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肾内科 > 肾虚

肾虚脱发可以再自然生长吗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朱振国 副主任医师
鹤岗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自然流产干净的表现有哪些?

自然流产干净的表现主要有阴道出血停止、腹痛消失、妊娠组织完全排出、超声检查无残留、激素水平恢复正常。

1、阴道出血停止:

自然流产后阴道出血量会逐渐减少,通常在1-2周内完全停止。初期可能为鲜红色,后转为暗红色或褐色分泌物。若出血持续超过两周或突然增多,需警惕宫腔残留或感染可能。

2、腹痛消失:

流产过程中出现的阵发性下腹疼痛会随着妊娠组织排出而缓解。轻微隐痛可能持续1-3天,若出现剧烈腹痛或疼痛持续加重,可能提示不完全流产或盆腔炎症。

3、妊娠组织完全排出:

可见完整孕囊或绒毛组织排出是判断流产完全的重要标志。孕早期流产可能仅见血块状组织,孕8周后可见典型绒毛结构。组织排出后症状应明显改善。

4、超声检查无残留:

经阴道超声显示子宫内膜线清晰、宫腔内无异常回声团块,内膜厚度<15mm提示流产完全。超声检查应在出血停止后3-5天进行,准确性更高。

5、激素水平恢复正常:

血HCG水平会呈对数下降,约2-3周降至非孕水平<5mIU/ml。尿妊娠试验转阴时间较血HCG延迟,完全流产后2周左右应转为阴性。

流产后应注意休息1-2周,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保持会阴清洁,2周内禁止盆浴和性生活。饮食宜清淡营养,多摄入含铁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等补充失血。可适当饮用红糖姜茶促进子宫收缩,但不宜过量。1个月后复查超声和HCG,确认恢复情况。出现发热、异常分泌物或持续出血应及时就医。心理疏导很重要,家人应给予充分情感支持,避免过度自责。下次备孕前建议进行孕前检查,间隔3-6个月再怀孕更有利于子宫内膜修复。

魏碧荷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妇科

早期自然流产多久能流干净?

早期自然流产一般需要7-14天完全流干净,实际时间受到妊娠周数、流产类型、子宫收缩情况、是否完全排出妊娠组织、个体恢复差异等因素影响。

1、妊娠周数:

妊娠时间越短,流产过程通常越快。孕6周前自然流产出血时间平均为5-7天,孕8-10周可能需要10-14天。胚胎组织越小,子宫排空越彻底。

2、流产类型:

完全流产出血时间较短,约1周内停止;不全流产可能持续出血2周以上,需超声确认宫腔内是否有残留组织。难免流产出血量较大但持续时间相对明确。

3、子宫收缩:

子宫收缩良好可加速妊娠组织排出,表现为阵发性下腹痛伴随血块排出。收缩乏力可能导致出血时间延长,可适当活动促进宫缩。

4、组织残留:

妊娠物完全排出后出血量会逐渐减少。若持续鲜红色出血超过月经量,或突然大量出血,提示可能存在组织残留,需超声检查确认。

5、个体差异:

年龄较大、贫血体质、子宫位置异常者恢复较慢。既往有宫腔操作史者可能影响子宫收缩功能,导致出血时间延长。

流产后应注意休息但避免绝对卧床,适当走动促进宫缩;保持会阴清洁,2周内禁止盆浴和性生活;观察出血量变化,如出血超过月经量或持续2周未净需及时就诊;饮食宜补充高铁高蛋白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避免生冷刺激;1个月后复查超声确认子宫恢复情况,待月经恢复正常周期后再计划妊娠。流产后心理调适同样重要,可与家人沟通或寻求专业心理咨询。

魏碧荷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妇科

自然流产的保胎方法有哪些?

自然流产的保胎方法主要有卧床休息、黄体酮支持治疗、中药调理、心理疏导、定期监测。

1、卧床休息:

减少体力活动可降低子宫收缩频率,建议采取左侧卧位改善胎盘血流。避免提重物、长时间站立等行为,保持每日8小时以上卧床时间,但需每2小时翻身预防静脉血栓。

2、黄体酮支持:

针对黄体功能不足导致的先兆流产,可选用黄体酮胶囊、地屈孕酮片等药物补充孕激素。用药期间需监测阴道出血量和腹痛情况,禁止自行调整用药方案。

3、中药调理:

中医辨证属肾虚型可服用寿胎丸,气血两虚型适用泰山磐石散。需由中医师根据舌脉象调整方剂,避免与西药发生相互作用,服药期间忌食生冷辛辣。

4、心理干预:

流产焦虑会刺激儿茶酚胺分泌加重宫缩,可通过正念冥想、音乐疗法缓解压力。建议伴侣共同参与心理疏导,每周进行2-3次放松训练,避免情绪剧烈波动。

5、动态监测:

每周复查血HCG和孕酮水平,通过超声观察胚胎发育情况。出现持续出血或腹痛加剧需立即就诊,妊娠12周后需重点监测宫颈机能。

保胎期间建议每日摄入15毫克以上维生素E及400微克叶酸,适量食用山药、黑豆等含植物雌激素的食物。避免剧烈运动但可进行盆底肌训练,穿着宽松衣物减少腹部压迫。保持每日7-8小时睡眠,卧室温度维持在24-26摄氏度。出现阴道排液或规律宫缩需立即就医,妊娠20周后建议使用托腹带减轻重力影响。

魏碧荷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妇科

眼近视有自然恢复的可能吗?

