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外科 > 肛肠科

直肠给退烧药多久见效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刘磊 副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宝宝塞屁股的退烧药多久退烧?

宝宝使用塞屁股的退烧药后,通常可在30分钟至1小时内起效,退烧效果可持续4-6小时。退烧药的作用时间因个体差异、药物种类及病情严重程度而有所不同。

1、药物作用:塞屁股的退烧药多为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栓剂,通过直肠黏膜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快速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达到退烧效果。药物起效时间通常为30分钟至1小时,具体时间因宝宝体质而异。

2、病情影响:若宝宝发烧由病毒感染引起,退烧药可暂时缓解症状,但需配合抗病毒治疗。若为细菌感染,退烧药仅能缓解症状,需结合抗生素治疗。病情严重程度会影响退烧效果及持续时间。

3、个体差异:不同宝宝对药物的吸收和代谢速度不同,影响退烧药的作用时间。年龄、体重、肝功能等因素也会影响药物效果。家长需根据宝宝具体情况调整用药剂量。

4、药物剂量:退烧药的使用剂量需根据宝宝体重计算,剂量不足可能影响退烧效果,过量则可能引起不良反应。家长应严格按照说明书或医生建议用药,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5、观察护理:用药后需密切观察宝宝体温变化及精神状态。若体温持续不降或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退烧药仅为对症治疗,需结合病因治疗,避免反复发烧。

宝宝使用退烧药后,家长应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减少衣物,避免过度包裹。饮食上可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蔬菜汤等,避免油腻辛辣。鼓励宝宝多饮水,促进新陈代谢。若宝宝体温持续不降或出现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马保海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保健科

皮肤过敏吃药多久见效?

皮肤过敏的药物治疗见效时间因人而异,通常需要1-3天,严重者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皮肤过敏可通过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方式治疗。皮肤过敏通常由接触过敏原、饮食不当、环境刺激、药物反应、免疫系统异常等原因引起。

1、抗组胺药: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非索非那定片等药物可快速缓解瘙痒和红肿,通常服用后1-2小时起效,持续效果约24小时。这类药物适合轻中度过敏症状,需遵医嘱使用。

2、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片、泼尼松片、氢化可的松乳膏等药物适用于严重过敏反应,可迅速减轻炎症和肿胀。口服药物通常1-2天见效,外用乳膏则需3-5天持续使用。

3、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等药物适合长期反复发作的皮肤过敏,通过抑制免疫反应减少症状。这类药物见效较慢,通常需要1-2周才能看到明显效果。

4、过敏原避免:明确过敏原后,避免接触是预防和治疗的关键。常见过敏原包括花粉、尘螨、动物毛发、某些食物等。减少接触可显著降低过敏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

5、皮肤护理:使用温和的清洁产品,避免过度清洁和刺激性护肤品。保湿霜如凡士林、尿素霜等可帮助修复皮肤屏障,减少过敏反应。冷敷也可缓解局部瘙痒和红肿。

皮肤过敏患者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辛辣、海鲜等易致敏食物,适量运动增强免疫力,保持皮肤清洁和湿润,必要时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苏藤良

副主任医师 北海市人民医院 皮肤性病科

退烧药和咳嗽药能一起吃吗?

退烧药和咳嗽药能一起吃,但需注意药物成分、服用时间和剂量,避免重复用药或药物相互作用。退烧药通常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咳嗽药则可能含有右美沙芬或可待因等成分。两者联合使用时,应确保药物成分不重复,避免过量服用。服用时间建议间隔1-2小时,以减少胃肠道刺激。具体用药需根据医生建议或药品说明书进行,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长期使用。

1、成分分析:退烧药主要成分包括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具有解热镇痛作用;咳嗽药常见成分有右美沙芬、可待因等,用于缓解咳嗽症状。两者成分不同,但部分复方药物可能同时含有退烧和止咳成分,需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避免重复用药。

2、服用时间:退烧药和咳嗽药同时服用可能增加胃肠道负担,建议间隔1-2小时服用。例如,先服用退烧药,1小时后再服用咳嗽药,以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提高吸收效果。

3、剂量控制:退烧药和咳嗽药的剂量需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或医生建议使用。例如,对乙酰氨基酚的成人单次剂量为500毫克,每日不超过4次;右美沙芬的成人单次剂量为15毫克,每日不超过4次。避免过量服用,以免引发药物不良反应。

4、药物相互作用:部分咳嗽药可能含有镇静成分,如可待因,与退烧药同时服用可能增强镇静作用,导致嗜睡或头晕。服用前需咨询特别是老年人、儿童或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需谨慎用药。

5、特殊人群: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及肝肾功能不全者需特别注意药物选择。例如,孕妇应避免使用含有可待因的咳嗽药,儿童需使用适合其年龄和体重的剂量。用药前建议咨询确保安全有效。

退烧药和咳嗽药联合使用时,建议多饮水,保持充足休息,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咳嗽期间可尝试蜂蜜水或梨汤,缓解咽喉不适。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张明利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呼吸科

宝宝退烧药有哪些?

