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骨科 > 脊柱外科 > 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如何牵引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亢晓冬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腰椎间盘突出做牵引好么?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是否适合牵引治疗需根据病情决定,牵引治疗对部分患者有效,但并非所有患者都适用。腰椎间盘突出可能与椎间盘退变、外伤、长期不良姿势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腰痛、下肢放射痛等症状。

牵引治疗通过机械牵拉减轻椎间盘压力,缓解神经根压迫。对于轻中度椎间盘突出且无严重椎管狭窄的患者,牵引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肌肉痉挛。治疗时需注意牵引力度和时间,过度牵引可能导致韧带损伤。部分患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间歇性牵引,配合卧床休息可获得症状缓解。

存在严重骨质疏松、腰椎滑脱或马尾综合征的患者不宜牵引。急性期髓核突出伴明显水肿时,牵引可能加重炎症反应。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骨性狭窄的患者,牵引效果有限且可能引发神经刺激症状。部分高龄患者因椎间隙高度丧失,牵引后易出现关节突关节损伤。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除牵引外,可尝试热敷、低频脉冲电刺激等物理疗法。急性期应卧床休息,选择硬板床并保持腰椎生理曲度。恢复期可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如五点支撑法、游泳等运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久坐久站,搬运重物时保持腰部直立。若保守治疗三个月无效或出现进行性神经功能障碍,需考虑椎间孔镜等微创手术治疗。饮食上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维持正常骨代谢。

张玲

主任医师 河南省肿瘤医院 肝胆外科

胫骨结节牵引术多少钱?

胫骨结节牵引术一般需要5000元到20000元,实际费用受到医院等级、麻醉方式、术后用药、住院天数、地区经济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医院等级

三甲医院收费通常高于二级医院,主要体现在手术耗材使用标准和护理服务差异。三级医院可能采用进口牵引器械,而基层医院多选用国产基础型号。不同级别医院的人力成本分摊也存在梯度差异。

2、麻醉方式

局部麻醉费用约500-1000元,全身麻醉需增加2000-4000元支出。复杂病例可能需持续硬膜外麻醉,其药品和设备使用会进一步提高费用。麻醉风险评估和监护时长也会影响最终计价。

3、术后用药

常规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镇痛药如塞来昔布等基础药物约需800-1500元。若出现感染需升级为万古霉素等特殊抗生素,或使用人血白蛋白等支持药物,费用可能增加3000-5000元。

4、住院天数

标准牵引治疗需住院7-10天,每日床位费和护理费约300-600元。出现皮肤压疮或牵引失效等并发症时,住院周期延长至2-3周会产生额外费用。康复理疗项目按次收费也会累积增加支出。

5、地区经济水平

一线城市手术费比三四线城市高出30%-50%,主要体现在医疗服务价格指数差异。经济发达地区的人工成本、消毒灭菌标准及耗材采购价均较高,但医保报销比例通常也更优厚。

术后需保持牵引装置清洁干燥,每日用碘伏消毒进针点。饮食应增加牛奶、鸡蛋等富含钙质食物,配合维生素D促进骨骼修复。早期进行踝泵运动预防血栓,2周后可在医生指导下开始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对位情况,牵引期间避免剧烈翻身或坐起。出现针道渗液、剧烈疼痛或发热时应立即通知医护人员。

蒙岭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骨牵引适用于什么?

骨牵引主要适用于骨折复位、关节脱位矫正、肢体畸形矫正等情况。主要有骨折不稳定、关节脱位无法手法复位、严重肢体短缩、术前临时固定、炎症或肿瘤导致的骨破坏等适应症。

1、骨折不稳定

粉碎性骨折或开放性骨折因骨块移位严重,手法复位难以维持稳定性时需采用骨牵引。通过持续牵拉力使骨折端保持对位,常见于股骨干骨折、胫腓骨骨折等。牵引期间需定期复查X线片调整重量,通常配合石膏或外固定架使用。

2、关节脱位无法手法复位

陈旧性肩关节脱位或髋关节脱位因软组织挛缩,常规手法复位失败时可尝试骨牵引。通过逐步增加牵引力松解粘连组织,常见跟骨牵引治疗髋关节后脱位。需注意避免过度牵引导致神经血管损伤。

3、严重肢体短缩

下肢不等长超过3厘米可能影响步态,可通过骨牵引进行肢体延长。常见于小儿麻痹后遗症或骨骺损伤患者,采用Ilizarov技术逐步牵拉促进新骨形成。每日延长幅度需控制在1毫米以内。

4、术前临时固定

复杂骨盆骨折或脊柱骨折需手术但存在休克风险时,可先行骨牵引稳定病情。胫骨结节牵引能缓解骨盆骨折疼痛,颅骨牵引用于颈椎骨折防止脊髓二次损伤。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再行确定性手术。

5、炎症或肿瘤导致的骨破坏

慢性骨髓炎或骨肿瘤造成病理性骨折时,骨牵引可维持肢体长度并减轻疼痛。同时需配合抗生素或放化疗控制原发病。牵引针道需每日消毒预防感染。

实施骨牵引期间应保持针道清洁干燥,每日用碘伏消毒避免感染。观察末梢血运和感觉变化,防止牵引过度导致神经麻痹。定期拍摄X线片评估复位效果,牵引重量需根据肌肉强度逐步调整。卧床期间需进行踝泵锻炼预防深静脉血栓,加强营养摄入促进骨愈合。拆除牵引装置后应循序渐进进行关节功能康复训练。

黄国栋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预防保健科

跟骨牵引的步骤有什么?

