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儿科 > 儿科

幼儿急疹会高热吗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谢江强 副主任医师
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小儿肺炎高热不退的原因有哪些?

小儿肺炎高热不退可能与病毒感染、细菌感染、支原体感染等因素有关。

病毒感染是小儿肺炎高热不退的常见原因,病毒侵入肺部后引发炎症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异常,出现持续性高热,通常伴有咳嗽、呼吸急促等症状。细菌感染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病原体侵袭肺部组织,释放毒素刺激机体产生强烈免疫应答,也会造成高热难退,可能伴随咳脓痰、胸痛等表现。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炎病程较长,发热症状可能持续较久,特点是体温波动较大且咳嗽症状突出。

患儿出现持续高热时,家长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原体类型,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奇霉素干混悬剂、头孢克洛颗粒、磷酸奥司他韦颗粒等药物进行针对性治疗。治疗期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增加水分摄入,避免剧烈活动。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幼儿急疹会是低烧吗 揭秘幼儿急疹的发烧规律?

幼儿急疹通常表现为高热,少数情况下可能出现低烧。幼儿急疹是一种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或7型引起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多见于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

幼儿急疹的典型表现为突发高热,体温可达39-40摄氏度,持续3-5天后热退疹出。皮疹为玫瑰红色斑丘疹,多从躯干开始,逐渐蔓延至颈部和四肢,无瘙痒感,1-2天内可自行消退。部分患儿可能出现低烧,体温在37.5-38.5摄氏度之间,这种情况相对少见。低烧可能与个体差异、病毒毒力较弱或免疫反应不同有关。

患儿发热期间可能出现烦躁不安、食欲减退、轻微腹泻等症状。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补充水分。若出现持续高热不退、精神萎靡、抽搐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葛伟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幼儿急疹会反复发烧么 幼儿急疹发烧怎么退烧?

幼儿急疹通常会出现反复发烧的情况,发热一般持续3-5天,皮疹出现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幼儿急疹引起的发热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退热等方式缓解。

幼儿急疹多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或7型感染引起,表现为突发高热,体温可达39-40摄氏度,发热期间可能出现烦躁、食欲减退等症状。物理降温可使用温水擦拭额头、颈部、腋窝等部位,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若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或小儿退热栓等药物。皮疹通常在发热消退后出现,呈玫瑰红色斑丘疹,多从躯干开始蔓延至四肢,无瘙痒感,1-3天自行消退。

发热期间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减少衣物,多补充水分,选择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若发热持续超过5天或出现精神萎靡、抽搐等症状,需及时就医。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高热惊厥后遗症有哪些?

高热惊厥后遗症主要包括认知功能障碍、运动障碍、癫痫发作、行为异常及学习能力下降。高热惊厥通常由感染性疾病引发,多见于6个月至5岁儿童,多数预后良好,但反复发作或持续时间较长可能对神经系统造成影响。

1、认知功能障碍

部分患儿可能出现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认知功能异常。这与惊厥时脑细胞短暂缺氧有关,尤其易发生在发作持续时间超过15分钟或24小时内多次发作的情况。轻度认知障碍可通过认知训练改善,严重者需神经康复干预。

2、运动障碍

持续高热惊厥可能导致基底节区损伤,引发肌张力异常、共济失调等运动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为动作笨拙、行走不稳,需通过运动疗法和物理治疗促进功能恢复。早期干预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3、癫痫发作

复杂性高热惊厥患儿后续发生癫痫的概率增高,尤其是存在家族史或脑电图异常者。常见类型包括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和局灶性发作,需长期服用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等抗癫痫药物控制。

4、行为异常

部分患儿会出现情绪不稳定、攻击行为或多动症状,可能与颞叶海马区损伤有关。行为矫正治疗结合心理疏导可有效改善症状,严重病例需使用阿立哌唑等精神类药物干预。

5、学习能力下降

长期反复惊厥可能影响语言发育和学业表现,表现为阅读困难、计算能力低下。需通过个性化教育计划和神经心理评估制定干预方案,必要时进行专业的学习障碍康复训练。

对于高热惊厥患儿,家长应定期进行发育评估,保证充足睡眠和均衡营养,避免过度疲劳。建议每3-6个月复查脑电图,发现异常及时就诊。日常注意预防感染,发热时及时降温,体温超过38.5℃时遵医嘱使用退热药物。适当补充锌、维生素B族等神经营养素,避免剧烈情绪波动和光声刺激。若出现异常肢体抽动或意识改变,须立即就医排查癫痫发作。

谢江强

副主任医师 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

小儿惊厥高热中医如何治疗?

小儿惊厥高热可通过中药汤剂、针灸推拿、外治疗法等方式干预。需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进行个体化治疗。

小儿惊厥高热多因外感风热或肝风内动所致,中医治疗以清热熄风为主。常用中药汤剂包括羚角钩藤汤、安宫牛黄丸、紫雪丹等,其中羚角钩藤汤适用于肝风内动型高热抽搐,含羚羊角粉、钩藤等成分;安宫牛黄丸针对热入心包证,含牛黄、麝香等开窍醒神成分;紫雪丹则擅治热毒炽盛型惊厥。针灸常选取人中、合谷、太冲等穴位快速止痉,推拿可采用开天门、推坎宫等手法辅助退热。外治法可用中药煎汤擦浴或贴敷涌泉穴,如薄荷、冰片等具有挥发性的药物。

治疗期间家长需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避免强行按压肢体。惊厥发作后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中西医结合治疗更有利于病情控制。日常注意预防感冒,饮食宜清淡易消化。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热门标签

脱肛 弓形腿 静脉石 胃扭转 脾动脉瘤 室管膜瘤 利斯特菌病 前列腺增生 呼吸性酸中毒 肩锁关节脱位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