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肿瘤科 > 卵巢癌

卵巢癌术后能存活几年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张楠 主任医师
济南市中心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卵巢癌晚期治疗方法是什么?

卵巢癌晚期可通过手术治疗、化学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姑息治疗等方式综合干预。晚期治疗需根据肿瘤扩散程度、患者身体状况及基因检测结果制定个体化方案。

1、手术治疗:

晚期卵巢癌手术以肿瘤细胞减灭术为主,尽可能切除肉眼可见病灶。对于广泛转移者可能联合肠切除、脾切除等脏器手术,术后需配合辅助治疗。手术适应症需评估患者心肺功能及营养状态。

2、化学治疗:

紫杉醇联合卡铂是标准一线化疗方案,对于铂敏感复发可选用吉西他滨等药物。化疗周期通常为6-8个疗程,治疗期间需监测骨髓抑制及肝肾功能。新型脂质体阿霉素可降低心脏毒性。

3、靶向治疗:

PARP抑制剂如奥拉帕利适用于BRCA基因突变患者,抗血管生成药物贝伐珠单抗可延长无进展生存期。用药前需进行基因检测,治疗期间注意高血压和蛋白尿等不良反应监测。

4、免疫治疗:

PD-1/PD-L1抑制剂可用于微卫星高度不稳定型肿瘤,联合治疗时需警惕免疫相关性肺炎等不良反应。治疗前需检测肿瘤突变负荷及PD-L1表达水平。

5、姑息治疗:

针对恶性腹水可行腹腔穿刺引流,疼痛管理遵循三阶梯止痛原则。营养支持包括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心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终末期患者建议进行舒缓疗护。

晚期卵巢癌患者需保证每日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蛋清及乳清蛋白粉,适当补充ω-3脂肪酸。根据体力状况进行床边踝泵运动或短距离步行,睡眠障碍者可尝试冥想放松。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及影像学,出现剧烈腹痛、呼吸困难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家属应学习基础护理技能,注意观察患者用药后反应,保持居住环境通风清洁。参加病友互助小组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医疗团队会提供症状管理指导。

白晓燕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肿瘤综合科

膀胱切除后能存活10年吗?

膀胱切除术后患者存活10年以上的情况较为常见,实际生存期与肿瘤分期、术后护理、随访复查等因素密切相关。

1、肿瘤分期: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行膀胱切除术后10年生存率可达70%以上。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若未发生转移,术后配合综合治疗仍可能实现长期生存。肿瘤分期越早,预后相对越好。

2、尿流改道方式:

回肠代膀胱术能较好维持生理排尿功能,患者生活质量较高。输尿管皮肤造口术需终身佩戴集尿袋,但操作简单并发症少。选择适合的尿流改道方式有助于延长生存期。

3、术后辅助治疗:

根据病理结果可能需要辅助化疗,常用方案含顺铂、吉西他滨等药物。局部复发风险高的患者可考虑放疗。规范的综合治疗能显著降低复发转移概率。

4、定期随访监测:

术后需每3-6个月进行膀胱镜、CT等检查,监测上尿路和尿道残端情况。早期发现复发灶可通过局部治疗控制,这是获得长期生存的关键。

5、并发症管理:

需重点预防尿路感染、肾积水等并发症,保持造口清洁干燥。代谢性酸中毒患者需定期监测电解质,及时纠正酸碱平衡紊乱。

膀胱切除术后患者应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多进食新鲜蔬果补充维生素。可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增加腹压的动作。戒烟限酒,控制血压血糖在正常范围。定期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发现尿频尿痛等异常及时就诊。保持乐观心态,加入病友互助组织获取心理支持。

高建军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生殖系统

脑部胶质瘤2级能存活多久?

脑部胶质瘤2级患者的生存期一般为5-10年,实际生存时间受到肿瘤位置、分子病理特征、治疗方式、个体差异及术后护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肿瘤位置:

肿瘤位于非功能区且边界清晰者预后较好,如额叶非优势半球胶质瘤;若累及脑干、丘脑等关键部位,则手术全切难度大,易复发。标准治疗方案为手术联合放疗,术后需定期复查磁共振。

2、分子病理特征:

IDH1基因突变和1p/19q共缺失型患者预后显著优于野生型,此类患者对替莫唑胺化疗敏感。病理检测需包含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评估,甲基化阳性者放化疗效果更佳。

3、治疗方式:

手术全切配合术后放疗可将5年生存率提升至60%以上,部分患者可采用PCV化疗方案丙卡巴肼+洛莫司汀+长春新碱。立体定向放疗适用于术后残留病灶,质子治疗能减少正常脑组织损伤。

4、个体差异:

年龄小于40岁、卡氏评分大于90分的患者生存优势明显。存在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者需同步控制代谢指标,免疫功能低下者需预防机会性感染。

5、术后护理:

康复期需进行认知功能训练预防放疗后痴呆,癫痫患者应规范服用抗癫痫药物。营养支持建议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每周3次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生存质量。

患者应每3-6个月复查增强磁共振监测复发迹象,出现头痛加重或神经功能缺损需及时就诊。保持每日30分钟太极拳或散步,补充欧米伽3脂肪酸和抗氧化剂,避免熬夜及高盐饮食。心理干预可降低焦虑抑郁发生率,家属需接受专业照护培训。

邸立君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肿瘤综合科

卵巢癌早期都有些什么信号?

