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呼吸科

儿童过敏性哮喘的症状有哪些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臧金萍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过敏性哮喘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过敏性哮喘可通过避免过敏原接触、药物治疗、免疫治疗、环境控制和紧急处理等方式治疗。

1、避免过敏原接触:

明确并远离诱发哮喘的过敏原是基础治疗措施。常见过敏原包括尘螨、花粉、宠物皮屑、霉菌等。使用防螨床品、定期清洁空调滤网、减少地毯使用可降低室内过敏原浓度。外出时佩戴口罩能减少花粉吸入。

2、药物治疗:

控制药物需长期规律使用,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白三烯调节剂孟鲁司特钠。缓解药物用于急性发作,包括短效β2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严重病例可能需要口服泼尼松等全身激素,但需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

3、免疫治疗:

针对明确单一过敏原的患者,可进行3-5年皮下注射或舌下含服脱敏治疗。通过逐渐增加过敏原提取物剂量,帮助免疫系统建立耐受性。该疗法可能改变疾病自然进程,但需严格评估适应症。

4、环境控制:

保持室内湿度40%-60%,每日通风30分钟以上。避免使用刺激性气味的清洁剂、香水等化学制品。冬季注意保暖防寒,夏季空调温度不宜过低。空气净化器可辅助过滤PM2.5和过敏原颗粒。

5、紧急处理:

急性发作时立即使用速效支气管扩张剂,保持坐位前倾姿势。若用药后症状未缓解或出现口唇紫绀、意识模糊等危象表现,需即刻就医。建议患者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和写有病史的医疗警示卡。

过敏性哮喘患者应建立规律的运动习惯,如游泳、太极拳等可增强呼吸肌功能的温和运动,运动前做好热身并使用预防性药物。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富含Omega-3的深海鱼,避免可能诱发过敏的虾蟹等海鲜。保证充足睡眠,通过腹式呼吸训练改善肺功能,定期进行肺通气功能监测。心理方面可通过正念冥想缓解焦虑情绪,避免精神紧张诱发哮喘发作。

杜永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

儿童过敏性哮喘有哪些症状表现?

儿童过敏性哮喘的症状表现主要有咳嗽、喘息、胸闷、呼吸急促、夜间症状加重。

1、咳嗽:

过敏性哮喘患儿常出现持续性干咳,尤其在接触过敏原或冷空气后加重。咳嗽多在夜间或清晨发作,可能伴随喉咙发痒感。这种咳嗽通常对普通止咳药反应不佳,需使用抗哮喘药物才能缓解。

2、喘息:

患儿呼吸时会出现高音调的哨笛声,尤其在呼气时明显。喘息程度从轻微到严重不等,严重时即使不借助听诊器也能听到。运动后或情绪激动时喘息症状可能加剧。

3、胸闷:

患儿常描述胸部有压迫感或"被勒住"的感觉,可能伴随呼吸费力。年幼儿童可能表现为烦躁不安、拒绝平躺。胸闷症状在花粉季节或尘螨暴露后尤为明显。

4、呼吸急促:

发作时呼吸频率明显增快,可能出现鼻翼扇动、肋间凹陷等呼吸困难表现。轻度发作时仅在活动后出现气促,严重时静息状态下也会呼吸急促。

5、夜间症状加重:

多数患儿症状在凌晨2-4点达到高峰,可能因咳嗽或呼吸困难而惊醒。夜间发作频率是评估哮喘控制水平的重要指标,频繁夜醒提示病情控制不佳。

建议家长注意保持家居环境清洁,定期清洗床品减少尘螨,避免使用地毯和毛绒玩具。饮食上可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鱼类,但需注意排查食物过敏原。适当进行游泳等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肺功能,但运动前要做好热身并随身携带应急药物。室内湿度建议保持在50%左右,避免过于干燥或潮湿。若症状每周出现超过两次或影响日常活动,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王燕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肾内科

小儿过敏性哮喘反复发作如何治愈?

小儿过敏性哮喘反复发作可通过环境控制、药物治疗、免疫调节、中医调理和呼吸训练等方式缓解。过敏性哮喘通常由遗传因素、过敏原暴露、呼吸道感染、空气污染和情绪波动等原因引起。

1、环境控制:

减少接触尘螨、花粉、宠物皮屑等常见过敏原是防治基础。建议使用防螨床品、保持室内湿度50%以下、定期清洗空调滤网。重度过敏患儿可考虑安装空气净化器,避免使用地毯等易积尘物品。

2、药物治疗:

急性发作期可选用沙丁胺醇气雾剂快速缓解支气管痉挛,长期控制推荐布地奈德吸入剂等糖皮质激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如孟鲁司特钠适用于夜间症状明显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

3、免疫调节:

对于尘螨等明确过敏原导致的顽固性哮喘,可考虑脱敏治疗。该疗法通过逐步增加过敏原提取物剂量,使机体产生免疫耐受。疗程通常持续3-5年,有效率约70-80%。

4、中医调理:

发作期采用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等方剂宣肺平喘,缓解期常用玉屏风散益气固表。穴位敷贴选用肺俞、定喘等穴位,三伏贴疗法对冬季易发作者效果显著。需由专业中医师辨证施治。

