉统合训练、家庭参与指导。

1、行为干预:

应用行为分析疗法是核心训练方法,通过正强化塑造目标行为。针对刻板行为可采用行为替代策略,问题行为矫正需配合功能行为评估。早期密集行为干预对改善认知功能效果显著。

2、语言训练:

语言治疗师会采用图片交换沟通系统促进非语言表达,通过口肌训练改善构音障碍。对于无语言儿童可引入辅助沟通设备,语言理解训练需结合日常生活场景。

3、社交技能培养:

通过结构化游戏治疗提升共同注意能力,社交故事法帮助理解社会规则。角色扮演训练可改善眼神接触和表情识别,小组训练能促进同伴互动技巧。

4、感觉统合训练:

针对感觉过敏或迟钝设计前庭觉、本体觉刺激方案。触觉脱敏训练可减轻防御行为,平衡器械训练有助于改善动作协调性。感觉餐单需根据个体反应动态调整。

5、家庭参与指导:

家长需掌握回合式教学法的操作要点,居家训练要保证环境结构化。家庭成员需统一应对策略,日常活动中嵌入训练目标。定期评估可及时调整干预计划。

康复训练需根据儿童发展水平制定个性化方案,建议保持每周20小时以上的干预强度。饮食方面注意补充Omega-3脂肪酸和维生素D,避免含人工添加剂食品。规律的运动锻炼有助于改善睡眠和情绪问题,推荐游泳、平衡车等低对抗性活动。建立稳定的生活作息对减轻焦虑尤为重要,视觉提示卡能帮助儿童理解日常流程。家长应定期参加专业培训,掌握最新的干预技术。

马保海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保健科

腰间盘突出康复训练8个动作?

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训练可通过臀桥、猫牛式、仰卧抱膝、鸟狗式、侧平板支撑、腹横肌激活、俯卧伸展、骨盆倾斜8个动作缓解症状。这些动作主要针对核心肌群强化、脊柱稳定性提升和神经压迫缓解。

1、臀桥:

仰卧位屈膝双脚踩地,臀部发力将骨盆抬至肩髋膝成直线,保持5秒缓慢下落。该动作能增强臀大肌和腘绳肌力量,减轻腰椎压力。训练时注意避免腰部代偿发力,初期可减少抬起高度。

2、猫牛式:

跪姿双手双膝支撑,吸气塌腰抬头牛式,呼气拱背低头猫式。通过脊柱屈伸活动改善椎间盘营养交换,增加脊柱柔韧性。动作需配合呼吸节奏缓慢进行,每组重复10-15次。

3、仰卧抱膝:

平躺双膝屈曲靠近胸部,双手环抱小腿前侧,保持30秒。这个姿势能牵拉下腰背肌肉,缓解神经根粘连。注意头部自然放松贴地,避免颈部过度前屈。

4、鸟狗式:

四点跪位同时伸展对侧手臂和腿,保持躯干稳定不旋转。该动作强化多裂肌和竖脊肌等深层稳定肌群,建议每次维持10秒,左右交替进行。

5、侧平板支撑:

侧卧前臂支撑,髋部抬离地面形成直线。能有效锻炼腹斜肌和腰方肌,改善脊柱侧向稳定性。初学者可从屈膝支撑开始,逐步延长保持时间至30秒。

6、腹横肌激活:

仰卧位屈膝,呼气时收缩腹部肌肉使肚脐向脊柱方向靠拢。这种等长收缩训练可增强腹内压,为腰椎提供内部支撑。每天练习3组,每组10次收缩。

7、俯卧伸展:

俯卧位用手肘支撑抬起上半身,保持髋部贴地。麦肯基疗法经典动作,有助于促进髓核回纳。动作需维持15-20秒,过程中不应出现下肢放射痛。

8、骨盆倾斜:

站立靠墙或仰卧位,通过腹部发力使骨盆后倾贴紧墙面/床面。这个动作能纠正骨盆前倾姿势,减少腰椎前凸角度。每组重复15次,注意动作幅度宜小不宜大。

康复训练需遵循无痛原则,急性期应卧床休息,症状缓解后逐步开始运动。建议每天选择3-4个动作循环练习,每个动作2-3组,配合游泳、快走等有氧运动。训练中出现下肢麻木或疼痛加重需立即停止并就医。日常注意保持正确坐姿,避免久坐久站,睡眠时可在膝下垫枕减轻椎间盘压力。饮食方面适当增加蛋白质和钙质摄入,有助于肌肉韧带修复。

刘磊

副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肛肠科

婴儿大动作训练的好处有哪些?

