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内分泌科 > 糖尿病

1.5型糖尿病能治愈吗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王青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新生儿房间隔缺损1.5mm严重吗?

新生儿房间隔缺损1.5mm属于小型缺损,通常不严重,多数情况下无需立即治疗,可通过定期随访观察。房间隔缺损是一种先天性心脏病,指心脏左右心房之间的间隔存在缺损,导致血液从左心房向右心房分流。小型缺损在新生儿中较为常见,部分患儿可能在出生后数月内自行闭合。

1、缺损大小:房间隔缺损1.5mm属于小型缺损,通常不会对心脏功能造成明显影响。小型缺损的分流量较小,心脏负担较轻,多数患儿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心脏杂音。

2、自愈可能:部分小型房间隔缺损可能在出生后数月内自行闭合。新生儿心脏发育尚未完全,随着生长发育,缺损可能逐渐缩小并闭合。定期随访观察是主要处理方式,医生会通过超声心动图监测缺损变化。

3、症状表现:小型房间隔缺损通常无明显症状,患儿可能表现为轻度呼吸急促、喂养困难或体重增长缓慢。这些症状可能与心脏负担轻微增加有关,但多数情况下不会对患儿健康造成显著影响。

4、治疗方式:对于小型房间隔缺损,通常无需立即手术或药物治疗。医生会根据患儿具体情况制定随访计划,定期进行心脏超声检查,观察缺损是否缩小或闭合。若缺损未闭合但未对心脏功能造成影响,可能继续观察。

5、并发症预防:虽然小型房间隔缺损通常不严重,但仍需注意预防并发症。定期随访有助于早期发现异常,避免发展为严重心脏问题。家长应注意观察患儿呼吸、喂养及体重增长情况,及时就医。

新生儿房间隔缺损1.5mm的护理需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感染,定期进行心脏超声检查。饮食上应保证营养均衡,母乳喂养最佳,适当补充维生素D和铁剂。运动方面,避免剧烈活动,适当进行轻柔按摩和被动运动,促进血液循环。若发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

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儿科

1.5视力恢复仪的效果?
1.5视力恢复仪的效果有限,无法真正恢复视力,只能通过辅助训练缓解眼疲劳。改善视力需要结合科学用眼、营养补充和必要时的医学干预。1.5视力恢复仪主要通过光学原理模拟远近距离切换,帮助眼睛进行调节训练,但并不能改变眼轴长度或屈光度,因此无法逆转近视、远视或散光等屈光不正问题。对于青少年假性近视,适当使用可能有助于缓解睫状肌紧张,但对真性近视效果不明显。成年人使用后可能感觉眼睛放松,但无法提升实际视力。想要真正改善视力,建议从多方面入手:1.科学用眼:遵循“20-20-20”法则,每20分钟看20英尺远的物体20秒,减少近距离用眼时间,保持正确的阅读姿势。2.营养补充: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叶黄素、玉米黄质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蓝莓等,保护视网膜健康。3.医学干预:对于确诊的屈光不正,及时配戴合适的眼镜或隐形眼镜,必要时考虑激光手术或晶体植入手术。定期进行眼科检查,监测视力变化,早期发现并处理眼部疾病。改善视力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坚持科学的方法,1.5视力恢复仪只能作为辅助工具,不能替代专业的视力矫正措施。
郑志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胸外科

胆结石1.5cm需不需要手术?
胆结石1.5cm是否需要手术取决于症状和并发症风险,无症状且无并发症者可暂不手术,但需定期监测;有症状或并发症风险者建议手术。胆结石的形成与胆汁成分失衡、胆固醇过饱和、胆囊排空障碍等因素有关,长期高脂饮食、肥胖、糖尿病等也会增加风险。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 1、药物治疗:对于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胆结石患者,可尝试药物溶解结石。常用药物包括熊去氧胆酸,通过降低胆汁中胆固醇的浓度,促进结石溶解。但药物治疗周期较长,通常需要数月甚至数年,且复发率较高。药物对胆固醇结石效果较好,对钙化结石效果有限。 2、手术治疗:对于有症状或并发症风险的胆结石患者,手术是首选治疗方式。常见手术方式包括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创伤小、恢复快,是目前最常用的手术方法。开腹胆囊切除术适用于腹腔镜手术困难或并发症较多的患者。经皮胆囊造瘘术适用于急性胆囊炎患者,通过引流胆汁缓解症状,为后续手术创造条件。 3、生活方式调整:预防胆结石复发和减轻症状,需从饮食和运动入手。饮食上,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如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增加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物。多喝水有助于稀释胆汁,减少结石形成。运动方面,保持规律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有助于控制体重,改善胆囊功能。 胆结石1.5cm是否需要手术需根据个体情况决定,无症状者可暂不手术,但需定期监测;有症状或并发症风险者建议手术。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是主要治疗手段,具体选择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定期体检、健康饮食和适量运动是预防胆结石的重要措施。
刘磊

