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全科

主动脉是指哪个部位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赵家医 主任医师
安康市中心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心脏主动脉夹层手术成功率?

心脏主动脉夹层手术成功率约为70%-90%,实际成功率受夹层分型、手术时机、患者基础疾病、医疗团队经验及术后管理等因素影响。

1、夹层分型:

斯坦福A型夹层累及升主动脉急诊手术成功率约60%-80%,B型夹层仅累及降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成功率可达85%以上。A型夹层因涉及冠状动脉和主动脉瓣,手术复杂度显著增高。

2、手术时机:

发病48小时内接受手术者存活率较延迟手术提高30%。急性期主动脉壁水肿脆弱易破裂,24小时内手术死亡率较72小时后降低50%。但需平衡术前评估时间与急诊手术必要性。

3、基础疾病:

合并马凡综合征患者因血管壁结构异常,术后吻合口漏风险增加15%-20%。高血压控制不佳者术中血压波动可导致夹层扩展,糖尿病会影响血管愈合速度。

4、医疗团队经验:

年手术量超过50例的医疗中心,术后30天死亡率较低经验团队降低40%。深低温停循环技术、脑灌注保护等关键操作需经验积累。

5、术后管理:

ICU监护期间严格控制血压目标收缩压100-120mmHg,可降低二次手术率。术后抗凝治疗需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预防人工血管血栓形成。

术后康复期需长期服用β受体阻滞剂降低血管剪切力,每日监测血压并记录波动情况。建议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限制钠盐摄入至每日5克以下。三个月内避免提举重物及剧烈运动,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有氧活动,每周累计150分钟。定期复查CT血管造影评估人工血管状况,第一年每3个月复查,稳定后改为每年1次。心理疏导有助于缓解术后焦虑,家属应参与康复监督。

王青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心脏主动脉瓣返流是怎么回事?

心脏主动脉瓣返流可能由瓣膜退行性变、风湿性心脏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先天性瓣膜畸形、主动脉根部扩张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控制、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

1、瓣膜退行性变:

随着年龄增长,主动脉瓣可能发生钙化或纤维化,导致瓣叶闭合不全。这种情况多见于65岁以上人群,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活动后气促、心悸等表现。轻度退变可通过定期复查观察,中重度需考虑瓣膜修复或置换。

2、风湿性心脏病:

链球菌感染引发的免疫反应可能损伤瓣膜结构,造成瓣叶增厚挛缩。患者常伴有游走性关节疼痛病史,听诊可闻及舒张期杂音。急性期需控制链球菌感染,慢性期根据返流程度选择β受体阻滞剂或手术干预。

3、感染性心内膜炎:

细菌感染侵蚀瓣膜组织会导致穿孔或赘生物形成。患者多表现为持续发热、皮肤瘀点,血培养可检出致病菌。治疗需足疗程使用抗生素,出现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时需急诊手术清除感染灶。

4、先天性瓣膜畸形:

二叶式主动脉瓣等发育异常易导致关闭不全,这类患者可能在青少年期就出现症状。超声心动图可明确瓣膜形态,轻度畸形可长期随访,进展性病变需在成年早期进行预防性手术。

5、主动脉根部扩张:

马凡综合征等结缔组织疾病会引起主动脉根部扩张,牵拉瓣环导致返流。这类患者往往合并其他系统异常,需通过CT评估血管情况,严重者需进行带瓣管道置换术。

日常需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建议选择散步、太极等低强度有氧活动。饮食应控制钠盐摄入,多食用富含钾镁的深色蔬菜和坚果。注意监测血压和心率变化,冬季做好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或下肢水肿时需及时就医评估心功能。

王燕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肾内科

主动脉瓣轻度反流是怎么回事?

主动脉瓣轻度反流可能由瓣膜退行性变、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瓣膜畸形、感染性心内膜炎或高血压等因素引起,可通过定期随访、药物控制、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干预。

1、瓣膜退行性变:

随着年龄增长,主动脉瓣可能出现纤维化或钙化,导致闭合不全。这种情况多见于60岁以上人群,通常进展缓慢。建议每年进行心脏超声检查,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心脏负荷。

2、风湿性心脏病:

链球菌感染引发的免疫反应可能损伤瓣膜结构,造成关闭不全。患者可能伴有游走性关节疼痛病史。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监测抗链球菌溶血素O指标。

3、先天性瓣膜畸形:

二叶式主动脉瓣等先天发育异常可导致瓣膜闭合障碍。这类患者可能在青少年时期就出现心脏杂音。需警惕合并主动脉扩张,建议限制竞技性体育运动。

4、感染性心内膜炎:

