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男科 > 生殖系统 > 尖锐湿疣

人类乳头瘤病毒是尖锐湿疣吗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高建军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人类正常体温是多少?

人类正常体温一般为36.1-37.2摄氏度,测量部位和方法不同可能略有差异。

体温受测量部位影响较大,口腔测量正常值为36.3-37.2摄氏度,腋下测量为36.1-37摄氏度,直肠测量为36.6-37.5摄氏度。测量时间也会影响结果,清晨体温较低,下午较高,昼夜波动在0.5-1摄氏度内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年龄因素不可忽视,婴幼儿基础代谢率高,体温常处于36.5-37.5摄氏度,老年人代谢减慢,正常值可能偏低至35.5-36.8摄氏度。女性排卵期体温会升高0.3-0.5摄氏度,这种周期性变化属于生理性波动。运动后、餐后或情绪激动时,体温可能暂时性升高0.5-1摄氏度,休息后可恢复正常。

日常监测体温建议选择固定时间和部位测量,使用前需将体温计消毒并擦干。测量口腔温度前30分钟避免进食冷热饮,腋下测量需保持5分钟以上。发现体温异常应多次测量确认,避免单次测量误差。体温持续超过37.3摄氏度或低于35摄氏度,或伴随寒战、头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保持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和均衡饮食有助于维持正常体温调节功能。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人类有多少颗牙齿?

人类通常有28-32颗恒牙,具体数量取决于智齿是否萌出。

牙齿数量差异主要与智齿发育情况相关。多数人在12-14岁完成28颗恒牙的替换,包括8颗切牙、4颗尖牙、8颗前磨牙和8颗磨牙。智齿作为第三磨牙通常在17-25岁萌出,但存在个体差异:部分人群可能仅萌出1-3颗智齿,约三成人存在智齿缺失现象。牙齿发育受遗传因素影响,颌骨空间不足可能导致智齿阻生或完全埋伏。牙齿数量异常如多生牙或先天缺牙需通过口腔X光检查确诊。

建议每年进行口腔检查,通过曲面断层片监测智齿生长情况,保持每日两次巴氏刷牙法维护口腔健康。

张天奇

山东省立医院 口腔科

人类应该担心猴痘吗?

人类应该对猴痘保持警惕但无须过度恐慌,该疾病传播能力有限且已有有效防控手段。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头痛、肌肉酸痛以及特征性皮肤疱疹。对于免疫功能正常人群,猴痘通常呈自限性,病程约2-4周可自愈。目前传播主要发生在特定密切接触群体中,普通社区传播风险较低。现有数据表明,飞沫传播需要长时间面对面接触才可能发生,日常社交活动感染概率较小。

免疫功能低下者、孕妇、儿童等高风险人群需加强防护。接触野生动物或疑似病例后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我国已储备天花疫苗可提供交叉保护,医疗机构具备猴痘病毒检测能力。避免接触可疑动物、做好手卫生、使用防护用品可有效阻断传播。

建议公众通过正规渠道获取疾病信息,避免接触不明来源的动物及患者体液。出现疱疹等可疑症状应前往感染科就诊,确诊患者需严格隔离至结痂脱落。

聂小娟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哪些病毒可以引起人类的肺炎?

引起人类肺炎的病毒主要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和新型冠状病毒等。这些病毒通过不同机制侵袭呼吸道,导致肺部炎症反应。

1、呼吸道合胞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婴幼儿肺炎最常见的病原体,主要通过飞沫传播。该病毒会破坏呼吸道上皮细胞,引起细支气管炎和间质性肺炎,典型症状包括喘息、呼吸急促。治疗以氧疗和雾化吸入为主,重症需住院观察。

2、流感病毒:

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均可引发病毒性肺炎,常见于冬春季节。病毒直接损伤肺泡上皮细胞,导致肺水肿和出血,临床表现为高热、肌肉酸痛和呼吸困难。早期使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可减轻症状,接种疫苗是有效预防手段。

3、腺病毒:

腺病毒肺炎好发于军营、学校等集体场所,通过接触传播。病毒可引起坏死性支气管炎和肺泡出血,特征为持续高热和结膜炎。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主要采取对症支持治疗。

4、副流感病毒:

副流感病毒是儿童喉气管支气管炎的主要病原,也可导致间质性肺炎。病毒复制会引发气道高反应性,表现为犬吠样咳嗽和吸气性喘鸣。轻症患者可通过湿化空气缓解症状,重症需要糖皮质激素治疗。

5、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主要攻击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引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特征性症状包括嗅觉丧失和淋巴细胞减少,部分患者会出现肺纤维化后遗症。治疗需根据病情分级管理,抗病毒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预防病毒性肺炎需注意室内通风,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建议易感人群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出现持续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特别是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更需警惕重症肺炎风险。日常可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增强肺功能,但需避免在雾霾天气户外活动。

陈云霞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

人类巨细胞病毒igg抗体阳性是什么病?

人类巨细胞病毒igg抗体阳性提示既往感染过该病毒,并非现症感染或疾病状态。巨细胞病毒感染在免疫功能正常人群中多表现为隐性感染或轻微症状,主要风险人群为孕妇和免疫缺陷者。

1、既往感染标志:

igg抗体阳性表明机体曾接触过巨细胞病毒并产生免疫应答,该抗体可长期存在于血液中。与igm抗体不同,igg阳性不代表新近感染,约60%-90%的成人血清学检测呈阳性。

2、潜在激活风险:

在免疫功能低下时,潜伏的病毒可能重新激活。器官移植患者、艾滋病感染者等需警惕病毒再激活导致的视网膜炎、肺炎或消化道溃疡等并发症。

3、母婴传播影响:

孕妇原发性感染可能引起胎儿先天性感染,导致听力损失、智力障碍等后遗症。igg阳性孕妇复发感染对胎儿影响较小,但需定期监测病毒载量。

4、实验室鉴别诊断:

需结合igm抗体、病毒DNA检测判断感染状态。单纯igg阳性无需治疗,若igm同时阳性或核酸检测阳性,则需考虑活动性感染。

5、特殊人群管理:

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需进行预防性抗病毒治疗。育龄女性孕前筛查可评估胎儿感染风险,阳性者妊娠期需加强超声监测胎儿发育情况。

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增强免疫力,避免与幼儿共用餐具减少病毒暴露。备孕女性应进行torch筛查,移植术后患者需遵医嘱定期检测病毒载量。出现持续发热、视力下降等症状时及时就医,免疫缺陷者接触儿童尿液、唾液后需加强手部清洁。

方毅

主任医师 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 病理科

热门标签

胃穿孔 黄斑前膜 放射性肺炎 库欣综合症 麻痹性斜视 颈总动脉裂伤 舌下神经损伤 肺动脉瓣关闭不全 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 绒毛色素结节性滑膜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