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儿科 > 儿童保健科

缺铁性贫血严重怎么治疗快一点呢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谢江强 副主任医师
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小儿缺铁性贫血怎么治疗好?

小儿缺铁性贫血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口服铁剂、治疗原发病、改善吸收障碍、定期监测等方式治疗。该病通常由铁摄入不足、吸收障碍、需求增加、慢性失血、先天储备不足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结构:

增加富含铁元素的食物摄入是基础治疗措施。动物肝脏、红肉、蛋黄等血红素铁吸收率较高,建议每周食用2-3次。植物性食物如黑木耳、菠菜、红枣等含非血红素铁,需配合维生素C促进吸收。6月龄以上婴儿应及时添加强化铁米粉,避免单纯母乳喂养导致铁缺乏。

2、口服铁剂:

临床常用硫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蛋白琥珀酸铁等补铁药物。铁剂宜在两餐间服用,避免与牛奶、茶同服影响吸收。治疗期间可能出现黑便、胃肠道不适等反应,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仍需继续补铁4-6周以补充储存铁。

3、治疗原发病:

慢性腹泻、肠道寄生虫感染等疾病会导致铁吸收障碍,需同步治疗基础疾病。反复鼻出血、消化道溃疡等慢性失血情况应查明出血原因。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等先天铁储备不足群体需提前预防性补铁。

4、改善吸收障碍:

胃酸缺乏患者可配合维生素C或稀盐酸辅助铁吸收。合并感染时应先控制感染再补铁。避免钙剂、抗酸药与铁剂同服,间隔至少2小时。乳糜泻患者需采用无麸质饮食改善肠道吸收功能。

5、定期监测:

治疗2周后需复查网织红细胞计数,4周后检测血红蛋白水平。每3-6个月随访血清铁蛋白直至储存铁补足。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建议每年筛查血红蛋白,早产儿、青春期少女等高危群体应加强监测。

日常需保证每日摄入50-75克瘦肉或动物肝脏,搭配猕猴桃、橙子等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烹调使用铁锅可增加膳食铁含量。避免饭后立即饮用茶或咖啡。适当进行户外活动促进食欲,但重度贫血时应限制剧烈运动。注意观察患儿有无面色苍白、乏力、异食癖等表现,6月龄至2岁儿童、青春期少女建议常规进行贫血筛查。

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儿科

孩子得了缺铁性贫血吃什么药?

儿童缺铁性贫血可选用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右旋糖酐铁口服液或葡萄糖酸亚铁糖浆等铁剂补充治疗。药物选择需考虑铁元素吸收率、胃肠耐受性及儿童年龄等因素。

1、蛋白琥珀酸铁:

蛋白琥珀酸铁是一种有机铁复合物,生物利用度较高且胃肠刺激较小,适合胃肠功能较弱的儿童。该药物在酸性环境中稳定性好,可与维生素C同服促进吸收,但需避免与牛奶、钙剂同服影响效果。

2、右旋糖酐铁:

右旋糖酐铁口服液含铁量较高,适用于中重度贫血患儿。其特殊分子结构可减少铁离子对胃肠黏膜的直接刺激,服药期间可能出现牙齿暂时性着色,建议用吸管服用并及时漱口。

3、葡萄糖酸亚铁:

葡萄糖酸亚铁糖浆口感较好,儿童接受度高,适合轻度贫血的长期补充。该剂型铁含量相对较低,需持续服用2-3个月才能补足铁储备,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血红蛋白水平。

4、维生素C辅助:

维生素C能将三价铁还原为更易吸收的二价铁,建议在服用铁剂前后1小时补充100-200毫克维生素C。可选用维生素C泡腾片或天然果汁,但需注意柑橘类果汁可能刺激胃黏膜。

5、用药注意事项:

铁剂应在两餐之间服用以提高吸收率,避免与茶、咖啡、全谷类同服。治疗期间可能出现黑便属正常现象,若出现严重腹痛或便秘需及时复诊调整用药方案。

除药物治疗外,日常饮食应增加红肉、动物肝脏、血制品等血红素铁摄入,搭配西兰花、猕猴桃等富含维生素C的果蔬。烹饪使用铁锅可增加膳食铁含量,早产儿及青春期少女等高危人群建议每半年筛查血红蛋白。铁剂治疗需持续至血红蛋白正常后4-6周以补足储存铁,用药期间每月复查血常规,避免长期过量补铁导致铁过载。

谢江强

副主任医师 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

六个月宝宝缺铁性贫血怎么办?

六个月宝宝缺铁性贫血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铁剂、治疗原发病、定期复查、预防感染等方式改善。该症状通常由铁摄入不足、吸收障碍、需求增加、慢性失血、早产或低出生体重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及时添加富含铁的辅食是改善缺铁性贫血的基础措施。六月龄婴儿可逐步引入强化铁米粉、红肉泥、动物肝脏等高铁食物,搭配维生素C丰富的果蔬泥促进铁吸收。母乳喂养儿需确保母亲饮食中铁元素充足,配方奶喂养应选择铁强化配方。

2、补充铁剂: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铁剂是治疗中重度贫血的主要手段。常用铁剂包括蛋白琥珀酸铁、葡萄糖酸亚铁、富马酸亚铁等,需严格遵医嘱服用。补铁期间可能出现黑便、便秘等反应,应与医生保持沟通调整用药方案。

3、治疗原发病:

贫血可能与消化道畸形、慢性腹泻、牛奶蛋白过敏等基础疾病有关。若存在反复便血、持续腹泻等症状,需通过便常规、过敏原检测等查明病因,针对性治疗原发疾病才能根本改善贫血状况。

