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妇产科 > 妇科

乳头不碰不疼碰了就疼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张春香 副主任医师
海南三亚解放军425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牙不碰不疼一碰就疼是怎么回事?

牙不碰不疼一碰就疼可能与牙本质敏感、龋齿或牙周炎有关。

牙本质敏感通常由于牙龈退缩或牙釉质磨损导致牙本质暴露,冷热或机械刺激会引发短暂尖锐疼痛。龋齿在进展至牙本质层时,咀嚼压力可刺激暴露的牙髓神经末梢产生疼痛。牙周炎患者因牙龈萎缩和牙根面暴露,触碰患牙可能出现钝痛或酸软感。这三种情况均需口腔检查确诊,牙本质敏感可使用抗敏感牙膏,龋齿需及时充填,牙周炎需进行龈下刮治等专业治疗。

日常建议使用软毛牙刷避免过度磨损,减少酸性食物摄入,并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李胜锋

山东省立医院 口腔科学

小孩头碰了个包怎么消肿?

小孩头部磕碰后出现包块,可通过冷敷、热敷、药物消肿、观察症状、调整睡姿等方式处理。头部包块多由皮下毛细血管破裂导致局部血肿引起,通常伴随疼痛或轻微淤青。

1、冷敷

受伤后24小时内使用冰袋或冷毛巾包裹敷于患处,每次持续10-15分钟,间隔1-2小时重复进行。低温能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缓解肿胀疼痛。冷敷时需用干净布料隔开皮肤,避免冻伤,婴幼儿冷敷时间应缩短至5-8分钟。

2、热敷

受伤24小时后可改用温热毛巾外敷,温度控制在40℃左右,每日3-4次促进血液循环。热敷能加速血肿吸收,但需避开开放性伤口。热敷后可用掌心轻柔按摩周围组织,力度以孩子不抗拒为宜。

3、药物消肿

若肿胀明显可遵医嘱使用外用药物如云南白药气雾剂、跌打万花油或肝素钠乳膏。药物含活血化瘀成分,能抑制炎症反应。禁止自行使用口服活血药物,婴幼儿用药前需咨询儿科

4、观察症状

密切关注孩子是否出现呕吐、嗜睡、哭闹不止或平衡障碍。这些可能是颅内损伤征兆,需立即就医。记录包块大小变化,正常血肿应在3-5天内逐渐软化消退,持续增大则提示活动性出血。

5、调整睡姿

睡眠时保持头部略高于心脏位置,用枕头固定避免压迫患处。避免剧烈跑跳或磕碰,学步期幼儿需专人看护。饮食可增加维生素K含量高的西蓝花、菠菜等绿叶菜,有助于凝血功能恢复。

日常需检查家居环境消除尖锐棱角,茶几、床角可加装防撞条。伤后48小时内避免洗热水澡,防止血管扩张加重肿胀。若包块伴随皮肤破损,需先用碘伏消毒后覆盖无菌敷料。建议准备家庭急救包,包含弹性绷带、无菌纱布等基础处理用品,定期检查药品有效期。观察期间如出现瞳孔不等大、抽搐等严重表现,须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儿科

头碰了个包怎样消肿?

头碰了个包可通过冷敷、热敷、药物消肿、抬高头部、避免按压等方式缓解。头部碰撞后形成的包块通常是皮下毛细血管破裂导致的局部血肿,正确处理有助于加速消肿。

1、冷敷

碰撞后24小时内使用冰袋或冷毛巾敷于肿胀处,每次持续15分钟左右,间隔1小时重复进行。低温能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同时缓解疼痛感。冷敷时需用干净毛巾包裹冰袋避免冻伤皮肤,不可直接接触皮肤。

2、热敷

碰撞24小时后可改用温热毛巾敷于患处,温度控制在40℃左右,每日3次。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淤血吸收。热敷前需确认皮肤无破损,糖尿病或感觉障碍者应注意温度控制。

3、药物消肿

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外用药物如云南白药气雾剂、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多磺酸粘多糖乳膏等。这些药物具有活血化瘀、消炎镇痛作用。使用前需清洁皮肤,避开眼周及破损处,过敏体质者应先小范围试用。

4、抬高头部

休息时用枕头适当垫高头部,保持头位高于心脏水平。这种体位利用重力作用减少局部血液淤积,有助于肿胀消退。夜间睡眠时可调整枕头高度,以不觉不适为宜。

5、避免按压

肿胀未消退前不要揉搓或按压患处,以免加重毛细血管损伤。洗头时动作轻柔,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发产品。日常活动注意保护头部,防止二次碰撞。

头部碰撞后需密切观察48小时,若出现持续头痛、呕吐、意识模糊、瞳孔不等大等情况应立即就医。日常可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蛋白质促进组织修复,保持充足睡眠。肿胀期间避免剧烈运动和饮酒,一般5-7天可逐渐消退。如肿胀持续不消或伴随发热,建议及时就诊排除颅骨骨折或颅内出血等严重情况。

张伟

主任医师 上饶市人民医院 全科

骨折两个月碰了一下会移位吗?

