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呼吸科

支气管扩张每次都要输液吗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尹慧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支气管扩张怎么治疗才能除根?

支气管扩张无法完全根治,但通过规范治疗可控制症状、延缓进展。主要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排痰、手术干预及生活方式调整。

1.药物治疗是基础方案。抗生素用于急性感染期,如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可抑制细菌繁殖。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能缓解气道痉挛。黏液溶解剂如乙酰半胱氨酸可降低痰液黏稠度。需遵医嘱足疗程用药,避免自行停药导致耐药。

2.物理排痰辅助改善通气。体位引流每日2-3次,根据病变部位采取头低脚高位配合叩背。高频胸壁振荡仪通过机械振动促进分泌物排出。呼吸训练如腹式呼吸、缩唇呼吸能增强膈肌力量,减少残气量。建议在呼吸治疗师指导下进行。

3.手术适用于局限病灶。肺叶切除针对反复感染的单侧病变,需评估肺功能储备。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处理大咯血,通过介入技术阻断异常血管。肺移植适用于终末期患者,但存在供体短缺和排斥反应风险。术后仍需长期随访管理。

4.生活方式调整至关重要。每日饮水1500-2000ml稀释痰液,高蛋白饮食如鸡蛋、鱼肉帮助修复组织。避免接触烟雾、粉尘等刺激物,寒冷天气佩戴口罩。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可预防呼吸道感染。戒烟并远离二手烟环境是必要措施。

支气管扩张需终身管理,定期做肺功能检查和胸部CT监测病情变化。急性加重时及时就医,稳定期坚持康复训练。多学科协作治疗能显著提高生活质量,患者应建立长期随访档案并与医生保持沟通。

杜永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

支气管扩张治疗和修复的最好办法?

支气管扩张的治疗和修复需要综合药物控制感染、促进排痰以及手术干预,同时配合呼吸训练和营养支持。关键措施包括抗生素治疗、体位引流、支气管镜吸痰,严重者需肺叶切除或支气管动脉栓塞。

1. 药物治疗是控制症状的基础。急性感染期使用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等抗生素控制细菌感染;氨溴索口服或雾化稀释痰液;吸入用布地奈德减轻气道炎症。疗程需足量足疗程,避免耐药性产生。

2. 物理治疗帮助清除分泌物。每天进行3次体位引流,采用头低脚高位配合背部叩击;使用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分解痰液黏蛋白;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可清除深部痰栓,每月1次为宜。

3. 手术适用于局部病变。病变局限者可选择肺段切除术保留健康肺组织;大咯血患者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止血;支气管镜介入治疗通过球囊扩张改善通气。术后需持续肺功能锻炼。

4. 呼吸康复训练至关重要。腹式呼吸训练每天2次,每次10分钟;吹气球练习增强肺活量;太极拳等有氧运动每周3次,改善肺循环。训练需循序渐进,避免过度换气。

5. 营养支持促进组织修复。每日保证1.2g/kg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鸡蛋白;补充维生素A、C增强黏膜修复;适量坚果提供维生素E抗氧化。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诱发咳嗽。

支气管扩张的长期管理需定期复查胸部CT,戒烟并接种流感疫苗。急性加重时及时就医,稳定期坚持呼吸锻炼和营养调理,多数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可维持较好生活质量。

朱欣佚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通内科

支气管扩张治疗和修复的最好办法?

支气管扩张的治疗核心在于控制感染、减少痰液、改善通气功能,修复受损支气管需长期综合管理。急性期以抗生素和排痰为主,稳定期注重肺康复和预防复发。

1. 药物治疗

急性感染期需根据痰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常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左氧氟沙星或头孢曲松。痰液稀释可口服氨溴索或乙酰半胱氨酸,配合布地奈德雾化减轻气道炎症。长期使用小剂量大环内酯类药物如阿奇霉素,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

2. 物理治疗

体位引流每日2-3次,采用头低脚高位配合背部叩击。呼吸训练着重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增强膈肌力量。高频胸壁振荡仪辅助排痰效果显著,适合痰量大于30ml/天的患者。