5、呼吸训练:

腹式呼吸训练可增强膈肌力量,缩唇呼吸能改善气道阻力。推荐每天练习2次,每次10分钟。游泳等有氧运动能提高肺功能,但需避免氯气刺激,运动前做好热身并随身携带应急药物。

患儿日常需保证维生素C和Omega-3脂肪酸摄入,适量食用苹果、胡萝卜等抗氧化物丰富的食物。避免冷饮及油炸食品,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疲劳和情绪激动。建议每3-6个月复查肺功能,家长应掌握峰流速仪使用方法,记录哮喘日记以便医生调整治疗方案。适度进行八段锦、太极拳等柔缓运动有助于改善体质,但运动强度以不诱发咳嗽气喘为度。卧室避免摆放毛绒玩具,衣物最好阳光下暴晒消毒。外出佩戴口罩可减少冷空气和污染物刺激,雾霾天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马保海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保健科

小儿过敏性哮喘生活中要注意什么?

小儿过敏性哮喘需注意避免过敏原接触、保持环境清洁、合理饮食、规律用药及监测病情变化。

1、避免过敏原:

尘螨、花粉、宠物皮屑等是常见诱发因素。定期清洗床品并使用防螨罩,花粉季节减少外出,家中避免饲养毛绒宠物。对已知过敏原需严格规避,必要时进行过敏原检测明确具体致敏物质。

2、环境控制:

保持室内湿度50%以下,每日通风两次,使用空气净化器过滤PM2.5。避免使用地毯、毛绒玩具等易积尘物品,清洁时选择湿式打扫,避免扬尘。二手烟、香水等刺激性气味可能诱发发作,需完全杜绝。

3、饮食管理:

牛奶、鸡蛋、海鲜等高蛋白食物可能加重过敏。建议记录饮食日记,观察进食后症状变化。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富含Omega-3的深海鱼,有助于减轻气道炎症反应。

4、规范用药: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是控制气道炎症的基础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长期规律使用。急性发作时可配合短效β2受体激动剂缓解症状,但需避免过度依赖。定期复诊评估肺功能,根据病情调整用药方案。

5、病情监测:

家长需掌握峰流速仪使用方法,每日晨起测量并记录呼气峰值流速。观察咳嗽、胸闷等先兆症状,夜间及晨起是发作高峰时段。建立哮喘行动计划,明确轻度、中度、重度发作时的处理流程。

保证每日1小时中等强度运动如游泳、慢跑,可增强肺功能但需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发作。冬季外出佩戴口罩防止冷空气刺激,流感季节前接种疫苗。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免疫调节。心理压力可能加重症状,可通过亲子游戏、呼吸训练等方式缓解焦虑情绪。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并确保学校老师掌握用药方法,定期参与哮喘健康教育课程更新护理知识。

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儿科

哮喘与过敏性哮喘区别?

哮喘与过敏性哮喘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发病机制、诱发因素、症状表现、诊断方法以及治疗策略等方面。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而过敏性哮喘是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主要由过敏原引发。

1、发病机制:哮喘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遗传、环境、免疫等多种因素。过敏性哮喘则是由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宠物皮屑等触发,导致免疫系统过度反应,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引发气道炎症和痉挛。

2、诱发因素:哮喘的诱发因素包括感染、冷空气、运动、情绪波动等。过敏性哮喘的诱发因素则主要与过敏原接触相关,如季节性花粉、室内尘螨、霉菌等。

3、症状表现:哮喘的典型症状包括喘息、咳嗽、胸闷和呼吸困难。过敏性哮喘的症状与普通哮喘相似,但通常在接触过敏原后迅速发作,症状可能更加剧烈。

4、诊断方法:哮喘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体格检查、肺功能测试和气道炎症标志物检测。过敏性哮喘的诊断还需要进行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特异性IgE检测,以确定过敏原。

5、治疗策略:哮喘的治疗包括长期控制药物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和急性发作时的缓解药物如短效β2受体激动剂。过敏性哮喘的治疗在此基础上,还需避免接触过敏原,并可能采用免疫疗法如脱敏治疗以降低对过敏原的敏感性。

哮喘与过敏性哮喘在发病机制、诱发因素、症状表现、诊断方法以及治疗策略上存在明显差异。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更精准地诊断和治疗哮喘患者,特别是过敏性哮喘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哮喘患者应避免接触已知的诱发因素,如冷空气、烟雾等,同时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定期清洁家居环境。过敏性哮喘患者则需特别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如使用防螨床上用品、定期清洁空调滤网等。饮食上,建议哮喘患者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E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坚果等,以增强抗氧化能力。运动方面,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游泳、慢跑等有助于改善肺功能,但需避免在寒冷或污染严重的环境中进行。定期监测病情,遵医嘱用药,是控制哮喘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

于秀梅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中医院 普通内科

热门标签

绝育 乳腺增生 贾第虫病 急性咽炎 骨化性肌炎 泌尿系结石 阿-斯综合征 变形骨盆难产 舌咽神经损伤 急性肾小球肾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