副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肛肠科

1.5T核磁共振和3.0T的区别?
1.5T核磁共振和3.0T的主要区别在于磁场强度,3.0T的图像分辨率和扫描速度通常更高,1.5T则在某些情况下更适合特定人群,选择根据临床需求和患者情况而定。 1、磁场强度不同 1.5T核磁共振的磁场强度为1.5特斯拉,3.0T则为3.0特斯拉,后者磁场强度更高,直接影响成像质量。磁场强度越高,信号强度越大,有助于捕捉更细微的病变。3.0T设备在检测微小病灶、软组织对比度和功能成像方面更具优势。1.5T设备虽然在分辨率上稍逊一筹,但其技术成熟,成本较低,适用于大多数常规检查。 2、图像分辨率差异 3.0T核磁共振的图像分辨率明显高于1.5T,尤其在脑部、脊柱和关节等部位的成像中表现突出。高分辨率有助于发现早期病变,例如微小肿瘤、脑缺血病变等。1.5T设备在常规检查中已能满足大部分临床需求,但在复杂病例中,3.0T设备更能提供详细的解剖和功能信息,提升诊断准确率。 3、扫描速度对比 3.0T核磁共振的扫描速度通常快于1.5T,可以减少患者检查时间,提高检查效率。对于需要长时间保持静止的患者,如儿童或老年患者,3.0T设备的快速扫描能显著减少不适感。1.5T设备的扫描速度相对较慢,但更适合用于对磁场敏感的患者,如装有金属植入物的人群。 4、适用范围不同 3.0T核磁共振适用于需要高分辨率和高对比度的检查,如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肿瘤筛查。1.5T设备在腹部、盆腔和骨关节等部位的检查中表现出色,尤其适合常规体检和初步筛查。3.0T设备在功能成像和科研领域应用广泛,1.5T设备则更贴近日常临床需求。 5、患者适应性 1.5T核磁共振对装有金属植入物、起搏器等特殊患者更友好,因为其磁场强度较低,对金属物的影响较小。3.0T设备在这些情况下可能存在风险,需谨慎使用。3.0T设备可能引起部分患者的幽闭恐惧症或不适感,1.5T设备则相对温和,更适合敏感人群。 6、成本与维护 3.0T核磁共振设备采购和维护成本较高,适合大型医院或专科医院使用。1.5T设备价格相对亲民,维护费用较低,更适合中小型医疗机构。从经济角度考虑,1.5T设备的性价比更高,但3.0T设备在特定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7、临床应用实例 3.0T核磁共振在脑部疾病诊断中表现优异,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早期筛查。1.5T设备在骨关节疾病诊断中应用广泛,如关节炎、韧带损伤等。在心血管领域,3.0T设备能清晰显示冠状动脉和心肌病变,1.5T设备则更常用于常规心血管评估。 8、患者选择建议 对于需要高精度检查的患者,如肿瘤筛查或复杂神经系统疾病,建议选择3.0T核磁共振。对于常规体检或初次检查的患者,1.5T设备已能满足需求。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或装有金属植入物的患者,应优先考虑1.5T设备,以确保安全性和舒适性。 9、设备技术发展 3.0T核磁共振技术仍在不断发展,新技术的应用使其在诊断和治疗规划中发挥更大作用。1.5T设备技术成熟,已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但其未来发展空间相对有限。随着技术进步,3.0T设备的普及率将逐步提高,但对1.5T设备的需求仍将持续。未来,两种设备将在不同领域互补,共同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10、检查注意事项 无论选择1.5T还是3.0T核磁共振,患者均应提前告知医生自身情况,如过敏史、金属植入物等。检查前需移除所有金属物品,如首饰、眼镜等,以确保检查安全。检查过程中,患者需保持静止,配合医生指令,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选择合适的核磁共振设备应根据临床需求、患者情况和医院资源配置1.5T和3.0T各有优势,医生会根据具体病例做出最佳选择。
赵平

主任医师 单县中心医院 全科

腋下淋巴结2.0x1.5cm怎么治疗?
腋下淋巴结2.0x1.5cm的治疗需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处理,常见原因包括感染、炎症或肿瘤等。对于感染或炎症引起的淋巴结肿大,通常采用抗生素或抗炎药物治疗;若怀疑肿瘤,需进一步检查如活检或影像学评估,必要时进行手术或放化疗。 1、感染性淋巴结肿大:常见于细菌或病毒感染,如皮肤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等。治疗以抗感染为主,可口服阿莫西林、头孢类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同时,局部热敷有助于缓解症状,促进炎症消退。 2、炎症性淋巴结肿大:可能与免疫系统疾病或慢性炎症有关,如类风湿性关节炎或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需针对原发病,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甲氨蝶呤或糖皮质激素,同时监测病情变化。 3、肿瘤性淋巴结肿大:包括淋巴瘤、转移性肿瘤等。确诊需通过淋巴结活检或影像学检查如CT、MRI。治疗根据肿瘤类型选择手术切除、放疗或化疗,如淋巴瘤常用CHOP方案化疗,转移性肿瘤需结合原发灶治疗。 4、其他原因:如药物反应或过敏,需停用可疑药物并给予抗过敏治疗,如口服氯雷他定或注射地塞米松。 腋下淋巴结肿大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建议尽早就医明确诊断,避免延误病情。对于不明原因的淋巴结肿大,定期复查和监测尤为重要,以确保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有效干预。
尹慧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内科

热门标签

宫颈炎 低钠血症 半月板损伤 输卵管粘连 外阴白色病变 急性应激反应 急性根尖周炎 舌咽神经损伤 急性细菌性痢疾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