3. 手术治疗

局限性病变可考虑肺段切除或肺叶切除,术前需评估FEV1>50%预计值。支气管动脉栓塞术适用于反复咯血患者。终末期病例评估后可行肺移植,五年生存率约60%。

4. 营养支持

每日蛋白质摄入量1.2-1.5g/kg体重,优先选择鱼类、蛋清和乳清蛋白。维生素D补充剂量需维持血清25(OH)D>30ng/ml。ω-3脂肪酸摄入量不少于2g/天,可降低气道炎症反应。

5. 预防措施

接种肺炎疫苗和流感疫苗每年1次。避免接触粉尘和冷空气刺激,室内湿度保持在40%-60%。戒烟并远离二手烟,PM2.5超过75时减少户外活动。

支气管扩张的修复是系统工程,需要医患共同制定个性化方案。坚持肺功能锻炼和营养管理能延缓病程进展,每3个月复查胸部CT评估治疗效果。出现发热或痰量突然增加需及时就医调整方案。

朱振国

副主任医师 鹤岗市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宝宝细菌感染发烧要输液吗?
宝宝细菌感染发烧是否需要输液,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医生建议决定。轻度感染可通过口服抗生素和物理降温处理,严重感染或口服药物无效时需输液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烧通常由病原体侵入体内引发免疫反应,治疗需针对感染源和症状进行。 1、细菌感染发烧的原因主要是病原体如链球菌、肺炎球菌等侵入体内,引发免疫系统反应,导致体温升高。感染部位可能包括呼吸道、消化道或泌尿系统,需通过血常规、尿常规等检查明确感染类型和程度。 2、轻度感染的治疗方法包括口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克洛等,同时配合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退热贴等。注意观察宝宝精神状态和体温变化,若持续高烧或症状加重需及时就医。 3、严重感染或口服药物无效时,需通过静脉输液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头孢曲松、阿奇霉素等,输液可快速控制感染并补充体液。输液期间需密切监测宝宝的生命体征,避免不良反应。 4、家庭护理中,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增加宝宝的水分摄入,避免过度包裹导致体温升高。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如米粥、蔬菜泥等,避免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5、预防细菌感染的关键在于增强宝宝免疫力,定期接种疫苗,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感染源。若宝宝出现发烧症状,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延误治疗。 宝宝细菌感染发烧的治疗需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方法,轻度感染可通过口服药物和物理降温处理,严重感染需输液治疗。家庭护理和预防措施同样重要,家长应密切观察宝宝症状,及时就医,确保宝宝健康恢复。
苏藤良

副主任医师 北海市人民医院 皮肤性病科

支气管扩张的症状有哪些??
支气管扩张的典型症状包括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反复咯血和呼吸困难。治疗上需结合药物、呼吸训练和生活方式调整,以缓解症状并控制病情发展。慢性咳嗽是支气管扩张的常见表现,多与气道分泌物增多和炎症刺激有关,患者常伴有痰液黏稠或脓性痰,早晨或体位改变时症状加重。反复咯血是支气管扩张的严重症状,可能因支气管壁血管破裂导致,轻者痰中带血,重者大量咯血,需及时就医。呼吸困难多与气道阻塞或肺功能下降有关,患者可能感到气短或活动后明显喘息。药物治疗包括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类或氟喹诺酮类,用于控制感染;祛痰药如氨溴索或乙酰半胱氨酸,帮助排痰;支气管扩张剂如沙美特罗或福莫特罗,缓解气道痉挛。呼吸训练如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可增强肺功能。生活方式上,戒烟、避免吸入刺激性气体、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适当运动如散步或游泳,均有助于改善症状。定期复查肺功能,监测病情变化,必要时进行手术如肺叶切除或支气管动脉栓塞,以控制咯血或改善肺功能。支气管扩张的治疗需长期坚持,结合药物、呼吸训练和生活方式调整,才能有效缓解症状并延缓病情进展。
陈云霞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

热门标签

慢性胃炎 前房积血 孢子丝菌病 颈椎半脱位 口腔恶性肿瘤 沮丧和情感淡漠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 紧张型精神分裂症 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 克罗伊茨费尔特-雅各布病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