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全科

pr间期正常范围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赵平 主任医师
单县中心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p-r间期缩短怎么回事?

P-R间期缩短可能由预激综合征、房室结加速传导、交感神经兴奋、低钾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心电图检查、动态心电图监测、血液生化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测、心脏电生理检查等方式诊断。

一、预激综合征

预激综合征是心脏存在异常传导通路导致的电生理异常,患者除P-R间期缩短外,常伴有delta波和QRS波增宽。该病可能诱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时需静脉注射普罗帕酮或胺碘酮终止心律失常,必要时行射频消融术根治异常通路。

二、房室结加速传导

房室结传导功能增强时会出现P-R间期缩短,常见于运动员或长期锻炼人群,属于生理性改变。若合并心悸症状,可考虑使用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控制心率,但多数情况下无须特殊治疗,定期随访心电图即可。

三、交感神经兴奋

情绪紧张、剧烈运动或饮用含咖啡因饮料可能导致交感神经过度激活,引起短暂性P-R间期缩短。这种情况通常伴随窦性心动过速,去除诱因后多能自行恢复,必要时可短期服用稳心颗粒等中成药调节自主神经功能。

四、低钾血症

血清钾浓度降低会影响心肌细胞电活动,导致P-R间期缩短并可能引发室性早搏。轻度低钾可通过口服氯化钾缓释片纠正,严重者需静脉补钾,同时治疗原发病因如腹泻或利尿剂使用过量。

五、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会加速房室传导,表现为P-R间期缩短伴窦性心动过速。确诊需检测游离T3、T4和TSH,治疗包括抗甲状腺药物如甲巯咪唑、放射性碘治疗或手术切除甲状腺,心率过快时可联合普萘洛尔控制症状。

发现P-R间期缩短应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限制咖啡因摄入,保证充足睡眠。饮食注意补充富含钾的香蕉、橙子等水果,甲亢患者需控制碘摄入。定期复查心电图,若出现心悸、晕厥等症状及时就诊心内科,必要时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评估心律失常风险。未经医生指导不得擅自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张伟

主任医师 上饶市人民医院 全科

短pr综合症症状?

短PR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心电图PR间期缩短,可能伴随心悸、胸闷等症状。短PR综合征通常由预激综合征、房室结加速传导、电解质紊乱等因素引起,需通过心电图、心脏电生理检查等方式确诊。

1、预激综合征

预激综合征是短PR综合征的常见原因,由于心脏存在异常传导通路,导致电信号绕过房室结快速传导。患者可能出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表现为突发心悸、头晕。诊断需依赖心电图显示delta波,治疗可选用普罗帕酮、胺碘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严重者需射频消融术。

2、房室结加速传导

房室结加速传导属于生理性变异,PR间期缩短但无delta波。这类患者通常无症状,少数可能出现轻微心悸。心电图显示PR间期小于120毫秒,QRS波形态正常。一般无须特殊治疗,避免剧烈运动即可。

3、电解质紊乱

低钾血症、高钙血症等电解质异常可影响心脏传导系统,导致PR间期缩短。患者常伴乏力、恶心等原发病症状。纠正电解质紊乱后心电图可恢复正常,需根据血检结果补充氯化钾或降钙治疗。

4、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会增强心肌细胞兴奋性,引起PR间期缩短。患者多合并怕热、多汗、体重下降等甲亢症状。需检测甲状腺功能,使用甲巯咪唑控制甲亢后心脏症状可缓解。

5、先天性异常

部分先天性心脏传导系统发育异常会导致持续性短PR间期,可能合并其他心脏结构问题。儿童期即可通过心电图发现,需心脏超声评估是否伴随器质性病变,无症状者定期随访即可。

短PR综合征患者应避免摄入含咖啡因饮料,保持规律作息。无症状者建议每半年复查心电图,出现心悸、晕厥等症状需立即就诊。合并预激综合征者禁止使用洋地黄类药物,运动前应咨询心内科日常可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监测脉搏变化。

赵家医

主任医师 安康市中心医院 全科

单调性PR就是脑瘫吗?

