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整形美容科 > 美容科 > 脱毛

激光脱毛碰水了怎么办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竺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脸部脱毛大概花多少钱?

脸部脱毛一般需要500-3000元,具体费用可能与脱毛部位、脱毛面积、脱毛次数、脱毛方式等因素有关。

激光脱毛是目前常见的脱毛方式,价格通常在1000-3000元。激光脱毛利用激光能量破坏毛囊,达到脱毛效果,一般需要多次治疗才能彻底脱毛。冰点脱毛价格通常在800-2000元,冰点脱毛在激光脱毛的基础上加入了冷却系统,可以减轻疼痛感。光子脱毛价格通常在500-1500元,光子脱毛利用强脉冲光破坏毛囊,效果相对激光脱毛较弱,需要更多次治疗。脱毛膏价格通常在100-300元,脱毛膏通过化学物质溶解毛发,效果短暂,需要频繁使用。蜜蜡脱毛价格通常在50-200元,蜜蜡脱毛通过物理方式拔除毛发,效果短暂,可能引起皮肤刺激。

建议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进行脸部脱毛,避免使用劣质脱毛产品导致皮肤损伤。

陈腊梅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牙不碰不疼一碰就疼是怎么回事?

牙不碰不疼一碰就疼可能与牙本质敏感、龋齿或牙周炎有关。

牙本质敏感通常由于牙龈退缩或牙釉质磨损导致牙本质暴露,冷热或机械刺激会引发短暂尖锐疼痛。龋齿在进展至牙本质层时,咀嚼压力可刺激暴露的牙髓神经末梢产生疼痛。牙周炎患者因牙龈萎缩和牙根面暴露,触碰患牙可能出现钝痛或酸软感。这三种情况均需口腔检查确诊,牙本质敏感可使用抗敏感牙膏,龋齿需及时充填,牙周炎需进行龈下刮治等专业治疗。

日常建议使用软毛牙刷避免过度磨损,减少酸性食物摄入,并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李胜锋

山东省立医院 口腔科学

永久脱毛对身体的坏处?

永久脱毛通常对身体无明显长期危害,但可能引起暂时性皮肤刺激或毛囊炎。激光脱毛或电解脱毛等永久性脱毛技术主要通过破坏毛囊实现效果,其潜在风险主要有皮肤红肿、色素沉着、毛囊感染、瘢痕形成、过敏反应等。选择正规医疗机构操作可降低风险。

1、皮肤红肿

治疗后常见暂时性皮肤发红和肿胀,与光热作用刺激表皮有关。冷敷可缓解症状,通常数小时内消退。敏感肌肤或操作能量过高时可能持续更久,需避免抓挠并保持局部清洁。

2、色素沉着

深肤色人群可能出现治疗区域颜色加深,多因黑色素细胞受热刺激导致。严格防晒有助于减轻症状,多数情况下3-6个月可逐渐淡化。反复高能量治疗会加重色素异常风险。

3、毛囊感染

脱毛后毛囊口开放时可能继发细菌感染,表现为红肿疼痛或脓疱。术前消毒不彻底或术后护理不当为主要诱因。出现感染症状需就医处理,必要时使用抗生素软膏。

4、瘢痕形成

瘢痕体质者进行电解脱毛可能引发增生性瘢痕,与针式电极反复穿刺有关。激光脱毛瘢痕概率较低,但操作失误导致表皮灼伤时仍可能遗留萎缩性瘢痕。术前评估皮肤状态至关重要。

5、过敏反应

少数人对脱毛前使用的表面麻醉剂或术后修复产品过敏,表现为瘙痒性皮疹。激光脱毛本身极少引起过敏,但冷却凝胶中的成分可能成为致敏原。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用相关产品。

进行永久脱毛后24小时内避免高温沐浴和剧烈运动,治疗区域涂抹医用修复凝胶可促进皮肤恢复。治疗间隔需遵循专业建议,过度频繁操作会增加皮肤损伤风险。术后出现持续疼痛、水疱或发热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复诊。日常需做好物理防晒,治疗期间禁用其他脱毛方式。瘢痕体质、光敏性疾病患者及孕妇应谨慎选择永久脱毛方案。

叶奎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血管外科

产后多少天可以碰冷水?