4、定期复查:

补铁治疗2周后应复查网织红细胞,4周后检测血红蛋白水平。即使血红蛋白恢复正常仍需继续补铁2-3个月以补足储存铁,期间每1-2个月监测血清铁蛋白指标,防止复发。

5、预防感染:

缺铁患儿免疫力较低,需注意避免交叉感染。保持喂养卫生、按时接种疫苗、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感染期间铁吸收率下降可能加重贫血,出现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日常护理需保证充足睡眠和适度户外活动,避免过度包裹影响血液循环。哺乳期母亲应多摄入瘦肉、动物血制品等高铁食物,通过乳汁传递铁元素。辅食添加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原则,注意观察排便情况。早产儿、双胞胎等高风险群体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预防性补铁。若出现面色苍白加重、食欲减退、心率增快等表现需及时复诊评估。

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儿科

小孩缺铁性贫血吃什么补得快?

小孩缺铁性贫血可通过动物肝脏、红肉、深色蔬菜、铁强化食品和维生素C搭配补充等方式改善。缺铁性贫血通常由铁摄入不足、吸收障碍、需求增加、慢性失血或饮食结构单一等原因引起。

1、动物肝脏:

猪肝、鸡肝等动物肝脏富含血红素铁,吸收率高达15%-35%,远高于植物性铁源。每周食用2-3次,每次20-30克即可满足儿童铁需求。烹饪时建议焯水去腥后切碎,搭配胡萝卜等维生素C含量高的蔬菜可提升铁吸收率。

2、红肉:

牛肉、羊肉等红肉是优质铁来源,每100克含铁2-3毫克。选择瘦肉部位制成肉泥或肉丸,更易被幼儿消化吸收。贫血期间可每周安排4-5次红肉摄入,注意与富含维生素C的彩椒、西兰花等搭配食用。

3、深色蔬菜:

菠菜、苋菜等深色蔬菜含非血红素铁,虽吸收率仅2%-20%,但富含叶酸可协同改善贫血。建议焯水后切碎,避免草酸影响铁吸收。可与番茄等酸性食物同食,酸性环境有助于三价铁转化为更易吸收的二价铁。

4、铁强化食品:

铁强化米粉、配方奶粉等经过营养强化,含可溶性乳酸亚铁等易吸收铁剂。选择时需查看营养成分表,确保每100克食品含铁4-8毫克。可作为婴幼儿辅助补铁来源,但不宜完全替代天然食物。

5、维生素C搭配:

鲜枣、猕猴桃等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能将铁吸收率提高2-3倍。建议在餐后1小时内食用,或与含铁食物同食。每日摄入100-200克维生素C丰富的水果,可显著促进膳食铁的生物利用度。

改善缺铁性贫血需建立长期均衡膳食模式,每日保证瘦肉50克、肝脏每周2次、深色蔬菜200克,配合维生素C丰富的水果。避免与钙剂、浓茶同食影响铁吸收,烹饪使用铁锅可增加膳食铁含量。持续贫血需就医排查寄生虫感染等病理性因素,重度贫血需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铁剂。

谢江强

副主任医师 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

红眼病用什么眼药水好得快一点?

红眼病治疗可选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阿昔洛韦滴眼液、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等药物。红眼病的药物选择主要与感染类型有关,常见原因包括细菌感染、病毒感染、过敏反应、环境刺激及隐形眼镜使用不当。

1、细菌感染:

细菌性结膜炎表现为眼睑红肿、黄色分泌物增多。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能有效抑制革兰氏阴性菌,妥布霉素滴眼液对葡萄球菌等革兰氏阳性菌效果显著。急性期需每2小时滴药1次,症状缓解后减少频次。伴有畏光症状时可联合人工泪液使用。

2、病毒感染:

病毒性结膜炎常见眼睑水肿、水样分泌物。阿昔洛韦滴眼液适用于单纯疱疹病毒,更昔洛韦眼用凝胶对腺病毒效果较好。早期使用可缩短病程,需配合冷敷缓解充血。传染性强时应避免揉眼,注意隔离个人用品。

3、过敏因素:

过敏性结膜炎特征为双眼奇痒、结膜苍白水肿。色甘酸钠滴眼液能稳定肥大细胞,奥洛他定滴眼液具有双重抗组胺作用。发作期间需避免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冷藏后的滴眼液止痒效果更佳。

4、环境刺激:

化学物质或紫外线暴露会导致非感染性充血。聚乙烯醇滴眼液可修复角膜上皮损伤,玻璃酸钠滴眼液能维持眼表湿润。户外活动建议佩戴防UV眼镜,游泳时使用密封性护目镜。

5、隐形眼镜相关:

长时间配戴隐形眼镜易引发缺氧性充血。治疗需停用隐形眼镜,使用含维生素B12的修复型滴眼液。选择高透氧材质的镜片,每日佩戴不超过8小时,注意镜片清洁消毒。

红眼病期间应保持眼部清洁,用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每日2-3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菠菜,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保证充足睡眠,减少电子屏幕使用时间。症状持续48小时无改善或出现视力下降、剧烈疼痛时需及时眼科就诊。恢复期可热敷促进血液循环,但急性充血期禁用热敷以防血管扩张加重炎症。

刘磊

副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肛肠科

热门标签

肠坏死 干槽症 梦游症 食管异物 升主动脉瘤 Terson综合征 风湿性心脏病 浆细胞性骨髓瘤 念珠菌性败血症 2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