骨折两个月后轻微碰撞一般不会导致移位。骨折愈合情况主要取决于骨折类型、固定方式、营养状况、年龄因素及康复锻炼程度。

1、骨折类型:

稳定性骨折如青枝骨折或裂纹骨折,两个月时骨痂已初步形成,轻微外力不易造成移位。不稳定性骨折如粉碎性骨折或关节内骨折,即使到两个月仍需谨慎防护,但规范治疗下移位风险较低。

2、固定方式:

石膏固定能有效维持骨折端对位,两个月时骨折处已有纤维性连接。内固定手术患者通过钢板螺钉实现刚性固定,日常活动中的碰撞通常不会影响固定效果。

3、营养状况:

钙质与蛋白质摄入充足者骨痂生长较快,两个月时骨折线多已模糊。维生素D缺乏或营养不良患者愈合延迟,需更长时间达到临床愈合标准。

4、年龄因素:

儿童骨折愈合速度快,两个月时通常完成重塑。老年人因骨质疏松和代谢减缓,愈合期延长,但规范固定后移位概率仍较低。

5、康复锻炼:

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能促进骨痂塑形,增强局部力学强度。过度保护可能导致废用性骨质疏松,反而不利于骨折稳定。

建议恢复期保持均衡饮食,每日摄入300毫升牛奶、50克瘦肉及适量深色蔬菜。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和肌肉等长收缩练习,避免患肢负重或剧烈运动。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痂生长情况,若出现持续疼痛或畸形需及时就医。睡眠时抬高患肢有助于减轻肿胀,戒烟限酒可促进骨骼修复。

张玲

主任医师 河南省肿瘤医院 肝胆外科

小孩头朝下碰了会怎么样?

小孩头朝下碰了可能会导致轻微或严重的头部损伤,具体取决于碰撞的力度和部位。轻微碰撞可能引起头皮擦伤或轻微肿胀,严重碰撞可能导致脑震荡、颅骨骨折或颅内出血。家长需密切观察孩子的反应,必要时及时就医。

1、头皮擦伤:头朝下碰撞时,头皮与硬物接触可能导致皮肤擦伤或破损。处理时可用清水清洁伤口,涂抹抗菌药膏如红霉素软膏,并用无菌纱布覆盖。若伤口较大或出血不止,需就医处理。

2、局部肿胀:碰撞后头部可能出现局部肿胀,这是血管破裂导致的皮下出血。可用冰袋冷敷肿胀部位,每次15-20分钟,间隔1小时重复,持续24-48小时。避免热敷,以免加重肿胀。

3、脑震荡症状:若孩子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意识模糊或嗜睡等症状,可能提示脑震荡。此时需让孩子保持安静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并密切观察症状变化。若症状持续或加重,需立即就医。

4、颅骨骨折:严重碰撞可能导致颅骨骨折,表现为头部明显变形、持续性头痛、耳鼻出血或脑脊液漏。若怀疑颅骨骨折,需立即就医进行影像学检查,如CT扫描,以明确诊断并制定治疗方案。

5、颅内出血:颅内出血是头部碰撞最严重的后果之一,可能表现为意识丧失、剧烈头痛、瞳孔不等大或肢体活动障碍。若出现这些症状,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送往医院进行紧急处理,如手术清除血肿。

小孩头部碰撞后,家长需密切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和身体反应,避免忽视潜在风险。日常护理中,注意保持孩子活动区域的安全,避免尖锐或硬质物品。饮食上可增加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牛奶、鱼类和新鲜蔬菜,促进伤口愈合和身体恢复。运动方面,建议在恢复期间避免剧烈活动,待完全康复后再逐步恢复日常运动。

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儿科

热门标签

偏瘫 鼻骨骨折 脐尿管瘘 神经衰弱 黑布拉痒疹 病毒性结膜炎 胫骨上端骨折 男性勃起障碍 陈旧性心肌梗死 荨麻疹性血管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