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儿科 > 儿科

小孩睡觉喘气声音大怎么回事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谢江强 副主任医师
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婴儿喘气粗好像鼻子堵怎么办?

婴儿喘气粗伴鼻塞可通过清理鼻腔、调整体位、保持湿度、观察症状、及时就医等方式缓解,通常由鼻腔分泌物、体位不当、空气干燥、呼吸道感染、先天结构异常等原因引起。

1、清理鼻腔:

婴儿鼻腔狭窄易被分泌物阻塞,可用生理盐水滴鼻软化分泌物后,用吸鼻器轻柔吸出。操作时注意固定婴儿头部避免损伤鼻黏膜,每日清理不超过3次,过度清理可能刺激鼻黏膜加重水肿。

2、调整体位:

平躺时舌根后坠易加重呼吸困难,建议将婴儿头肩部垫高15-30度侧卧。哺乳后保持竖抱20分钟,避免胃食管反流刺激呼吸道。睡眠时可使用斜坡式床垫改善通气。

3、保持湿度:

干燥空气会使鼻腔分泌物变稠,使用加湿器维持室内湿度在50%-60%。冬季取暖时在暖气片放置水盆,避免直接对着婴儿吹风。每日开窗通风2次,每次30分钟。

4、观察症状:

记录呼吸频率是否超过60次/分钟,观察有无三凹征、嘴唇发绀等缺氧表现。注意是否伴随发热、咳嗽、拒奶等症状。单纯鼻塞不影响进食和睡眠时可先居家观察3天。

5、及时就医:

出现呼吸暂停、持续高热、精神萎靡需立即就诊。先天性喉软骨软化症患儿会有持续性喘鸣,鼻后孔闭锁会导致双侧鼻塞,这些情况需要耳鼻喉科专科检查确诊。

日常护理需注意母乳喂养时避免呛奶,喂奶间隙轻拍背部帮助排气。定期用棉签蘸温水清洁鼻周分泌物结痂,但不要深入鼻腔。外出时用纱布遮挡口鼻避免冷空气直接刺激。若使用加湿器需每日换水并每周消毒,防止滋生军团菌等病原体。观察婴儿体重增长曲线,持续呼吸异常可能影响进食导致营养不良。保持婴儿衣物宽松,避免包裹过紧限制胸廓活动。接触婴儿前需洗手,患病家庭成员需佩戴口罩防止交叉感染。

亢晓冬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四个月孕妇为什么总想大喘气?

孕妇四个月时总想大喘气可能与生理性缺氧、子宫增大压迫膈肌、贫血、激素水平变化以及心肺功能代偿不足等因素有关。

1、生理性缺氧:

妊娠期血容量增加会导致血液相对稀释,红细胞携氧能力暂时性下降。孕妇需通过加深呼吸来满足胎儿和自身氧需求,尤其在活动后或平躺时更为明显。建议采取左侧卧位改善循环,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剧烈运动。

2、子宫压迫膈肌:

孕16周后子宫逐渐超出盆腔,向上推移膈肌导致胸腔容积减小。这种机械性压迫会使呼吸幅度受限,表现为深呼吸欲望增强。可通过调整坐姿保持脊柱直立,使用孕妇枕支撑腰部缓解症状。

3、妊娠期贫血:

铁需求量增加可能导致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不足会影响氧气运输。孕妇可能出现面色苍白、乏力伴随气促,需通过血常规检查确诊。医生可能建议补充铁剂配合维生素C促进吸收,同时增加动物肝脏、菠菜等富铁食物。

4、孕激素影响:

黄体酮水平升高会刺激呼吸中枢,使每分钟通气量增加20%-40%。这种激素作用可能产生类似缺氧的错觉,属于正常代偿现象。保持环境通风,练习腹式呼吸有助于适应生理变化。

5、心肺负荷加重:

孕期心输出量需增加30%-50%以供应胎盘循环,部分孕妇可能出现代偿性心率加快。若伴随胸痛或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需排查妊娠期心脏病或哮喘等基础疾病。常规产检时应进行心肺听诊和心电图筛查。

建议孕妇每日进行30分钟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孕妇瑜伽,增强心肺耐力;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深色蔬菜,避免高盐饮食加重水钠潴留;睡眠时垫高上半身15度可减轻膈肌压迫。若气促伴随头晕、嘴唇发绀或休息后无缓解,需立即就医排除妊娠并发症。定期监测血压和胎动变化,保持情绪平稳也有助于改善呼吸不适感。

魏碧荷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妇科

宝宝感冒后喘气急促怎么处理?

宝宝感冒后喘气急促可通过保持呼吸道通畅、调整体位、补充水分、药物治疗、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喘气急促通常由鼻塞、气道炎症、痰液阻塞、支气管痉挛、继发感染等原因引起。

1、保持通畅:

清理鼻腔分泌物是缓解喘气的首要措施。使用生理盐水滴鼻软化鼻痂后,用吸鼻器轻柔吸出。避免棉签直接掏挖造成黏膜损伤。夜间可在卧室使用加湿器维持50%-60%湿度,稀释呼吸道分泌物。

2、调整体位:

将宝宝上半身抬高30度可减轻呼吸困难。抱姿采用竖抱拍背体位,促进痰液排出。避免平躺喂奶,防止呛咳加重喘息。睡眠时选择侧卧位,使用透气枕头支撑颈部。

3、补充水分:

少量多次喂温水能稀释痰液,6个月以上婴儿可饮用苹果汁稀释液。母乳喂养增加喂哺频率,配方奶喂养适当调稀浓度。观察尿量每天应达6-8次,避免脱水导致分泌物黏稠。

4、药物干预:

