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呼吸科 > 肺炎

克雷伯菌肺炎如何治疗好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尹慧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肺炎治疗后还咳嗽怎么办?

肺炎治疗后还咳嗽可通过调整生活习惯、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式缓解。咳嗽可能与肺部炎症未完全消退、气道高反应性、继发感染等因素有关。

1、生活习惯:保持室内空气湿润,使用加湿器或放置水盆增加湿度,避免接触冷空气或刺激性气体。适当增加饮水量,有助于稀释痰液,促进排痰。

2、药物治疗:咳嗽症状明显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止咳药物,如右美沙芬糖浆每次10毫升,每日3次或复方甘草片每次2片,每日3次。若伴有痰液黏稠,可选用祛痰药物,如氨溴索口服液每次10毫升,每日3次。

3、物理治疗:通过拍背或震动排痰仪促进痰液排出。拍背时用手掌空心轻拍背部,从下往上、从外向内,每次持续5-10分钟。

4、气道高反应性:部分患者因气道高反应性持续咳嗽,可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气雾剂每次200微克,每日2次,减轻气道炎症。

5、继发感染:若咳嗽伴有发热、痰液增多或颜色改变,可能提示继发感染,需及时就医,进行血常规或痰培养检查,必要时使用抗生素治疗。

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以及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粥、蒸蛋。适当进行散步或深呼吸锻炼,增强肺部功能,促进康复。

于秀梅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中医院 普通内科

肺炎会引起肺部结节吗?

肺炎可能引起肺部结节,肺炎导致的肺部结节通常与炎症反应、感染后纤维化等因素有关。肺炎引起的肺部结节多为良性,但需通过影像学检查和临床评估进行鉴别诊断。

1、炎症反应:肺炎引起的肺部炎症可能导致局部组织增生,形成结节。这种结节通常随着炎症的消退而逐渐吸收,无需特殊治疗,但需定期随访观察。

2、感染后纤维化:部分肺炎患者在感染后可能出现肺部纤维化,形成结节。纤维化结节多为良性,但可能长期存在。通过肺功能检查和影像学随访可评估其稳定性。

3、病原体残留:某些病原体如结核分枝杆菌、真菌等可能在肺炎后残留于肺部,形成结节。此类结节需通过病原学检测明确诊断,必要时进行抗感染治疗。

4、免疫反应:肺炎后机体的免疫反应可能导致局部肉芽肿形成,表现为结节。肉芽肿性结节多为良性,但需通过病理检查排除其他疾病。

5、其他因素:肺炎后肺部结节还可能与其他因素如吸烟、环境污染等有关。建议戒烟、避免接触有害气体,同时通过健康生活方式降低风险。

肺炎引起的肺部结节通常无需过度担忧,但需通过影像学检查和临床评估明确性质。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吸烟等,同时定期进行肺部健康检查,以监测结节的变化。对于持续存在或性质不明的结节,需及时就医,进一步明确诊断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

陈云霞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

肺炎症状及治疗方法?

肺炎可通过抗生素、止咳化痰药物、氧疗等方式治疗。肺炎通常由细菌、病毒、真菌感染等因素引起,症状包括发热、咳嗽、胸痛等。

1、发热:肺炎患者常伴有发热,体温可高达38℃以上。治疗时需注意降温,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500mg/次,每日3次或布洛芬片400mg/次,每日3次缓解症状,同时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咳嗽:咳嗽是肺炎的常见症状,可能伴有痰液。治疗时可使用氨溴索口服液10ml/次,每日3次或复方甘草片2片/次,每日3次帮助化痰止咳,必要时可使用雾化吸入治疗。

3、胸痛:肺炎可能导致胸痛,尤其在深呼吸或咳嗽时加重。治疗时可使用布洛芬片400mg/次,每日3次缓解疼痛,同时避免剧烈活动,保持休息。

4、呼吸困难:肺炎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严重时需进行氧疗。治疗时可使用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氧流量控制在2-4L/min,必要时需住院治疗,使用无创通气或有创通气支持呼吸。