产后一般建议42天内避免接触冷水,过早接触冷水可能导致寒邪入侵、关节疼痛等问题。产后身体恢复受分娩方式、体质差异、护理条件、并发症情况、环境温度等因素影响。

产后女性气血亏虚,腠理疏松,此时接触冷水易使寒湿之邪侵入经络。传统坐月子期间需注意保暖,洗手洗脸建议使用温水,避免直接接触冰水或长时间浸泡冷水。自然分娩且恢复良好者,产后30天可逐步尝试短时间接触常温水,但仍需观察身体反应。

剖宫产或存在产后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产妇,应严格遵循42天禁忌期。部分体质敏感者接触冷水后可能出现手指关节僵硬、腰背酸痛等症状,此类人群需延长避寒时间至60天。寒冷地区冬季需额外注意水温调节,必要时可佩戴橡胶手套隔离冷水刺激。

产后恢复期应保持充足休息,饮食上多摄入温补类食物如红枣鸡汤、姜糖水等促进气血恢复。室内温度建议维持在24-26摄氏度,洗澡水温控制在38-40摄氏度。若必须接触冷水,建议分段进行并立即擦干,同时观察是否出现肌肉酸痛等不适症状。哺乳期妇女更需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影响乳汁分泌。出现持续关节疼痛或畏寒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排除风湿性疾病。

林丽丽

副主任医师 桂林南溪山医院 妇科

耳朵起个包一碰就疼?

耳朵起包伴触痛可能是毛囊炎、皮脂腺囊肿或外耳道疖肿等疾病引起。常见原因有细菌感染、局部外伤、过敏反应、耳部湿疹、耳廓假性囊肿等。建议避免挤压患处,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毛囊炎

耳部毛囊细菌感染可形成红色丘疹,伴随肿胀疼痛。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常见致病菌,过度清洁或刮擦可能破坏皮肤屏障。保持耳部干燥清洁,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抗生素外用药。避免抓挠刺激,防止感染扩散。

2、皮脂腺囊肿

耳部皮脂腺导管阻塞形成囊肿,继发感染时出现红肿热痛。囊肿体积增大可能压迫周围组织。未感染时可观察,合并感染需就医处理。医生可能建议头孢氨苄胶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口服抗生素,严重者需手术引流。

3、外耳道疖肿

外耳道皮肤毛囊深部感染形成局限性脓肿,触碰耳屏或牵拉耳廓时疼痛加剧。常见于挖耳损伤或游泳后耳道潮湿。需避免进水,可配合医生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脓肿成熟后需由医生切开排脓。切忌自行挑破以免感染扩散。

4、过敏反应

耳部接触染发剂、金属耳饰等致敏物可能引发接触性皮炎,表现为红斑、丘疹伴瘙痒疼痛。立即停止接触过敏原,冷敷缓解症状。医生可能开具氯雷他定片等抗组胺药,严重时短期使用氢化可的松乳膏。

5、耳廓假性囊肿

耳廓软骨间无菌性积液形成囊性隆起,继发感染时出现压痛。可能与局部压迫或微创伤有关。早期可通过穿刺抽液配合石膏固定,反复发作需手术切除囊壁。禁用未经消毒的针具自行穿刺,防止软骨感染坏死。

耳部肿痛期间应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侧卧压迫。饮食宜清淡,限制辛辣刺激食物。不要随意使用偏方热敷或涂抹药膏。睡眠时调整枕头高度减少摩擦。若出现发热、听力下降或疼痛持续加重,须立即就诊耳鼻喉科。日常注意耳部防护,避免使用尖锐物品掏耳,游泳时佩戴耳塞防止进水。

张玲

主任医师 河南省肿瘤医院 肝胆外科

热门标签

胆管炎 肩周炎 胃结核 耻骨结核 食管憩室 肩关节脱位 肾母细胞瘤 代谢性酸中毒 肝豆状核变性 妄想型精神分裂症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