医生可能开具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祛痰,或布地奈德雾化液缓解气道痉挛。中成药如小儿肺热咳喘颗粒适用于痰热证。严禁自行使用镇咳药,避免抑制排痰反射。用药需严格遵循儿科医师指导。

5、识别危象:

出现呼吸频率>50次/分、锁骨上窝凹陷、口唇发绀时需急诊处理。早产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更易进展为肺炎。喘息持续超过3天或体温反复升高提示可能合并细菌感染。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但避免直接吹风,每日开窗通风2-3次。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米糊、蔬菜泥,避免海鲜等发物。监测体温每4小时一次,发热时减少衣物包裹。恢复期可进行背部轻叩促进排痰,手法为空心掌从下向上交替拍打。观察精神状态和进食量,异常萎靡或拒食需复诊。避免接触二手烟、粉尘等刺激物,外出佩戴口罩防护。症状缓解后仍应休息3-5天,防止剧烈活动诱发反复。

朱振国

副主任医师 鹤岗市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宝宝感冒喘气有杂音怎么回事?

宝宝感冒喘气有杂音可能由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过敏性反应、气道分泌物增多、先天性气道异常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感染治疗、雾化吸入、抗过敏药物、体位引流、手术矫正等方式缓解。

1、呼吸道感染:

病毒或细菌感染导致鼻咽部及下呼吸道黏膜充血肿胀,气道狭窄引发喘鸣音。常见病原体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等。需进行血常规和病原学检测,确诊后使用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物或阿莫西林等抗生素治疗。

2、支气管炎:

炎症累及支气管时,黏膜水肿和痰液阻塞会产生哮鸣音。患儿多伴有咳嗽、发热症状。听诊可闻及固定性湿啰音,胸片显示支气管纹理增粗。治疗以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氨溴索祛痰为主。

3、过敏性反应:

接触尘螨、花粉等过敏原后,组胺释放导致支气管痉挛,出现呼气性喘鸣。常突发于夜间,伴有眼睑水肿等过敏体征。需检测血清IgE水平,使用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物缓解症状。

4、气道分泌物增多:

感冒时机体防御性分泌黏液增多,积聚在喉部形成痰鸣音。多见于6个月以下婴儿,因其咳嗽反射较弱。可通过拍背排痰、生理盐水雾化稀释分泌物,必要时使用乙酰半胱氨酸化痰。

5、先天性气道异常:

喉软化、气管狭窄等发育异常会在呼吸道感染时加重通气障碍。表现为持续性喘鸣,喂养时加重。需行支气管镜检查确诊,严重者需进行喉成形术等手术治疗。

保持室内湿度50%-60%,每日开窗通风2-3次。哺乳期母亲应避免食用易致敏食物,已添加辅食的婴儿暂停海鲜、鸡蛋等高风险食材。睡眠时抬高头部15-20度,使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清洁鼻道。观察呼吸频率是否超过40次/分钟,出现口唇发绀或三凹征需立即就医。恢复期可进行抚触按摩促进排痰,避免被动吸烟及接触冷空气。

于秀梅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中医院 普通内科

婴儿喘气粗好像有痰是什么原因?

婴儿喘气粗好像有痰可能由呼吸道感染、先天性喉软骨发育不良、胃食管反流、过敏反应、环境干燥等因素引起。

1、呼吸道感染:

婴儿免疫系统尚未完善,容易受到病毒或细菌侵袭引发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体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等,感染后气道分泌物增多形成痰液,表现为呼吸音粗重、咳嗽等症状。需就医明确感染类型,由医生判断是否需要抗感染治疗。

2、喉软骨发育不良:

部分婴儿存在先天性喉软骨软化,吸气时喉部组织塌陷产生喉鸣音,类似痰音。这种情况多在出生后2-4周出现,哭闹或仰卧时加重,通常随着生长发育在1-2岁自愈。若症状严重影响呼吸,需耳鼻喉科评估是否需手术治疗。

3、胃食管反流:

婴儿贲门括约肌发育不成熟,奶液反流刺激咽喉部黏膜,引发保护性分泌物增多。表现为进食后喘鸣、呛奶,可能伴随吐奶或体重增长缓慢。建议少量多次喂养,喂奶后保持竖立姿势30分钟,严重者需使用抑酸药物。

4、过敏反应:

尘螨、宠物皮屑等过敏原可能引发气道黏膜水肿和分泌物增加。特征为阵发性喘息,可能伴随皮肤湿疹或过敏性结膜炎。需保持环境清洁,避免接触毛绒玩具,必要时进行过敏原检测。

5、环境干燥:

冬季暖气或空调环境导致空气湿度低于40%,会使婴儿鼻腔分泌物变稠,呼吸时产生粗重声音。使用加湿器维持50%-60%湿度,定期用生理盐水滴鼻软化分泌物,可有效改善症状。

日常护理需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二手烟刺激。母乳喂养可增强婴儿免疫力,哺乳期母亲应饮食清淡。观察呼吸频率是否超过每分钟60次,出现口唇发绀、拒奶或发热等症状需立即就医。定期用掌心轻拍婴儿背部帮助气道分泌物松动,但避免过度拍打。睡眠时适当垫高头部,使用防吐奶斜坡垫可减少反流风险。

谢江强

副主任医师 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

热门标签

肠坏死 干槽症 梦游症 食管异物 升主动脉瘤 Terson综合征 风湿性心脏病 浆细胞性骨髓瘤 念珠菌性败血症 2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