5、乏力:肺炎患者常感到乏力,可能与感染和发热有关。治疗时需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补充营养,多吃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牛奶、新鲜蔬菜等。

肺炎患者在治疗期间需注意饮食调理,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如粥、汤类,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适当进行轻度活动,如散步,有助于恢复体力。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避免干燥环境,有助于缓解咳嗽症状。定期复查,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张明利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呼吸科

重症肺炎应该如何预防?
重症肺炎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改善生活习惯以及增强免疫力等方式进行有效预防,以降低发病风险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接种疫苗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肺炎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是预防重症肺炎的重要手段。肺炎球菌疫苗可有效降低因肺炎球菌感染导致的肺炎风险,尤其对老年人、婴幼儿和慢性病患者尤为重要。流感疫苗则有助于防止流感继发细菌性肺炎。60岁以上人群和存在免疫缺陷的人群更应每年定期接种疫苗,以保护自身健康。 2、改善卫生习惯和生活环境 维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可减少病菌传播。注意勤洗手,避免与感染者密切接触。室内需定期开窗通风,避免长期处于人群密集或空气不流通的环境中。戒烟是降低患肺炎风险的重要举措,因为吸烟严重损害肺部功能,使呼吸道更易受到感染。 3、增强身体免疫力 提高免疫力是预防多种感染性疾病的关键。均衡饮食,确保摄入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以及矿物质,例如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和富含锌的食物如坚果、海鲜。同时,坚持适量运动,如每周进行3-5次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可以改善心肺功能,增强抗病能力。注意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睡眠。 4、积极管理慢性疾病 患有慢性病如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人更容易发展为重症肺炎,应定期体检、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医生可能会建议这些高危人群适量使用免疫增强药物或给予特定营养补充剂,从而进一步降低感染风险。 重症肺炎的预防需要多方面努力,包括定期接种疫苗、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增强免疫力等,对于高危人群更要格外重视。当出现咳嗽加重、呼吸困难等疑似感染的症状时,应尽早就医以防病情恶化。预防重症肺炎的核心是提升整体健康素质,同时通过科学手段将感染风险降至最低。
张明利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呼吸科

真菌性肺炎诊断与治疗?

真菌性肺炎可通过抗真菌药物、支持治疗、免疫调节等方式治疗,通常由真菌感染、免疫功能低下、长期使用抗生素、环境暴露、慢性疾病等因素引起。

1、真菌感染:真菌性肺炎主要由曲霉菌、念珠菌、隐球菌等真菌感染引起。治疗上可使用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200mg/d,口服、伊曲康唑200mg/d,口服、伏立康唑4mg/kg,静脉注射。真菌感染多发生于免疫力低下人群,需注意防护。

2、免疫功能低下:免疫功能低下是真菌性肺炎的高危因素,常见于艾滋病、器官移植、化疗患者。治疗需结合免疫调节,如使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5μg/kg,皮下注射提升免疫力,同时加强营养支持。

3、长期使用抗生素: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可能导致菌群失调,增加真菌感染风险。治疗时应合理使用抗生素,必要时停用或更换抗生素,同时使用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如双歧杆菌1g/d,口服。

4、环境暴露:长期暴露于潮湿、霉变环境可能增加真菌感染风险。治疗需改善生活环境,避免接触霉菌,如使用空气净化器、定期清洁空调滤网。对于职业暴露人群,需佩戴防护装备。

5、慢性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易发生真菌性肺炎。治疗需控制基础疾病,如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根据血糖水平调整剂量,同时加强肺部护理,如雾化吸入布地奈德1mg,每日两次。

真菌性肺炎患者需注意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牛奶、新鲜蔬菜水果。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增强体质。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霉菌环境,定期复查肺部情况,遵医嘱用药。

李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热门标签

肠绞痛 耳真菌病 吞咽困难 假性动脉瘤 路易体痴呆 鳞状细胞癌 肺动脉瓣狭窄 腔隙性脑梗死 流行性斑疹伤寒 皮下脂肪肉芽肿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