卵巢癌早期可能出现盆腔胀痛、异常阴道出血、消化系统症状、排尿异常及疲劳消瘦等症状。

1、盆腔胀痛:

持续性的下腹部隐痛或坠胀感是常见早期表现,疼痛可能放射至腰背部。这种症状与肿瘤增大压迫盆腔神经或引起局部炎症反应有关。出现不明原因盆腔疼痛超过两周时,建议进行妇科超声检查。

2、异常阴道出血:

绝经后出血或月经周期紊乱需警惕,肿瘤可能干扰激素分泌或直接侵犯子宫内膜。非经期出血量通常较少,呈点滴状,可能伴有水样或血性分泌物。40岁以上女性出现异常出血应完善肿瘤标志物检测。

3、消化系统症状:

早期可能出现食欲减退、餐后饱胀感及排便习惯改变。肿瘤压迫肠道或产生腹水会影响消化功能,易被误诊为胃肠疾病。若伴随体重下降超过原体重10%,需考虑卵巢癌可能。

4、排尿异常:

尿频尿急但无尿痛是典型表现,肿瘤压迫膀胱或输尿管导致容量减少。夜尿增多尤为显著,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排尿困难。这类症状与尿路感染的区别在于抗生素治疗无效。

5、疲劳消瘦:

进行性乏力伴体重下降是重要警示信号,癌细胞消耗大量能量导致代谢紊乱。贫血相关症状如面色苍白、活动后心悸可能同时出现。半年内体重减轻5公斤以上需排查恶性肿瘤。

日常应注意记录月经周期变化,每年进行妇科检查和盆腔超声筛查。保持膳食纤维摄入有助于肠道蠕动,适量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有家族史者建议进行BRCA基因检测,适度运动可增强免疫力但需避免剧烈活动。出现上述任一症状持续两周以上应及时就诊,早期诊断对预后至关重要。

邸立君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肿瘤综合科

艾滋病毒在空气中存活时间?

艾滋病毒在空气中一般存活数分钟至数小时,实际存活时间受到温度、湿度、病毒载量、暴露环境、接触介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温度影响:

艾滋病毒在高温环境下存活时间显著缩短。实验室数据显示,56摄氏度环境下30分钟即可灭活病毒,而常温20-25摄氏度干燥环境中病毒活性可维持1-2小时。低温环境会延长病毒存活时间,4摄氏度条件下病毒可能保持传染性数日。

2、湿度作用:

干燥环境会加速病毒包膜蛋白变性,导致病毒失活。相对湿度低于50%时,病毒在物体表面存活时间通常不超过30分钟。高湿度环境虽能延长病毒存活时间,但体液干燥后形成的盐结晶也会破坏病毒结构。

3、病毒载量差异:

血液等体液中的病毒浓度直接影响存活时长。1毫升血液中含百万拷贝病毒时,干燥后仍可能检测到活性病毒达6小时;而唾液等低载量体液每毫升含数百拷贝干燥后病毒通常在10分钟内失活。

4、环境介质:

病毒在不同物体表面存活时间存在显著差异。光滑表面如玻璃、金属上的存活时间约1小时短于多孔材料如布料、纸张可达3小时。注射器内残留血液因形成密闭环境,病毒可能存活数日。

5、紫外线照射:

阳光中的紫外线能快速破坏病毒RNA结构。实验显示,直接阳光照射下体液中的病毒在5分钟内完全失活,而室内荧光灯环境需要30分钟以上才能达到相同效果。

日常接触不必过度担忧艾滋病毒传播风险。病毒离开人体后很快失去传染性,常规社交接触如握手、共用餐具不会传播。保持环境通风、定期消毒门把手等高频接触部位即可有效预防。若发生高危暴露,应在72小时内前往医疗机构进行暴露后预防用药评估。合理膳食、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持免疫功能,但需注意避免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接触血液的个人物品。

刘亚铃

主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皮肤科

热门标签

红斑 截瘫 弱视 天花 肺水肿 蠕虫病 气性坏疽 宫颈原位癌 必需脂肪酸缺乏 基础代谢率异常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