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骨科 > 骨关节科 > 骨折

手骨折长了骨痂能拆板吗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竺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半月板前角损伤怎么恢复?

半月板前角损伤可通过休息制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关节腔注射、手术治疗等方式恢复。半月板前角损伤通常由运动损伤、退行性改变、关节不稳、先天性发育异常、外力撞击等原因引起。

1、休息制动

急性期需立即停止活动,使用支具或石膏固定膝关节,减少半月板前角承受的压力。损伤后4-6周内避免跑跳、深蹲等动作,行走时可借助拐杖分担负重。长期制动可能导致肌肉萎缩,需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开始非负重训练。

2、物理治疗

急性期48小时后可进行冰敷缓解肿胀,后期采用超声波、微波等深部热疗促进组织修复。康复阶段通过直腿抬高、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等训练增强膝关节稳定性,水中运动能减少关节负荷,适合早期功能恢复。

3、药物治疗

可遵医嘱使用塞来昔布胶囊缓解疼痛,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保护软骨,迈之灵片改善局部微循环。急性炎症期可短期外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但禁止直接将激素类药物注射入关节腔。

4、关节腔注射

对于反复关节积液者可考虑玻璃酸钠注射,每周1次,连续3-5周。PRP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能促进半月板修复,但需严格无菌操作。注射后24小时内禁止剧烈活动,需观察是否出现感染征象。

5、手术治疗

三级损伤或保守治疗无效时需关节镜下缝合修复,年轻患者优先选择半月板全内缝合术。严重粉碎性损伤可能需部分切除,术后需佩戴可调节支具6-8周。60岁以上广泛退变者可能需考虑半月板移植。

恢复期间应保持适度体重,减少爬楼梯、登山等动作,选择泳池行走、骑固定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日常可增加奶制品、深海鱼类摄入补充钙质和欧米伽3脂肪酸,避免长时间保持跪姿或盘腿坐。康复训练需循序渐进,术后6个月内定期复查核磁评估愈合情况,出现关节交锁或突发肿胀需及时复诊。

张伟

主任医师 上饶市人民医院 全科

胫骨骨折多久拆石膏?

胫骨骨折一般需要6-8周拆除石膏,实际时间受到骨折类型、愈合情况、年龄、营养状况、康复训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骨折类型

单纯线性骨折通常愈合较快,可能6周左右可拆除石膏。粉碎性骨折或伴有移位的骨折需要更长时间固定,可能延长至8-12周。开放性骨折因合并软组织损伤,需额外考虑感染控制因素。

2、愈合情况

拆除石膏前需通过X线确认骨痂形成情况。若骨折线模糊、连续性骨痂形成达三分之一以上可考虑拆除。延迟愈合者需延长固定时间,必要时配合脉冲电磁场等物理治疗促进愈合。

3、年龄因素

儿童新陈代谢旺盛,通常4-6周即可拆除。青少年需6-8周,中老年人因骨质疏松可能需10-12周。糖尿病患者需额外延长固定时间并严格控制血糖。

4、营养状况

蛋白质摄入不足者愈合速度减慢,需监测血清前白蛋白水平。维生素D缺乏者应补充胆钙化醇,同时保证每日钙摄入量。吸烟患者需提前戒烟以改善局部微循环。

5、康复训练

拆除石膏后需循序渐进进行踝泵训练、直腿抬高等康复锻炼。早期避免完全负重,使用拐杖辅助行走。物理治疗师指导下的关节活动度训练能有效预防关节僵硬。

拆除石膏后应继续佩戴护具2-4周,逐步增加负重训练。每日进行温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补充乳制品、深海鱼等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定期复查X线直至骨折线完全消失,期间出现异常疼痛或肿胀需及时复诊。康复期可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避免跳跃和剧烈跑动。

竺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肛肠科

半月板损伤早期症状?

半月板损伤早期症状主要有膝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弹响、关节交锁、活动受限等。半月板损伤多由运动损伤、退行性改变、外伤等因素引起,建议出现相关症状时及时就医检查。

1、膝关节疼痛

膝关节疼痛是半月板损伤最常见的早期症状,疼痛多位于关节间隙,在活动时加重,休息时减轻。疼痛程度与损伤严重程度相关,轻微损伤可能仅表现为轻度隐痛,严重损伤可出现剧烈疼痛。疼痛可能伴随膝关节无力感,影响正常行走和运动。

2、关节肿胀

半月板损伤后常出现关节腔内积液,导致关节肿胀。肿胀通常在损伤后数小时内出现,可能伴随局部皮肤温度升高。肿胀程度与损伤严重程度和出血量有关,严重时可明显影响关节活动。肿胀可持续数天至数周,需要适当冰敷和休息来缓解。

3、关节弹响

半月板损伤患者在屈伸膝关节时可能出现弹响或咔嗒声,这是由于损伤的半月板在关节活动时发生异常移动所致。弹响可能伴随疼痛或不适感,尤其在上下楼梯或蹲起时明显。反复出现的关节弹响提示半月板可能存在撕裂或移位。

4、关节交锁

关节交锁表现为膝关节在某个角度突然卡住,无法继续活动,需要手动调整或轻微晃动才能解锁。这种情况多由撕裂的半月板碎片卡在关节面之间引起,是半月板损伤的特征性表现之一。交锁现象提示半月板损伤可能较为严重,需要及时就医处理。

