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 冠心病

三七粉可以治冠心病吗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臧金萍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粉瘤引流后多久才能好?

粉瘤引流后通常需要7-14天恢复,具体时间与创面大小、护理情况等因素有关。

粉瘤即皮脂腺囊肿,引流后恢复时间主要取决于囊肿体积和是否继发感染。较小囊肿引流后创口约1厘米,局部消毒包扎后,7天内可愈合。较大囊肿或合并感染时,可能需要10-14天,期间需定期换药并观察渗出情况。恢复期间可能出现轻微红肿和渗液,属于正常现象。若出现持续疼痛、发热或脓性分泌物增多,提示可能存在感染。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避免沾水或抓挠有助于恢复。

恢复期间建议避免剧烈运动,饮食宜清淡,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

陈健鹏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肿瘤中心

糖尿病冠心病挂什么科室?

糖尿病冠心病患者应挂心血管内科或内分泌科。

糖尿病冠心病属于心血管系统与代谢系统交叉疾病,心血管内科负责冠状动脉病变的诊疗,如心绞痛、心肌梗死等急性事件处理;内分泌科则侧重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长期管理,包括血糖调控与代谢综合征干预。两科室常需联合诊疗,若以胸痛、心悸等心血管症状为主,优先选择心血管内科;若以血糖波动、多饮多尿等代谢问题为主,则首选内分泌科。部分医院设有糖尿病心血管联合门诊,可一站式解决相关问题。

就诊时需携带近期血糖监测记录、心电图、冠脉CT等检查报告,便于医生评估病情。日常需严格控制饮食并规律监测血糖血压。

赵蕾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内分泌科

粉瘤会自己消失吗?

粉瘤一般不会自行消失,少数体积较小的粉瘤可能因内容物排出后暂时消退。粉瘤是皮脂腺导管堵塞形成的良性囊肿,常见于头面部、躯干等皮脂腺丰富部位。

粉瘤由皮脂腺导管堵塞后分泌物积聚形成,囊壁为复层鳞状上皮细胞,具有持续分泌功能。囊内充满豆渣样皮脂物质,若未继发感染通常无痛感。由于囊壁结构完整且持续分泌,单纯挤压排空内容物后仍会复发。部分患者因外力摩擦导致囊壁破裂,内容物被吸收后可能暂时消退,但囊壁残留仍可能再次形成囊肿。

极少数情况下,直径小于3毫米的微型粉瘤可能因局部炎症反应导致囊壁破坏,内容物被巨噬细胞吞噬后不再复发。婴幼儿的粉瘤存在自然消退概率,可能与皮脂腺功能未完全发育有关。继发细菌感染的粉瘤可能出现红肿热痛,化脓破溃后排出脓液和角质物,此时需就医处理避免瘢痕形成。

发现粉瘤无须过度紧张,避免反复挤压刺激。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选择宽松衣物减少摩擦。若粉瘤持续增大、发红疼痛或影响外观,建议到皮肤科就诊评估手术切除方案。术后需定期换药预防感染,瘢痕体质者需早期干预减少增生。

张楠

主任医师 济南市中心医院 肿瘤综合科

冠心病会引起咳嗽吗?

冠心病一般不会直接引起咳嗽,但若合并心力衰竭或肺部疾病时可能出现咳嗽症状。冠心病患者出现咳嗽可能与心肌缺血加重诱发肺淤血、合并呼吸道感染、药物不良反应、合并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左心衰竭等因素有关。

1、心肌缺血加重诱发肺淤血

严重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可能导致左心室功能下降,血液回流受阻引起肺静脉压力升高,液体渗入肺泡间隙刺激咳嗽反射。这类咳嗽常表现为平卧时加重,坐起后缓解,可能伴随粉红色泡沫痰。需通过冠状动脉造影评估血管狭窄程度,治疗以改善心肌供血为主。

2、合并呼吸道感染

冠心病患者免疫力较低,易继发病毒或细菌性呼吸道感染。咳嗽多伴有咽痛、发热等感染症状,听诊可闻及肺部湿啰音。建议完善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检测,感染控制后咳嗽症状通常缓解,但需注意抗生素与抗血小板药物的相互作用。

3、药物不良反应

部分冠心病治疗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能引起干咳,其机制与缓激肽蓄积刺激气道有关。咳嗽多为无痰刺激性干咳,夜间明显。若确认与药物相关,可遵医嘱更换为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类药物。

4、合并慢性支气管炎

长期吸烟的冠心病患者常合并慢性支气管炎,气道慢性炎症导致黏液分泌增多引发咳嗽。特征为晨起咳嗽明显,伴有白色黏痰。肺功能检查可明确诊断,需加强戒烟教育并配合支气管扩张剂治疗。

5、急性左心衰竭

急性心肌梗死诱发左心衰竭时,肺毛细血管楔压急剧升高导致肺泡水肿,表现为突发呼吸困难伴剧烈咳嗽,咳大量粉红色泡沫痰。这是冠心病危重并发症,需立即给予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等抢救措施。

冠心病患者出现咳嗽时应监测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记录咳嗽性质、时间及伴随症状。保持居室空气流通,避免冷空气刺激。饮食宜低盐低脂,控制每日液体摄入量。若咳嗽持续超过一周或出现咯血、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症状,需紧急心内科就诊排除心力衰竭。合并慢阻肺者应定期进行肺功能评估,规范使用吸入制剂。所有用药调整均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停用抗血小板药物。

王俊宏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冠心病吃大蒜有什么好处?

冠心病患者适量食用大蒜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健康。大蒜含有大蒜素等活性成分,可能通过降低胆固醇、抑制血小板聚集、减轻血管炎症等机制产生保护作用。

1、调节血脂

大蒜中的硫化物可抑制肝脏胆固醇合成,促进低密度脂蛋白代谢。临床观察发现规律摄入大蒜可能使总胆固醇水平有所下降,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有一定延缓作用。需注意饮食调节需配合规范药物治疗。

2、抗血小板聚集

大蒜素能干扰血栓素A2的合成,降低血小板黏附性。这种天然抗凝特性可能减少冠状动脉微血栓形成风险,但无法替代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严重冠心病患者仍须严格遵医嘱用药。

3、抗氧化作用

大蒜含有的有机硫化合物具有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可减轻血管内皮氧化应激损伤。这种保护效应可能改善冠状动脉内皮功能,但需长期适量摄入才能显现效果,急性发作期仍需以医疗干预为主。

4、控制血压

大蒜提取物可能通过促进一氧化氮生成帮助血管舒张,对轻度高血压患者有辅助调节作用。合并严重高血压的冠心病患者应注意每日摄入量,避免因过量食用刺激胃肠黏膜。

5、抗炎效应

大蒜成分可抑制核因子κB等炎症因子通路,减轻血管壁炎症反应。这种作用可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但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须以抗炎药物治疗为核心,不可依赖食疗。

冠心病患者每日建议食用1-2瓣新鲜大蒜,最好切碎后静置10分钟再食用以激活有效成分。生吃效果优于熟制,但胃肠功能较差者可选择蒸煮方式。需注意大蒜不能替代降脂药、抗凝药等核心治疗,合并胃溃疡或正在使用抗凝药物者应咨询日常饮食应保持低盐低脂,配合适度有氧运动,定期监测血压血脂等指标。

尹慧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内科

热门标签

垂体卒中 创伤性耳聋 输卵管积水 妄想性障碍 肠易激综合征 慢性支气管炎 食管失弛缓症 激素依赖性皮炎 甲状腺功能异常 颞下颌关节脱位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