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肿瘤科 > 肺癌

肺癌患者是否需要常备吸氧设备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白晓燕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甲亢病人可不可以吸氧?

甲亢病人一般可以吸氧,但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甲亢即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可能出现心悸、气短等症状,吸氧有助于缓解缺氧不适。

甲亢患者若因甲状腺激素水平过高导致代谢亢进、耗氧量增加,可能出现组织相对缺氧。此时短期低流量吸氧可改善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尤其适用于合并心肺疾病或急性发作期的患者。吸氧流量通常控制在每分钟2-4升,避免高浓度氧疗导致氧化应激反应加重。

部分甲亢患者若甲状腺功能控制稳定且无明确缺氧指征,则无须常规吸氧。长期不必要吸氧可能抑制呼吸中枢调节功能,或掩盖病情变化。甲亢危象患者需在重症监护下进行氧疗,同时需配合抗甲状腺药物、β受体阻滞剂等综合治疗。

甲亢患者日常应遵医嘱规范使用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等抗甲状腺药物,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保持环境通风良好,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缺氧症状。若出现持续心悸、大汗淋漓等甲亢危象征兆,需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吸氧情况。

袁晓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患有肺心病吸氧困难怎么办??

患有肺心病吸氧困难可通过长期氧疗、药物治疗、呼吸康复训练、调整生活方式、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肺心病通常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肺部感染等因素引起。

1、长期氧疗

长期低流量吸氧是肺心病合并低氧血症的基础治疗,每日吸氧时间建议达到15小时以上,氧流量控制在1-2升/分钟。家庭氧疗可选用制氧机或氧气瓶,外出时可携带便携式氧气装置。吸氧时需保持鼻腔通畅,定期清洁湿化瓶,避免氧中毒。

2、药物治疗

遵医嘱使用茶碱缓释片改善支气管痉挛,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稀释痰液,硝酸异山梨酯片降低肺动脉压力。合并感染时需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抗感染,出现右心衰竭可短期应用呋塞米片利尿。用药期间需监测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变化。

3、呼吸康复训练

通过腹式呼吸训练增强膈肌运动,缩唇呼吸练习延长呼气时间,呼吸操改善肺通气功能。训练时取半卧位,每日2次,每次10-15分钟。可配合使用呼吸训练器锻炼呼吸肌耐力,训练强度以不引起明显气促为宜。

4、调整生活方式

严格戒烟并避免二手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采用高蛋白、低盐饮食,控制每日饮水量。睡眠时垫高床头,避免平卧位加重呼吸困难。冬季注意保暖防感冒,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预防呼吸道感染。

5、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肺动脉高压患者可考虑行房间隔造口术降低右心负荷,终末期患者评估后可能需肺移植。术前需完善右心导管检查、肺功能测试等评估,术后需长期抗凝治疗并定期随访。

肺心病患者应每日监测体重和尿量变化,记录呼吸困难程度。保持环境湿度在40%-60%,避免干燥刺激呼吸道。饮食选择易消化食物,少食多餐避免饱胀。适当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运动时携带急救药物。定期复查血气分析、心脏超声等检查,出现意识改变、下肢水肿加重等情况需立即就医。

郝盼盼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血管内科

孕期吸氧有什么好处?

孕期吸氧有助于改善胎儿缺氧状态并缓解孕妇胸闷气短等症状。

孕妇在妊娠中晚期可能出现生理性血容量增加导致血液稀释,此时吸氧可提升血氧饱和度,尤其对存在妊娠期高血压、贫血或胎盘功能减退的孕妇,能有效预防胎儿宫内窘迫。规范吸氧可促进胎盘血液循环,帮助胎儿获取更多氧气,对胎儿脑部发育具有积极意义。部分孕妇在空气流通差的环境或活动后易出现头晕乏力,低流量间断吸氧能快速缓解不适。

需注意吸氧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长时间高浓度吸氧导致氧中毒或血管收缩。妊娠合并心肺疾病者需严格监测血氧指标,健康孕妇若无明确指征则无须常规吸氧。日常可保持环境通风,采取左侧卧位改善胎盘供血,定期进行胎心监护评估胎儿状况。

张向宁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产科

孕妇吸氧一般吸多久?

孕妇吸氧一般需要10-30分钟,具体时间与孕妇身体状况、吸氧目的等因素有关。

吸氧时间通常根据孕妇缺氧程度和医生建议确定。轻度缺氧或预防性吸氧时,每次10-15分钟即可缓解症状。妊娠期高血压、胎儿宫内窘迫等情况可能需要延长至20-30分钟。家用制氧机使用时需严格遵循医嘱设定流量,医用中心供氧系统则由医护人员调控。吸氧过程中需监测血氧饱和度,避免长时间高浓度吸氧导致氧中毒。间断吸氧比持续吸氧更安全,两次吸氧间隔不少于1小时。

孕妇吸氧后应保持环境通风,避免剧烈运动,定期进行胎心监护和产检。

张向宁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产科

低流量吸氧是多少升 低流量吸氧的适应症有哪些?

低流量吸氧通常指氧流量为1-4升/分钟,适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力衰竭等需长期氧疗的患者。

低流量吸氧主要用于需要持续低浓度氧疗的慢性疾病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因肺泡通气不足,高浓度氧可能抑制呼吸中枢,故需严格控制氧流量。心力衰竭患者因肺淤血导致氧合障碍,低流量吸氧可改善组织缺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在夜间使用可预防低氧血症。部分肺炎恢复期患者也可短期采用低流量吸氧促进康复。操作时需使用鼻导管或简易面罩,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0%-93%即可,避免氧中毒。

使用低流量吸氧期间应定期监测血氧饱和度,避免吸烟及接触明火,出现头痛或嗜睡需及时调整氧流量。

袁晓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热门标签

喉狭窄 高钠血症 陶工尘肺 卵巢性不孕 急性白血病 眶上神经痛 视网膜裂孔 舌下腺囊肿 肥大细胞增多症 低丙种球蛋白血症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