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是怎么回事啊?

发布于 2025/08/02 16:00

登革热可能由登革病毒感染、蚊虫叮咬传播、免疫力低下、环境因素、遗传易感性等原因引起,登革热可通过对症治疗、补液治疗、抗病毒治疗、卧床休息、预防蚊虫叮咬等方式治疗。

1、登革病毒感染

登革热主要由登革病毒引起,该病毒属于黄病毒科,通过伊蚊叮咬传播。感染后病毒进入人体血液循环,导致发热、头痛、肌肉关节痛等症状。治疗需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缓解发热,布洛芬缓释胶囊减轻疼痛,同时避免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以防出血风险。

2、蚊虫叮咬传播

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是主要传播媒介,蚊虫叮咬感染者后携带病毒,再叮咬健康人时造成传播。患者可能出现皮疹、出血倾向等表现。预防需使用驱蚊液,清除积水容器,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氯菊酯喷雾灭蚊。

3、免疫力低下

免疫功能较差的人群感染后症状可能更严重,表现为持续高热、呕吐、腹痛等。这类患者需加强营养支持,可遵医嘱使用免疫球蛋白注射液,配合维生素C片增强抵抗力,同时密切监测血小板计数。

4、环境因素

热带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潮湿,适合蚊虫孳生,雨季时病例数明显增加。患者居住环境应安装纱窗纱门,使用蚊帐,外出穿长袖衣物。出现眼痛、乏力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可能需要住院观察。

5、遗传易感性

部分人群存在基因多态性,感染后更易发展为重症登革热,表现为血浆渗漏、休克等。这类患者需早期识别,医生可能建议使用血浆扩容剂,配合监测血细胞比容,必要时使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

登革热患者应保持充足水分摄入,每日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进食易消化的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居住环境要定期消杀蚊虫。出现高热不退、呕血、意识模糊等症状时须立即就医。平时注意防蚊措施,旅行前往疫区前可咨询医生预防建议。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传染科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