婴儿大动作训练能促进运动发育、增强体质、提升认知能力、改善协调性并培养自信心。主要好处包括促进神经发育、强化肌肉骨骼、提高平衡感、加速感知统合及优化情绪管理。

1、促进神经发育:

大动作训练通过爬行、翻身等动作刺激大脑神经元连接,加速髓鞘化进程。早期运动经验能激活小脑和前庭系统,为后期复杂动作奠定基础。研究发现,规律训练的婴儿在12月龄时站立和行走能力显著优于未训练组。

2、强化肌肉骨骼:

俯卧抬头训练可增强颈背部肌肉力量,爬行锻炼能协调四肢肌群发育。持续的大动作刺激促进骨密度增加,降低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风险。适度的负重练习如扶站,有助于脊柱生理弯曲的正常形成。

3、提高平衡感:

坐姿训练帮助婴儿建立重心调节能力,扶走练习可提升动态平衡水平。这些训练能增强前庭觉和本体觉的整合,减少学步期跌倒频率。良好的平衡能力是后期运动技能发展的关键基础。

4、加速感知统合:

大动作训练过程中婴儿需要同时处理视觉、触觉和空间信息,这种多感官协同能提升大脑信息处理效率。例如爬行时眼手协调练习,对后期书写和阅读能力有积极影响。

5、优化情绪管理:

成功完成动作目标会刺激多巴胺分泌,建立积极情绪反馈。运动时与照顾者的互动还能促进安全依恋形成。自主探索能力的提升可降低分离焦虑发生率,培养独立性格特质。

建议每日分3-4次进行短时训练,每次5-10分钟为宜。选择安全开阔的环境,使用色彩鲜艳的玩具引导动作。注意观察婴儿状态,避免在饥饿或疲倦时训练。可结合抚触按摩放松肌肉,训练后补充适量水分。不同月龄应侧重不同动作,如3月龄重点练习俯卧抬头,6月龄加强翻身训练,9月龄开始爬行引导。保持训练趣味性,通过儿歌、表情互动等方式维持婴儿兴趣。

谢江强

副主任医师 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

家里有小孩开空调要注意什么?

家有儿童使用空调需注意温度调节、湿度控制、空气流通、清洁维护、安全防护五个方面。

1、温度调节:

儿童房间空调温度建议设定在26-28摄氏度,避免与室外温差超过7摄氏度。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需保持恒温环境;学龄前儿童活动量大,温度过低易引发受凉。夜间睡眠时可调高1-2度,搭配薄毯使用。温度传感器应远离直吹区域,避免误判室温。

2、湿度控制:

空调运行会降低空气湿度,建议配合加湿器维持50%-60%湿度。干燥空气易导致儿童鼻黏膜干裂、皮肤瘙痒,可放置湿度计实时监测。使用空调时可在房间晾挂湿毛巾,或选择具备恒湿功能的空调机型。婴幼儿房间湿度不足可能诱发呼吸道不适。

3、空气流通:

每2-3小时需关闭空调开窗通风15分钟,保证空气新鲜度。空调出风口避免直吹儿童床铺,建议采用上下扫风模式。室内可搭配循环扇促进空气流动,但禁止对着人体直吹。密闭空间连续使用空调超过4小时,二氧化碳浓度可能超标影响儿童认知功能。

4、清洁维护:

空调滤网每两周清洗一次,使用中性洗涤剂浸泡后阴干。每年使用前需专业深度清洁蒸发器与风道,防止霉菌、尘螨滋生。制冷时冷凝水托盘易积水生菌,应定期检查消毒。新装机或长期未用的空调,首次运行需持续通风30分钟再让儿童进入。

5、安全防护:

空调电源插座需安装防触电保护盖,遥控器收纳在儿童无法触及处。外机支架要定期检查牢固性,防止坠落风险。教育儿童不可将手指伸入出风口栅格,壁挂式空调下方避免放置攀爬物。睡眠时建议启用静音模式,突然的制冷噪音可能惊醒婴幼儿。

除空调使用注意事项外,建议为儿童选择纯棉吸汗的睡衣,在空调房内穿着过膝裤袜预防膝关节受凉。每日保证足够饮水,可准备温热的蜂蜜柠檬水补充电解质。午后高温时段可提前开启空调降温,但睡前2小时宜调高温度帮助身体适应。定期带儿童进行户外活动增强体温调节能力,避免形成空调依赖。若儿童出现持续性鼻塞、咳嗽等空调病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过敏原。

马保海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保健科

热门标签

红斑 截瘫 弱视 天花 肺水肿 蠕虫病 气性坏疽 宫颈原位癌 必需脂肪酸缺乏 基础代谢率异常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