细菌感染侵蚀瓣膜组织会造成穿孔或赘生物形成。患者往往有发热、皮肤瘀点等全身感染症状。需足疗程使用抗生素治疗,必要时需手术清除感染灶。

5、高血压影响:

长期血压升高使主动脉根部扩张,牵拉瓣膜导致关闭不全。这类患者需严格控制血压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优先选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

保持低盐饮食,每日钠摄入不超过5克;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时心率控制在220-年龄×60%以下;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暴露;每6-12个月复查心脏超声评估反流程度变化;若出现活动后气促、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症状需及时心内科就诊。

赵家医

主任医师 安康市中心医院 全科

主动脉瓣微量反流可以痊愈吗?

主动脉瓣微量反流多数情况下无需特殊治疗,部分患者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和药物干预改善症状。主动脉瓣微量反流的预后主要与基础病因、心脏功能状态、伴随疾病、年龄及定期随访情况相关。

1、生理性因素:

部分健康人群可能出现轻度主动脉瓣反流,与瓣膜轻微结构异常或年龄增长相关。此类情况通常无需治疗,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心脏超声检查监测变化,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心脏负担。

2、高血压控制:

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可能导致主动脉根部扩张,加重瓣膜反流。通过规律服用降压药物如缬沙坦、氨氯地平,将血压维持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可延缓病情进展。同时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

3、感染性心内膜炎:

细菌感染引起的瓣膜损伤可能导致反流程度加重。出现不明原因发热、乏力时需及时就医,确诊后需规范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曲松进行抗感染治疗,疗程通常持续4-6周。

4、风湿性心脏病:

既往风湿热病史者可能遗留瓣膜增厚变形。这类患者需定期评估反流程度,当出现活动后气促、下肢水肿时,提示可能需进行瓣膜修复或置换手术。术前需完善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

5、退行性病变:

老年性瓣膜钙化是微量反流常见原因,通常进展缓慢。建议每6-12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监测左心室大小和功能。合并冠心病者需同时优化心肌缺血治疗,可考虑使用硝酸酯类药物。

主动脉瓣微量反流患者日常需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饮食宜选择低脂高纤维食物,增加深海鱼类摄入;严格戒烟限酒,保证充足睡眠。若出现胸痛、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或双下肢水肿,应立即心内科就诊。定期随访中如发现反流量增加或左心室扩大,需考虑进一步介入治疗。

黄国栋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预防保健科

主动脉部分管壁钙化要怎么办?

主动脉部分管壁钙化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定期监测、控制基础疾病、必要时手术干预等方式改善。主动脉钙化通常由年龄增长、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慢性肾病等因素引起。

1、生活方式调整:

减少高盐高脂饮食,每日钠盐摄入控制在5克以下,避免动物内脏及油炸食品。建议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增加深海鱼类、坚果、橄榄油的摄入。戒烟并限制酒精,每周运动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以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为主。

2、药物治疗: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托伐他汀等调脂药物控制血脂水平,苯磺酸氨氯地平等降压药维持血压达标。合并糖尿病患者需规律使用二甲双胍等降糖药物。所有药物均需遵医嘱调整剂量,不可自行增减。

3、定期监测:

每3-6个月复查血脂、血糖、肾功能等指标,每年进行主动脉超声或CT检查评估钙化进展。监测血压变化,家庭自测血压应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记录日常症状如胸闷、头晕等不适并及时就医。

4、控制基础疾病:

高血压患者需将血压长期稳定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应低于7%。高尿酸血症患者需将血尿酸控制在360微摩尔/升以下。慢性肾病患者需定期评估肾功能,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5、手术干预:

当钙化导致主动脉严重狭窄或动脉瘤形成时,可能需进行主动脉支架植入术或人工血管置换术。手术适应证需由心血管外科医生评估,术后需长期抗凝治疗并定期随访。

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及情绪激动。冬季注意保暖,防止寒冷刺激诱发血管痉挛。饮食可适当增加黑木耳、山楂等具有辅助软化血管作用的食物,但不可替代药物治疗。建议学习放松技巧如腹式呼吸、冥想等缓解压力,避免提重物或突然用力等增加胸腔压力的动作。合并骨质疏松患者应适当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但需在医生指导下控制剂量以防加重血管钙化。

张伟

主任医师 上饶市人民医院 全科

热门标签

绝育 乳腺增生 贾第虫病 急性咽炎 骨化性肌炎 泌尿系结石 阿-斯综合征 变形骨盆难产 舌咽神经损伤 急性肾小球肾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