跟骨牵引的步骤主要有术前评估、定位标记、消毒麻醉、钻孔固定、牵引装置安装。

1、术前评估

需通过X线片确认骨折类型及移位程度,评估软组织损伤情况。检查足背动脉搏动及末梢血运,排除血管神经损伤风险。测量跟骨宽度选择合适牵引针规格,通常成人使用3-4毫米斯氏针。

2、定位标记

在跟骨结节下1.5厘米、后缘前2厘米处确定进针点,避免损伤腓肠神经及跟腱。用龙胆紫标记双侧进针点,保持与足底平面呈15度仰角。定位后需再次透视确认,确保进针路径避开距下关节面。

3、消毒麻醉

采用碘伏溶液由内向外环形消毒三遍,铺无菌洞巾。使用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至骨膜层,麻醉范围需覆盖预定穿刺路径。麻醉生效后以尖刀片作3毫米皮肤小切口,减少针道周围软组织张力。

4、钻孔固定

持电钻以低速模式垂直标记方向穿透皮质,进针时保持持续冷却避免骨灼伤。针尖穿出对侧皮质后敲击使两侧外露长度均等,套入无菌橡胶瓶盖保护针尾。术中需多次透视确认牵引针平行踝关节轴线,避免内外翻偏差。

5、牵引装置安装

连接牵引弓与滑轮系统,初始重量设置为体重的1/7-1/10。调整下肢支架保持膝关节屈曲20度,防止腓总神经受压。每日检查针道有无渗出,定期拍摄X线片监测复位情况,通常维持4-6周。

术后需保持针道清洁干燥,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洗后覆盖无菌敷料。早期进行踝泵运动预防深静脉血栓,牵引期间避免负重活动。定期复查调整牵引重量,观察末梢感觉运动功能。拆除牵引装置后逐步开展关节活动度训练,配合物理治疗促进功能恢复。饮食需保证充足蛋白质和钙质摄入,有助于骨折愈合。

方毅

主任医师 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 病理科

颅骨牵引术后的护理?

颅骨牵引术后护理需重点关注伤口管理、体位调整、牵引装置维护、并发症预防及营养支持。主要措施有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时翻身避免压疮、检查牵引力线稳定性、观察神经症状变化、补充高蛋白饮食。

1、伤口护理

术后每日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洁颅骨钉道入口,观察有无渗液或红肿。钉道周围涂抹碘伏消毒,覆盖透气敷料。若出现局部发热、脓性分泌物或剧烈疼痛,提示可能存在感染,需立即通知医生处理。牵引期间禁止自行触碰或调整颅骨钉位置。

2、体位管理

保持头颈部与牵引力线方向一致,使用软枕支撑颈肩部。每2小时协助患者轴向翻身一次,避免拖拽头部。侧卧时用枕头维持脊柱中立位,防止牵引重量偏移。床尾可抬高15-20度作为反牵引,但需确保患者无滑脱风险。

3、装置维护

每日检查牵引绳是否在滑轮槽内,砝码悬空无阻碍。测量两侧颅骨钉外露长度是否对称,误差超过3毫米需调整。牵引重量通常维持4-6公斤,不可随意增减。发现绳索磨损、砝码松动或支架移位时,应及时联系医护人员处理。

4、并发症监测

观察有无头痛加剧、视力模糊等颅内压增高表现,警惕硬膜外血肿。检查四肢肌力和感觉,早期识别脊髓压迫。定时测量体温,预防坠积性肺炎和尿路感染。长期卧床者需进行踝泵运动预防深静脉血栓。

5、营养支持

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流质或软食,如鱼肉泥、蒸蛋、果蔬汁等,促进伤口愈合。钙质摄入量每日不低于800毫克,可食用乳制品、豆腐等。少食多餐避免呛咳,进食时保持半卧位。糖尿病患者需监测血糖,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

术后康复期需持续佩戴颈托2-3个月,逐步进行颈部肌肉等长收缩训练。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复位情况,牵引通常维持4-6周。家属应协助患者进行被动关节活动,预防肌肉萎缩。保持环境无障碍物,配备助行器辅助下床活动。出现眩晕、步态不稳等异常需立即复诊。

赵平

主任医师 单县中心医院 全科

热门标签

气虚 唇炎 斑釉牙 裂头蚴病 肉毒中毒 胆总管囊肿 高血压危象 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性结膜炎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