近视通常无法自然恢复,但可通过科学干预延缓进展或改善视力。近视的矫正与防控方法主要有光学矫正、药物控制、行为干预、手术治疗、中医调理。

1、光学矫正:

框架眼镜和角膜接触镜是最常见的光学矫正方式。对于青少年近视,验配离焦型镜片可延缓眼轴增长。成年人可选择夜间佩戴的角膜塑形镜,白天暂时获得清晰视力。验光需在专业机构进行,错误度数可能加重视疲劳。

2、药物控制:

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是目前经临床验证能有效延缓儿童近视发展的药物,需在医生监督下使用。该药物通过调节睫状肌张力发挥作用,常见副作用包括畏光和视近模糊。使用期间需定期监测眼压和调节功能。

3、行为干预:

每日户外活动2小时以上是预防近视发展的有效手段,自然光照刺激多巴胺分泌有助于抑制眼轴增长。保持"20-20-20"用眼法则,即每20分钟注视20英尺外物体20秒。阅读距离应保持33厘米以上,避免躺卧阅读。

4、手术治疗:

成年人近视稳定后可考虑激光角膜切削术或晶体植入术。全飞秒激光手术通过改变角膜曲率矫正屈光不正,适合中低度近视。高度近视患者可选择有晶体眼内镜植入,但需排除视网膜病变等禁忌症。

5、中医调理:

中医认为近视与肝肾不足相关,可采用耳穴压豆、针灸睛明穴等疗法辅助改善眼周循环。菊花决明子茶具有清肝明目功效,配合眼部穴位按摩可缓解视疲劳。这些方法需长期坚持,不能替代主流医学治疗。

建立科学的用眼习惯是防控近视的基础。建议学龄儿童每日保证鱼肉蛋奶等优质蛋白摄入,补充富含叶黄素的深色蔬菜。乒乓球、羽毛球等球类运动可锻炼眼部调节能力。定期进行散瞳验光检查,建立屈光发育档案,18岁前每半年复查一次眼轴长度。高度近视者需避免剧烈运动,每年检查眼底排除视网膜病变风险。夜间保持充足睡眠,黑暗环境有助于视网膜多巴胺分泌。综合采取防控措施可最大限度保护视力健康。

叶奎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血管外科

孩子为什么会缺乏生长激素?

孩子缺乏生长激素可能由垂体发育异常、遗传因素、颅脑损伤、肿瘤压迫、围产期缺氧等原因引起。

1、垂体发育异常:

生长激素由脑垂体分泌,先天性垂体发育不良或结构异常会导致激素合成不足。这类患儿往往伴随其他垂体激素缺乏,需通过磁共振检查确诊。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激素替代。

2、遗传因素:

约5%的生长激素缺乏症与基因突变有关,如生长激素基因缺陷或受体异常。家族中有矮小症病史的儿童患病风险较高。基因检测可辅助诊断,必要时需终身激素治疗。

3、颅脑损伤:

头部外伤、颅脑手术或放射治疗可能损伤下丘脑-垂体轴。这类继发性缺乏常伴有头痛、视力改变等神经系统症状,需通过激发试验评估垂体功能。

4、肿瘤压迫:

颅咽管瘤、垂体瘤等占位性病变会直接压迫垂体组织。患儿多表现为进行性生长迟缓伴多饮多尿,影像学检查可见蝶鞍区占位。手术切除肿瘤后部分患者激素分泌可恢复。

5、围产期缺氧:

分娩时严重窒息可能导致垂体前叶缺血坏死。这类患儿出生时多有窒息抢救史,青春期前出现明显生长落后。早期诊断后及时补充生长激素可改善终身高。

对于生长激素缺乏的儿童,日常需保证优质蛋白质和钙质摄入,如鱼类、乳制品及豆类;规律进行跳绳、篮球等纵向运动;建立固定作息时间表确保深度睡眠;定期监测生长速度和骨龄发育。若3岁以上年生长速度不足5厘米或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儿童第三百分位,建议尽早就诊儿童内分泌科进行系统评估。

谢江强

副主任医师 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

热门标签

肾病 房性早搏 睾丸肿瘤 会厌囊肿 并殖吸虫病 肺隐球菌病 颈肩综合征 慢性鼻窦炎 多发脑梗死性痴呆 后天性掌跖角化病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