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岁宝宝拉肚子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药物治疗、注意卫生、观察症状等方式治疗。拉肚子通常由感染、食物不耐受、消化不良、环境变化、药物反应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宝宝拉肚子时,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油腻、辛辣食物。可以尝试米汤、稀粥、蒸熟的苹果泥等。母乳喂养的宝宝可继续母乳喂养,奶粉喂养的宝宝可暂时更换为无乳糖奶粉。
2、补充水分:拉肚子会导致宝宝体内水分和电解质流失,需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每袋口服补液盐溶于250毫升温水中,分多次喂给宝宝。避免直接喂食白开水,以免稀释体内电解质。
3、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可使用蒙脱石散每次1/2袋,每日3次、益生菌如双歧杆菌,每日1袋等药物。抗生素需在确诊细菌感染后使用,避免滥用。
4、注意卫生:拉肚子期间,宝宝的餐具、玩具需每日消毒,勤洗手,避免交叉感染。宝宝的尿布需及时更换,保持臀部清洁干燥,防止红臀。
5、观察症状:密切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尿量、体温等。如出现持续高热、频繁呕吐、精神萎靡、尿量明显减少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宝宝拉肚子期间,家长需保持耐心,注意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着凉。可适当进行腹部按摩,促进肠道蠕动。避免带宝宝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减少感染风险。饮食上可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增强免疫力。适当进行户外活动,但需避免剧烈运动。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