宝宝退烧药主要有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和尼美舒利等。对乙酰氨基酚是常用药物,适合3个月以上宝宝,剂量为每次10-15mg/kg,间隔4-6小时服用一次。布洛芬适合6个月以上宝宝,剂量为每次5-10mg/kg,间隔6-8小时服用一次。尼美舒利适用于1岁以上宝宝,剂量为每次1.5-2mg/kg,每日2次。退烧药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过量或长期服用。

1、对乙酰氨基酚:对乙酰氨基酚是退烧常用药物,适合3个月以上宝宝使用。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前列腺素合成,降低体温。剂量为每次10-15mg/kg,间隔4-6小时服用一次。使用时应严格按照说明书或避免过量。对乙酰氨基酚不良反应较少,但长期大量使用可能对肝脏造成损害。

2、布洛芬:布洛芬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适合6个月以上宝宝使用。它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减少前列腺素合成,从而起到退烧、镇痛和抗炎作用。剂量为每次5-10mg/kg,间隔6-8小时服用一次。布洛芬退烧效果较强,但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长期使用需谨慎。对于有消化道溃疡或哮喘病史的宝宝,使用前需咨询

3、尼美舒利:尼美舒利是一种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适用于1岁以上宝宝。其退烧机制与布洛芬类似,但选择性更强,胃肠道不良反应较少。剂量为每次1.5-2mg/kg,每日2次。尼美舒利退烧效果持久,但可能引起肝功能异常,使用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对于有肝病或过敏体质的宝宝,需谨慎使用。

4、药物选择:选择退烧药时需考虑宝宝的年龄、体重和健康状况。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是首选药物,尼美舒利适用于特定情况。用药前需咨询确保剂量准确。避免同时使用多种退烧药,以免增加不良反应风险。对于高烧不退或伴有其他症状的宝宝,需及时就医。

5、用药注意事项:退烧药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过量或长期服用。用药期间需密切观察宝宝的反应,如出现皮疹、呕吐或嗜睡等异常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退烧药只能缓解症状,不能治疗病因,需结合其他治疗措施。对于反复发烧的宝宝,需进一步检查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退烧药使用期间,需注意宝宝的饮食和休息。多饮水有助于降低体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可减轻胃肠负担。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过度包裹。适当进行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或冷敷额头。对于持续高烧或伴有其他症状的宝宝,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谢江强

副主任医师 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

成人退烧药有哪些?

成人退烧药可通过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等药物治疗。发热通常由感染、炎症、免疫反应等原因引起。

1、布洛芬:布洛芬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具有退热、镇痛和抗炎作用。常用剂型为片剂或胶囊,剂量为200-400毫克,每4-6小时一次,每日不超过1200毫克。布洛芬适用于轻至中度发热,尤其对伴有疼痛的发热效果显著。

2、对乙酰氨基酚: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常用的解热镇痛药,适用于轻至中度发热。常用剂型为片剂或口服液,剂量为500-1000毫克,每4-6小时一次,每日不超过4000毫克。对乙酰氨基酚对胃肠道刺激较小,适合胃敏感人群使用。

3、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是一种经典的非甾体抗炎药,具有退热、镇痛和抗炎作用。常用剂型为片剂,剂量为300-600毫克,每4-6小时一次,每日不超过3600毫克。阿司匹林适用于成人发热,但需注意其对胃肠道的刺激和出血风险。

4、物理降温:物理降温是辅助退烧的重要方法,包括温水擦浴、冷敷额头、多饮水等。温水擦浴可通过蒸发散热降低体温,冷敷额头可缓解头痛不适,多饮水有助于补充体液和促进排汗。物理降温适合轻症发热或药物退烧的辅助治疗。

5、就医建议:如果发热持续超过3天,体温超过39℃,或伴有严重头痛、呕吐、皮疹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如抗感染治疗、免疫调节等。严重发热可能提示潜在疾病,需专业医疗干预。

退烧期间应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剧烈运动,注意休息和营养均衡。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如橙子、柠檬、菠菜等,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适当进行轻度活动,如散步或瑜伽,可促进血液循环和身体恢复。

武恩翠

主任技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热门标签

膈疝 氟骨症 阑尾炎 肾脓肿 创伤性血胸 肩关节脱位 突发性耳聋 副球孢子菌病 化脓性角膜炎 持续性异位妊娠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