单调性PR并非脑瘫,两者属于完全不同的医学概念。单调性PR是心电图中P波与R波振幅比例固定的现象,脑瘫则指因脑损伤导致的运动功能障碍。

1、概念差异

单调性PR属于心电图诊断术语,描述心脏电传导系统中房室结至希氏束区域的电信号传导特征。脑瘫全称脑性瘫痪,是胎儿期或婴幼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引发的永久性运动障碍,常伴随姿势异常、肌张力改变等症状。

2、发生机制

单调性PR反映心脏传导系统电生理特性,可能与迷走神经张力、心肌细胞离子通道功能有关。脑瘫的病理基础包括脑白质损伤、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等,常见诱因有早产缺氧、新生儿黄疸、产伤等围产期因素。

3、临床表现

单调性PR通常无自觉症状,多在常规心电图检查时发现。脑瘫患者可见运动发育迟缓、异常运动模式、关节挛缩等表现,严重者伴有智力障碍、癫痫发作或感知觉异常。

4、诊断方法

单调性PR通过标准12导联心电图即可确诊。脑瘫诊断需结合围产期病史、神经系统查体、头颅影像学检查,必要时进行遗传代谢病筛查。

5、干预措施

单纯单调性PR无须特殊处理,定期随访即可。脑瘫需多学科团队干预,包括运动功能训练、矫形器应用、肉毒毒素注射等康复治疗,部分患者需进行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等手术。

发现心电图异常时应由心内科医生评估临床意义,避免自行解读医学术语。脑瘫患儿家长需重视早期康复干预,定期进行生长发育评估,保持均衡营养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避免过度保护导致运动功能退化。任何神经系统发育异常都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王燕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肾内科

窦性心律pr间期缩短是什么病?

窦性心律PR间期缩短可能是预激综合征或短PR综合征的表现,属于心脏传导系统异常。PR间期缩短主要与房室结旁路传导加速、先天性传导异常、电解质紊乱、心肌炎、药物影响等因素有关。

1、预激综合征:

心脏存在异常传导通路如肯特束,使电信号绕过房室结直接传导至心室,导致PR间期缩短。典型表现为突发心动过速,心电图可见delta波。治疗需根据症状选择射频消融术或药物控制。

2、短PR综合征:

房室结传导功能增强但无旁路存在,PR间期短于120毫秒。多数无临床症状,少数可能伴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无症状者无需治疗,反复发作者可考虑β受体阻滞剂。

3、电解质紊乱:

低钾血症或高钙血症可加速房室传导,造成PR间期缩短。常伴随肌无力、心律失常等症状。纠正电解质失衡后PR间期多能恢复正常。

4、心肌炎症:

心肌炎急性期可能因局部水肿影响传导系统,出现一过性PR间期缩短。多伴有胸痛、发热、心肌酶升高等表现。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抗感染及营养心肌治疗。

5、药物因素:

洋地黄类药物、交感神经兴奋剂等可缩短PR间期。通常伴有其他心电图改变如ST段压低。停药或减量后传导异常可逐渐恢复。

发现PR间期缩短应完善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无症状者建议每半年复查,避免剧烈运动及浓茶咖啡。出现心悸、晕厥需立即就诊,日常保持低盐饮食,适量补充镁、钾元素,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维持心脏电生理稳定。

张伟

主任医师 上饶市人民医院 全科

P-R间期缩短见于什么病?

P-R间期缩短可能由生理性因素或病理性因素引起,如房室结传导加速、预激综合征、心肌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电解质紊乱等。

1、房室结传导加速:房室结传导加速是一种生理性现象,常见于运动后或情绪激动时,心脏传导速度加快导致P-R间期缩短。通常无需特殊治疗,注意休息和情绪调节即可。

2、预激综合征:预激综合征是一种先天性心脏传导异常,部分心房激动通过旁路提前下传至心室,导致P-R间期缩短。可能伴随心悸、胸痛等症状,需通过心电图确诊,必要时进行射频消融术治疗。

3、心肌炎:心肌炎是由病毒感染或自身免疫反应引起的心肌炎症,可能导致心脏传导系统异常,出现P-R间期缩短。患者常伴有发热、乏力、胸闷等症状,需通过抗病毒治疗、免疫调节剂等药物治疗。

4、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时,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导致心脏传导系统兴奋性增强,P-R间期缩短。患者可能伴有心悸、多汗、体重下降等症状,需通过抗甲状腺药物如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等治疗。

5、电解质紊乱:低钾血症或高钙血症等电解质紊乱可能影响心脏传导系统,导致P-R间期缩短。患者可能伴有肌肉无力、心律失常等症状,需通过补充电解质或调整饮食进行纠正。

P-R间期缩短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饮食上应均衡营养,适量摄入富含钾、钙的食物如香蕉、牛奶等。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监测心脏功能,必要时及时就医。

杨博

主任医师 鸡西市人民医院 健康中心

热门标签

扁平髋 膀胱瘘 皮肤痈 鼻腔肿物 口周皮炎 脐带绕颈 甲状舌管瘘 痉挛性截瘫 变形骨盆难产 基底神经节综合征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