5、活动受限

半月板损伤可导致膝关节活动范围受限,患者可能无法完全伸直或屈曲膝关节。活动受限程度与损伤严重程度相关,轻微损伤可能仅表现为特定角度活动不适,严重损伤可出现明显功能障碍。长期活动受限可能导致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对于半月板损伤患者,建议在急性期遵循RICE原则休息、冰敷、加压包扎和抬高患肢。恢复期可进行适度的康复训练,如直腿抬高、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等,以增强膝关节稳定性。日常生活中应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负重,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担。饮食上可适当增加富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的食物,如鱼类、蛋类、西蓝花等,有助于软组织修复。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进行专业评估和治疗。

张玲

主任医师 河南省肿瘤医院 肝胆外科

术后绷带多久能拆?

术后绷带一般在7到14天拆除,实际时间受到伤口愈合情况、手术类型、感染风险、患者年龄、基础疾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伤口愈合情况

伤口愈合速度直接影响绷带拆除时间。若伤口干燥无渗液、边缘对合良好且无红肿热痛等感染迹象,可考虑在术后7天左右拆除绷带。若存在脂肪液化、局部血肿或延迟愈合倾向,需延长绷带固定时间至10到14天,必要时配合换药处理。

2、手术类型

浅表小手术如皮下脂肪瘤切除术后5到7天可拆绷带,而关节置换、骨折内固定等创伤较大的手术需维持10到14天。涉及血管吻合或皮瓣移植的手术可能需更长时间固定,具体需遵循主刀医生对组织修复情况的评估。

3、感染风险

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者或污染伤口术后,绷带需保留至确认无感染征象。这类人群拆绷带时间通常推迟到10天以上,期间需密切观察伤口有无脓性分泌物、异常臭味或体温升高等表现。

4、患者年龄

儿童代谢旺盛通常5到7天可拆绷带,老年人因组织再生能力下降需延长至10到12天。婴幼儿需特别注意防止抓挠伤口,必要时使用弹力网套替代传统绷带固定。

5、基础疾病

合并贫血、低蛋白血症或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伤口愈合速度明显延缓。这类患者拆绷带时间可能超过14天,需加强营养支持并监测血清白蛋白水平,直至伤口达到临床愈合标准。

拆除绷带后应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切口张力增加。术后2周内禁止浸泡伤口,淋浴时可用防水敷料保护。日常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如鸡蛋、鱼肉、西蓝花等,促进胶原蛋白合成。定期随访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出现渗液、裂开或发热等症状需及时返院复查。不同手术的康复锻炼需严格遵医嘱进行,过早活动可能影响组织修复。

赵平

主任医师 单县中心医院 全科

怎样区分脓痂和正常痂?

脓痂与正常痂可通过颜色、质地、伴随症状等特征区分。脓痂通常表现为黄色或绿色分泌物、质地黏稠、周围皮肤红肿热痛;正常痂多为暗红色或褐色、质地干燥坚硬、无显著炎症反应。伤口愈合过程中出现异常分泌物或持续疼痛需警惕感染。

1、颜色差异

脓痂表面常见黄绿色分泌物,由中性粒细胞和细菌代谢产物构成,可能伴随灰白色脓液渗出。正常痂早期呈暗红色,随血红蛋白分解逐渐转为黑褐色,无异常色素沉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可能产生金黄色脓痂,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则易形成蓝绿色痂皮。

2、质地区别

脓痂质地湿润黏稠,按压可能溢出脓性液体,痂皮下常有波动感。正常痂干燥坚硬,与基底紧密贴合,无分泌物渗出。糖尿病患者的感染性痂皮可能出现奶酪样软化,而烧伤后的正常焦痂多呈皮革样坚硬。

3、周围皮肤表现

脓痂周围皮肤明显发红,温度升高,肿胀范围超过伤口边缘1厘米,可能出现放射状红线。正常痂周围皮肤轻微泛红,温度与正常皮肤相近,肿胀48小时内逐渐消退。蜂窝组织炎引起的脓痂可伴随淋巴管炎,表现为皮下红色条索。

4、疼痛特征

脓痂下常有搏动性疼痛,夜间加重,触碰时疼痛剧烈。正常痂仅有轻微牵拉感,疼痛随时间递减。厌氧菌感染产生的脓痂可能伴随腐败性臭味,疼痛程度与组织坏死范围相关。

5、全身反应

脓痂可能引起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血常规显示白细胞计数升高。正常痂无全身反应,实验室检查指标正常。免疫功能低下者出现脓痂时,可能不表现典型炎症反应,但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上升。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是预防脓痂形成的关键。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洗创面,避免使用酒精等刺激性消毒剂。覆盖透气敷料,定期观察痂皮变化。增加优质蛋白摄入,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锌元素促进愈合。出现持续渗液、恶臭或发热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抗生素软膏或口服抗菌药物。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下肢伤口避免负重活动。

张伟

主任医师 上饶市人民医院 全科

热门标签

包茎 鸡胸 脑震荡 脑膜炎 混合性耳聋 结节性痒疹 化脓性眼内炎 结节性脆发病 勒夫勒心内膜炎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